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H5658社會心理學

H5658社會心理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641622
程千芳,游一龍
洪葉文化
2021年9月01日
167.00  元
HK$ 158.65  






ISBN:9789860641622
  • 叢書系列:心理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7 x 23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心理學叢書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社會與心理類 > 社會與社工 > 社會學











      社會心理學──

      ˙讓你能夠描述出自己在與他人共處的特定環境中,是怎麼想的?做了什麼決定?如何進行的?以及對於自己的表現滿意程度?

      ˙覺得自己更歸屬於某一特定團體?或是與該團體漸行漸遠?

      ˙能否覺察到周遭人們是循著什麼規則展現他們與別人相處的公式?



      本書將社會心理學各領域的知識:社會自我與認同、社會知覺、社會認知與臉孔辨識、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社會情緒、態度與改變、社會影響、人際吸引與親密關係、團體與領導、利社會行為、攻擊行為、秘密與自我揭露、健康行為與健康促進、高齡社會的心理健康促進等,依序介紹。善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與分析,實有利於人類社會共同解決面臨的問題及挑戰,更有助於個體因應壓力,提升心理素質,促進身心健康的正向影響。

    ?


     





    01社會心理學簡介

    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的源起與發展�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法�社會心理學的貢獻與運用:以探討COVID-19的因應策略為例�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02社會自我與認同

    社會認同與自我認同�社會認同的多元性�種族認同�社會認同與健康�自我與失智症�自我與內外團體�自我協合模式�自律和自我控制�自我知覺理論�心智理論�兒虐與自我知覺及後續的影響�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03社會知覺

    社會學習理論�社會知覺的自動化�社會知覺的精確性�觀察他人互動的社會神經科學線索�歸因�歸因偏誤�社會知覺與社交媒體使用交互預測個體的健康�社會知覺對於智能不足者的影響�信任與賽局的神經探索�社會分類�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04社會認知與臉孔辨識

    臉孔帶來的訊息種類�臉孔知覺影響社會互動有演化上的基礎�臉孔的辨識能力既是與生俱來也能由經驗習得�缺乏臉孔辨識或不用凝視線索嚴重影響社會互動行為及字彙學習�臉孔特徵及組合能影響社會認知及社會互動行為�臉孔的表情能影響社會行為�認知系統會由上而下影響臉孔或表情由下向上的知覺�臉孔辨識相關的神經系統�臉孔情緒辨識的神經系統�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05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

    第一印象�如何形成印象?�印象形成相關的大腦皮質�社會情境印象和個人特質印象�性格印象存取的大腦皮質�語意(臉孔)印象存取的大腦皮質�社會行動(行為)印象和小腦�處理他人形體、活動和行為意圖印象之相關腦區�刻板印象的存置與表現�專家及群體評價賦予我們的印象�印象的維持�印象因獲添不一致的訊息而可能面臨修改的相關大腦皮質�性別刻板印象�偏見�歧視�男女同性戀的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降低偏見和歧視的具體作為�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06社會情緒

    社會聯結與歸屬感�基本情緒與經營原則�正向情緒的擴大與建立理論�情緒關係理論�依附關係與社會情緒�社會情緒的習得:觀察與模仿�同理心�接收社會聯結(或社會斷聯)訊息的神經核團迴路�由個體的同理心特質對社會聯結訊息進行分析�社會聯結訊息分析偏向及同理心性格特質的可塑性�定向感(成功感)�IQ、EQ及SQ:恆毅力的影響�文化與情緒�自我差距理論和調節焦點理論�社會動態系統觀�情緒影響決策與行為表現�自動社會情緒偵測系統:以臉書為例�虛擬情境的人際情感技能學習�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07態度與態度改變

    態度的定義�態度的形成與功能�態度根源的概念�態度和行為一致性的影響因素�說服(態度)改變�訊息接受者與說服路徑�認知失調�自我知覺理論�總結�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08社會影響

    他人影響個體的行為表現�從眾�從眾的社會神經基礎�順從�促進順從的技巧�服從�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09人際吸引與親密關係

    Sternberg愛的三角形理論�Lee的愛情觀�Berscheid的愛情四向度�人際的吸引�親密關係形成的理論�婚姻的軌跡�愛情的凋零�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10團體與領導

    團體的定義�人為何要加入團體?�團體的形成:以社會運動(學生運動)為例�群眾行為三大特性:匿名性、傳染性和暗示性�內、外團體與團體大小�主觀的團體動力理論�校園霸凌的導因�團體思維�團體決策的品質提升:預防團體思維發生�領導統御�領導統御的理論�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11利社會行為

    利他行為因自私行為而得以演化的理論�利社會行為和動機�花費資源的利他行為�關懷憐憫受難者的性格特質和受難者刺激腦區及利他行為決定�社會階層與利社會行為之關係�疫情對於利社會的心理層面影響�利他行為之直接效果探討�影響利他行為的可能原因�助人五階段理論�影響助人行為的時間壓力、心情和社會文化因素�社會共好的目標�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12攻擊行為

    接收社會拒絕的訊息和接收者的攻擊行為�社會拒絕的訊息和接收者隨發展階段呈現差異的行為反應�社會拒絕訊息的接收者呈現社會適應的降低情緒與攻擊行為的調節能力肇因於「背側前額葉」的成熟及活性�肢體攻擊行為的發展軌跡�肢體攻擊行為的心理病理、生理病理、及大腦活動異常�暗黑性格特質和選擇激烈攻擊遊戲的偏好�預測個體每次攻擊行為選擇的模型�攻擊和犯罪行為的病理與病因基礎�攻擊行為類型和反社會行為的關係�預測孩子傾主動攻擊強度的實驗�文化影響社會焦慮傾向者的被動反應式攻擊行為�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13秘密與自我揭露

    保有秘密的緣起�秘密與自殺�何謂秘密?�常見的秘密內涵�欺騙與秘密�保有秘密的影響�人們為何要保有秘密?�秘密和抑制理論�秘密和先據理論�秘密和自我知覺理論�秘密和缺少社會支持�秘密與氣質論�自我揭露與健康促進�心理治療的介入�社會支持與壓力因應的關係�自我揭露、社會支持與工作表現:以民航機師為例�隱瞞的汙名化身分與身心健康�自我揭露和秘密接收者的特性�自我揭露的正負向影響�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14健康行為與健康促進

    社會支持的動物模式�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社會認同與健康行為�疼痛(痛苦)的正、負向效果�社會互動產生的心理社會壓力和藥物使用的關係�性別和基因皆會影響個體在壓力和情感下臉部表情之強烈程度�災難經驗和心理健康的關係�社會標籤和焦慮及憂鬱症狀�壓力與因應�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15高齡社會的心理健康促進

    優雅成功的老化�選擇最佳化補償模式�高齡者的健康促進�高齡者的孤獨感與因應�年齡與歧視�文化與年齡刻板印象�良好社會聯結使老化過程心理健康?還是心理健康使得老化過程保有良好社會支持?�老年刻板印象與健康促進�課堂活動�參考文獻



    附錄:與腦有關的神經科學知識



    ?





    作者序



      鼾聲 歌聲 笑罵聲 聲聲不入耳

      家事 國事 天下事 事事都上心



      爾曹聲事終皆裂? 海深問心卻不廢? 奔跅亙古人間

      誰辜負? 深巷寒犬? 煙水兩忘

      千縷意重? 凝作朽筆枯硯? 兀兀書空卷



      社會心理學究竟應屬於基礎心理學或是應用或轉譯心理學的範疇?社會心理學是全部心理學次領域的集合表徵,還是須和心理學其他次領域爭相表述以期分庭抗禮,且必須刻意去凸顯社會心理學觀察與獨特取向的觀點?社會心理學對於人際行為動態式互動的複雜多變特性,據而歸納整理出的行為準則、解釋與預測,難道必須淪為像偷兒般地,時時警醒、提防無法精準化約實踐在個別差異的攻訐上?社會心理學知識和修養的傳布,是否天生注定要以引發好奇的學術語彙及現象形式為之,抑或能以意識流的形式,去鋪陳知識播種者的自傳式記憶及閱讀經歷與反省?讀者如果對於這些在心理學界迭有爭論的議題不感興趣,不妨跳過去!因為除了一點點印刷費和眼力外,你不會有任何損失。這些爭論皆是學者或研究者應該投入關心的事。我們僅企圖透過這門學院裡普遍開授課程的研習過程中,讓你能夠意識更清楚的,且能以語言表達的方式,描述出自己在與他人共處的特定環境中,是怎麼想的,做了什麼決定,如何進行的,以及對於自己的表現滿意程度?覺得自己更歸屬於某一特定團體或是與該團體漸行漸遠?每一個我們身處、涉入的團體給了我們心理歷程這個灶什麼材料去燃燒?我們能否覺察到越發的能去假設、推敲、驗證周圍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他們為什麼對人、事、物產生某些的態度,他們假設的歷程可能是循著什麼規則,或他們當下及可見的未來和別人相處的公式,在不同的次團體舞台上表演自己的方式和如何挑選戲碼展現出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本書能順利的出版須歸功於洪葉文化同仁的全力協助。這是一本企圖將社會心理學SAGE的知識體系轉化成普及日常生活及課堂學習之用,涉及的軟、硬知識交織呈現,應能激發讀者注意力之警醒,適時地思考與批判,刺激社會心理學知識之持續滋長。



      這是一本在COVID-19防疫期間誕生的書,保持社交距離、遠距學習、居家辦公的諸多人際實體隔離下,希望能及時地提供社會心理學滲透人際情感、促進群體身心健康的心理魔法,增進您我的心理安適感、自主及控制感。這種應變疫情因應的能力,實也開啟人類心理素質的健康安適之準備,以迎接未來各類生態環境的挑戰。


    程千芳 游一龍

    辛丑年於花園州居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