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國鎮

國鎮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687231
野夫
南方家園
2021年10月06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0687231
  • 叢書系列:再現HR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 x 21 x 2.0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再現HR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國鎮,鄂西南邊陲的一個少數民族聚落,在上古,屬巴國腹地,尚巫風,到了1950年底,國鎮一夜由青變紅,一座古樸的小鎮自此變調。原群聚小鎮裡討生活的叫化子蛇醫、巫師、剃頭師、石匠、鎮長、知識分子、落魄埋名鄉野的女子、化身剃頭師父的前民國軍官、參加過袍哥會的江湖子弟、色慾橫行的官員等各階層,在1966年降至家國的悲劇,他們和國鎮的命運,最終將走向何處?



    本書特色



      •歷時七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野夫首部長篇鉅作

      •縮合上世紀中國社會的形色人物,宛若畫卷的群像故事

    ?


     





    易中天序|心心念念是江湖

    楊渡序|野夫的《第五奇書》

    自? 序|尚未結局的往事



    1.?? ?朱叫花

    2.?? ?覃端公

    3.?? ?章石匠

    4.?? ?周神仙

    5.?? ?殷老大

    6.?? ?牟??

    7.?? ?葉老師

    8.?? ?水姑娘

    9.?? ?林衛紅

    10.?? ?宋牙醫

    11.?? ?吳群恩

    12.?? ?譚師傅

    13.?? ?古站長

    14.?? ?潘老師

    15.?? ?烏夜啼

    16.?? ?趕屍匠

    17.?? ?黃鎮長

    18.?? ?鵲橋仙

    19.?? ?毛部長

    20.?? ?鄭所長

    21.?? ?朱翠翠

    22.?? ?踏莎行

    23.?? ?敖秋英

    24.?? ?段嬤嬤

    25.?? ?甘老師

    26.?? ?六月風暴

    27.?? ?蝶戀花

    28.?? ?滿江紅

    29.?? ?東風破

    30.?? ?百花殘

    31.?? ?米?妹

    32.?? ?瑣窗寒

    33.?? ?長別離

    34.?? ?山鬼謠

    35.?? ?亂雲飛

    36.?? ?破陣子

    37.?? ?霜天曉角

    38.?? ?哨遍

    39.?? ?定風波

    40.?? ?行路難

    41.?? ?朝中措

    42.?? ?淒涼犯

    43.?? ?煞歌

    44.?? ?國鎮志



    ?





    易中天序



    心心念念是江湖

    易中天




      鎮,應該是宋代開始有的。



      宋是商品經濟繁榮的時代。上至皇親國戚,中至官吏軍頭,下至市井小民,無不熱衷此道。城市裡甚至出現了類似於證券交易所的機構,只不過買進賣出的是度牒和鹽鈔。魯智深能夠出家,原因就在於此。



      市場的樣子,也變了。



      漢唐兩代的市場都設在城中,與居民區隔開。居民區叫坊,商業區叫市,都有圍牆,晚上還要關門。宋卻從東京汴梁開始,紛紛破牆開店,面向大街營業。從此有了門市部,也有了夜市,燈紅酒綠,通宵達旦。



      但即便如此,仍不夠用。



      於是,又有了鎮。



      鎮因商業而興,所以又有「市鎮」的說法,區別則在規模。大體千戶以下為市,以上為鎮。但不論市與鎮,多半都在交通便利之處,這才能夠成為商品的集散地,貨物的中轉站,三教九流的謀生之所,以及工商稅的提供之處。所以宋人高承的定義便是:民聚不成縣而有稅課者,則為鎮。



      生意有大小,鎮也一樣。明清的河南朱仙鎮,湖北漢口鎮,廣東佛山鎮和江西景德鎮,便無不街道縱橫,百貨雲集,盛極一時,堪比現在的北上廣深。



      但,這樣的名鎮,只是特例。



      真正的鎮是介於城鄉之間的聚落,比城市小,比村莊大。袖珍一點的,也許只有一條石板路,兩邊是木板門的店鋪。公所大約是有的,但不重要。農田或者也有,同樣不重要。鎮上的居民,主要是生意人和手藝人。



      如此聚落,近於江湖。



      江湖就是遠離廟堂的地方,原本叫江海。莊子就說:身在江海之上,心存乎魏闕之下,奈何!不過南北朝以後,歸隱就叫「遁跡江湖」了。范仲淹便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分得清楚著呢!



      江湖不是廟堂,毋庸置疑。



      但,並非所有遠離廟堂的地方都是江湖,農村就不是。農民也不是想要遠離,而是根本就夠不著。同樣,遁跡江湖之上,也不等於就是江湖中人。江湖不是用來住的,而是用來走的。江湖上行走多年,是好漢和俠客們的口頭禪。



      走,才是江湖本色。



      由此可見,最早的江湖中人一定是流動人口或自由職業者,比如外出攬活的工匠,到處賣唱的藝人,遊走四方的郎中等等,堪稱五花八門。他們既不耕讀為本,也不詩書傳家,甚至居無定所,因此在農業社會和宗法社會是被邊緣化的。邊緣化,就意味著不受保護,既不受皇權的保護,也不受宗族的保護。



      也因此,只能自己保護自己。



      然而在帝制時代和傳統社會,個體永遠是卑微和弱小的,哪怕天下無敵的劍客。又因此,邊緣人必須在王法和宗法的管理之外,用無形的方式組織起隱形的社會,以保證自己艱難的生存。



      這個隱形的社會,就叫江湖。



      江湖的最高法則是義,同時也是核心價值,正如王法的核心是忠,宗法的核心是孝。忠孝雖然為傳統社會普遍認同,但作為自由人或者個體戶各得其所之隱形聯合體,江湖需要更有約束力同時又更有彈性的不成文契約,而能夠實現這個目標的只有義。



      義是一個含糊其辭的概念,卻不等於是空洞的。恰恰相反,它往往表現為具體而微的約定俗成。比方說,由於江湖中人全靠本事吃飯,就連職業乞丐也得有門手藝甚至絕活,因此偷藝和熗行便是不義。這些規矩雖然並非成文法,然而所有的違反者都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所以,江湖中人義字當先,甚至以道義為擔當。即便不能行俠仗義,至少也得有情有義。必須死守的底線,則是絕不能背信棄義。



      江湖義氣,維繫江湖。



      野夫筆下的國鎮便是這樣。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介於縣城和鄉村之間的鎮,正好王法不管,宗法不問,又往往恰到好處地集中了三百六十行的自由職業者。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沒有血緣關係,為了生存來到這裡,就像游牧民族選擇了定居。畢竟,鎮比農村自由,又比城市更有人情味,還比遊走四方安全。



      於是,這些藝不壓身的個體戶或自由人,木匠、石匠、剃頭匠,蛇醫、牙醫、老中醫,以及種種不入流的閒雜人等,便心照不宣相地形成了命運共同體,或者鬆散的聯盟。情義和禮數,則是其無形的紐帶。一旦崩壞,則鎮將不鎮。



      鎮與江湖的關係,或許如此。



      實際上當一個鎮變得就像江湖時,他們便可以不走了,因為走江湖無非為了謀生和自由。前者是多數,後者是少數,而自由的追求永無止境,因此仍然會有人走下去。說到底,這件事其實與職業無關,甚至也與行動無關。一個追求自由又重情重義的人不管身處何方,心中都永遠會有江湖,會有鎮。



      那是一種理想。

    ?
    二○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於江南某鎮




    其 他 著 作
    1. 想厝的人
    2. 孤島
    3. 含笑
    4. 活著為了見證
    5. 大地呻吟:中國基層政權運作現狀的觀察與思考 The moan of Land : operation of basic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in China
    6. 1980年代的愛情
    7. 塵海驪歌
    8. 塵海驪歌
    9. 門後的守望者
    10. 看不見的江湖 Tales from a Troubad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