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科學家都在做什麼?21位現代科學達人為你解答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92951
郭雅欣,陳雅茜,許雅筑,鄭茜文等
遠流
2021年10月27日
127.00 元
HK$ 107.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3292951
叢書系列:
科學少年叢書
規格:平裝 / 232頁 / 14.8 x 21 x 1.3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科學少年叢書
分
類
自然科普
>
科普叢書
同
類
書
推
薦
免疫:認識你的免疫系統, 45個打造身體堡壘的必備知識
深:海洋怪奇物語;自由潛水人、叛逆科學家與我們的海洋手足(本書電子檔已被存放在地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
科技,生活加值中:仿生技術×全像攝影×磁浮列車,科技就是人類和自然共譜的協奏曲!
用思維導圖輕鬆讀懂科學發明史:100+思維導圖高效學習,秒懂影響全世界的重大發明與科技應用
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你聞出來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
內
容
簡
介
§專家現身說法,勾勒你的未來藍圖§
§科學,就是對自己誠實§
如果你心中有個科學夢,卻不知該從何開始……
如果你正在追尋夢想的路上,卻感到困難重重……
或是你還不曉得自己的興趣、不知道未來可以做什麼……
請翻開這本書,汲取來自臺灣現代科學達人的人生智慧。
這些科學達人,有的是從小就立下了一生志趣,
有的則是長大後才逐漸發現自己的使命,
也有些人在逐夢路上,礙於現實而繞了點路,
但因為自己的堅持與努力,最終還是找到了解方。
透過第一手訪談,讓科學達人的初心透過問答訪談,了解科學家從小到大的學思歷程,
同時一窺科學家工作現場,或進行學術研究的樣貌。
每單元附有引導思考專欄,藉由提問帶領讀者深度探索,
除了更加認識自己,也能預先為人生做好更充沛的準備!
本書特色
聽聽陳建仁、孫維新、李昌鈺、黃美秀、吳宗信等21位科學家,分享他們追逐科學夢的心路歷程。
藉由問與答的文章形式,搭配圖文,讓讀者了解不同專業領域的科學工作現場。
並隨著單元引導問題,讓讀者思考自己在面對人生十字路口時,該如何抉擇,才能更接近自己的夢想。
各界推薦
透過第一手訪談,讓科學達人的初心躍然讀者心上
期待許久,總算盼到了以臺灣科學家為主角編寫的書。希望藉由這些臺灣科學達人的採訪分享,讓孩子能更清楚了解更真實的科學工作。——「地方爸爸與他的小幫手們」粉專版主 王昭棠
鄭重介紹《科學家都在做什麼?21 位科學達人為你解答》,這21位科學達人,不管是從小就想當科學家、繞了一點路才當科學家,或是意外的收穫……,將現今當代科學人的歷程、日常、深層想法呈現,不管是對科學的概念、職涯想像, 都是珍貴且重要的一本書,推薦給您! ——教育部閱讀推手 林怡辰
在科技已無所不在的今天,科學家和生活的連結更加密切,只要有興趣,到處 都是實驗場域;只要有方向感,哪怕繞點路,還是能進入科學的殿堂。現代的科學家是幸福的,時刻皆可啟發靈感和獲得意外收穫,即便是太空和量子的世界,也不再遙不可及,即將深入我們的生活。書中科學家們在做自己最喜歡的工作的同時,開拓了人類的視野、提升了文明的境界,真是幸福極了! ——臺大資工系教授兼系主任 洪仕灝
公元前五世紀,你問地球是不是平的?地球是不是宇宙的中心,幾乎所有人都告訴你是,並且深信不疑,其中,只有少數人保持存疑,譬如亞里斯多與哥白尼,那些先賢就是第一代科學家。 若你問我什麼是科學家,我的答案是保持熱情與存疑,練習觀察並尋找問題, 嘗試推翻既有概念,並讓答案被邏輯一刀貫穿,這樣的人就是科學家,而科學其實並不遙遠,它存在每個人的心中,在我們每次從蒙昧睜開眼的瞬間。 願這本書的內容,能幫助各位家長與孩子,找到對科學的興趣,並讓自身與世界更完善。——親子專欄作家 粘迪舜
或許是從小到大直線達標的夢想,也可能是繞路尋覓隨性踏進的風景,「科學人」是書中人物引以為傲的職業與頭銜之一。鑑識科學、眼科醫學、動物研究、機械探究……藉由本書的誕生,我們得以窺見,每個達人背後的初心,以各種場域需要的能力。 ——彰化縣立田中高中國中部教師 葉奕緯
?
目
錄
序文
好奇是科學探索的動力,科技知能是現代生活所必需──陳建仁
為什麼要學科學?聽聽孫維新怎麼說
第1章? 這是我從小的興趣
鑑識神探──李昌鈺??????????????????????????????????????????
現代女福爾摩斯──程曉桂
守護你的眼睛──呂大文????????????????????????????????
鳥巢多變化也是有道理的──洪志銘
白蟻博士──邱俊禕????
親手打造機器人──胡哲瑋????????
引導思考專欄:十年磨一箭,你覺得呢?
第2章? 人生有時需要繞一點路
只願美好有熊國──黃美秀
甲蟲王者──黃仕傑???????????????????????????????????
氣象預言家──吳聖宇????????????????
攀上天空之城──徐嘉君????
引導思考專欄:只要繼續往前,最終就會找到答案!
第3章? 意外的收穫
打造化學遊樂園──高憲章
綠色魔法建築家──林憲德
土壤守護者──王巧萍
當巫婆愛上動物──張東君
讓牠們重返大自然的家──林文隆
引導思考專欄:天上有時會掉下禮物,請睜大眼睛!
第4章? 我有一個太空夢!
發射夢想上太空──張和本
火箭阿伯──吳宗信
把宇宙看透澈──王為豪
來去天文台當Maker ──林宏欽
引導思考專欄:築起衝向夢想的火箭吧!
序
序
好奇是科學探索的動力,科技知能是現代生活所必需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 陳建仁???????????
???????? ?
我有四個外孫,他們對於生活中的各樣事物都很感興趣也相當好奇,同時很喜歡問為什麼。他們對各式各樣的動物、植物或礦物都會認真觀察比較,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也是他們喜歡參觀瀏覽的地方。對於大自然的現象,他們有著無限的想像,更常常問老師、家長很多好問題,像是太陽為什麼會發光?為什麼會颳風下雨?種子為什麼會發芽長成大樹?恐龍那麼厲害怎麼會滅絕?鴿子為什麼會找到很遠的家?蠶怎麼會吐絲變成蛾?酸的小李子怎麼會變大變甜?葡萄怎麼會變成酒再變成醋?他們的問題真是琳瑯滿目啊!
像這樣的好奇心,是科學探索的動力,從中發展出來的科技知能,更是現代生活所必需。但從好奇到擁有科學或科技知能,是如何達成?而掌握或鑽研科學與科技的達人們,研究與工作的內容又是什麼?
遠流科學少年出版的《科學家都在做什麼?》一書,匯集了二十一位傑出科學達人的故事。他們講述了自己從事科學家或發明家工作的歷程,娓娓道出科學探索與發明創造的樂趣和挑戰,相當引人入勝。這些達人的研究主題包括天文學、醫學、動物學、昆蟲學、植物學、化學、建築學和機器人學,可以滿足各個青少年的好奇。
每一位科學達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都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也很樂於分享他們的重要經歷與成果,他們的努力讓我們更加認識整個宇宙的美麗和多采多姿,也對保護大自然或增進人類福祉有所貢獻。我希望小讀者們看了這本書,能夠學習到這些達人們好奇求知、仔細觀察、認真實驗、不斷發明的精神,不但可以創造新知,也可以發明新物品來改善人類的生活。
創建更美好的未來
這本書也讓我重新回顧自己的歷程,思索科學學習可能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我從小喜愛自然科學,在初中、高中時對於生命科學特別感興趣。我在大學讀了森林系和動物系,對於生命的奧妙相當著迷,努力學習細胞、組織、生理、胚胎、遺傳、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各種有趣的知識和技術,到現在都還念念不忘。後來我繼續攻讀流行病學,探討各種流行病的病因和自然史,也研究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妙方。
像這樣的科學學習與研究,可以為一個社會建立有益的基礎。舉個例子來說,二?一九年底中國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科學家就要探討是什麼原因引起這種病?怎樣檢出引起疾病的病毒?病毒是怎樣散播?有什麼方法來阻斷病毒的傳染途徑?有什麼藥物可以治療病人?怎樣製造疫苗來預防感染或死亡?環境中的病毒要怎麼清除?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會找到解決的方案,讓健康的人不受感染,讓病人早日痊癒、避免死亡,當然也讓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臺灣的防疫做得很好,正是奠基在這樣的基礎上。大家有基本的知識,了解新冠肺炎的罩門,所以願意自動自發的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活動、有病趕快就醫而不上學、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踴躍接種疫苗,使得感染病毒的機會減少。大家都明白「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的道理,才使得臺灣社會大多數人都能保有健康。
很好的科學知識,加上創新發明,能夠使我們的生活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好。《科學家都在做什麼?》書中的達人,因為不同的原因各自走上科學的道路,卻不約而同懷抱著造福社會的精神。很希望各位小讀者看了這本書,能對科學知識產生興趣,也具有科技新知能。更歡迎大家加入科學家和發明家的行列,一起來探討大自然的奧祕,共同創造人類更美好的未來。
陳建仁臺灣大學動物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流行病學系畢業。少年時喜歡閱讀推理小說,對於生命變化的探索最感興趣。曾任中研院副院長、第十四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等職,在臺大教學多年,現在服務於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喜歡研究人類疾病發生的原因,經常沉思因果律的辯證,希望幫助人類減少或避免疾病的發生。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