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暢銷新裝版】

Deep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394725
卡爾.紐波特
吳國卿
時報出版
2021年11月09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9571394725
  •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人生顧問


  • 商業理財 > 成功法 > 自我成長

















    ★出版至今已被翻譯為30國語言

    ★亞馬遜2016年度最佳商業�領導書

    ★權威商業書評網800-CEO-READ 2016年度最佳商業書入圍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衛報》一致好評!



    世界越淺薄,深度工作的報酬就越可觀,

    人心越紛擾,專注產出的威力就越驚人。

    競爭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深度工作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在這個淺薄時代,人們紛紛擁抱分心,每天將大把時間浪擲於紛亂的電子郵件和社群媒體上,失去了深度思考、深度工作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其實能以更好的方式生活。

      也因此,一種極有價值的技術變得越來越稀有、甚至成為當今最具價值的能力之一,正是——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



      卡爾.紐波特教授在本書中暢談連線時代的種種影響,從自身經驗告訴所有人:

      專注力和生產力,是可以有系統地解決的科學問題!

      擁有深度工作力,是擁有美好深度生活的必要條件!



      「深度工作力」是專注於高認知需求任務而不分心的能力,能讓你快速學習,以更少的時間創造更好的成果。本書融合理論根據與實踐技巧,協助所有想在專業領域中成功的人,學會高效工作,成為新經濟中的贏家。



      別再以為忙碌代表生產力。區別深度工作與淺薄工作,聰明地規畫深度工作的時間,培養專注的習慣與能力,你將能改變習於淺薄、容易分心、無法忍受無聊的心智。培養深度工作力,才是達成生活與工作平衡,並維持高品質的最好方法。



      ■ 培養深度工作力,用最少時間創造最高價值的18個策略:



      1. 確立你的工作哲學

      2. 建立深度工作的儀式

      3. 大動作投入深度工作

      4. 別獨自工作

      5. 像經營企業般執行

      6. 要懶惰

      7. 安排分心的時間

      8. 像老羅斯福那樣工作

      9. 練習生產性冥想

      10. 練習記憶一副牌

      11. 根據「重要少數法則」選擇網路工具

      12. 利用「斷線實驗」篩選社群媒體

      13. 別用網際網路來娛樂自己

      14. 安排工作日的每一分鐘

      15. 量化每一種活動的深度

      16. 確認淺薄工作的時間比率

      17. 在五點半前結束你的工作

      18. 讓自己難以連絡



    各界好評



      Esor�電腦玩物站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張國洋、姚詩豪�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楊斯棓�年度暢銷書《人生路引》作者、醫師

      翟本喬�和沛科技創辦人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 創辦人

      鄭國威�泛科學總編輯及共同創辦人

      鄭緯筌�「Vista寫作陪伴計畫」主理人

      謝榮雅�奇想創造公司創辦人

      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華頓商學院教授、《給予》作者

      賽斯.高汀 Seth Godin�《這才是行銷》作者

      丹尼爾.品克 Daniel Pink�《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作者

      班.卡斯諾查 Ben Casnocha�《第一次工作就該懂》共同作者

      馬修.柯勞佛 Matthew Crawford�《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作者



    國際讚譽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是知識經濟的殺手級應用:只有靠高度專注,才能嫻熟一種困難的技藝,或解決一個艱深的問題。」——《經濟學人》(Economist)



      「精彩地把一連串內容豐富的策略、哲學、準則和技巧結合交融,可以磨利你的專注,引領你深入你的工作。」——800-CEO-READ



      「紐波特在自助類書作者中稱得上佼佼者。」——《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這本書完成了兩個了不起的任務:一是舉出大量實作例子,而不是空口虛言;第二是紐波特抗拒了不停建立連結的企業集體思維,卻又不顯得頑固。」——《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這是一本精闢入裡、絕不淺薄的書,能豐富你的人生。」——《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



      「把深度工作視為另一件你必須塞進時間表的事是錯的。紐波特的建議將改變你剩餘的時間,你可以快速擺脫淺薄工作,消除浪費在轉換任務的時間,更加投入你的家庭生活。簡而言之,深度與圓滿的生活並不衝突──我完全相信,深度能促進圓滿的生活。」——柏克曼(Oliver Burkeman),《衛報》(Guardian)



      「我們被淹沒在電子郵件、簡訊和社群媒體等分心事物中,它們竊走了我們的注意力。紐波特帶給我們一些充滿希望的消息:把專注和努力放在創造有價值的工作,仍是一種頂級技巧。他為可能迷失的人指出一條發掘這種技巧的道路。」——柏克斯(David Burkus),IDEAS.TED.COM



      「值得你分神一讀。」——ValueWalk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為培養高度專注做了極具說服力的論證,並提供立即可行的步驟讓我們將它納入生活中。」——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給予》(Give and Take)作者



      「紐波特是嘈雜世界中的鏗鏘之聲,引導我們同等看待科學與熱情。我們不需要更多的點擊、更多的貓和更多的表情符號。我們需要大膽的工作,需要在我們拒絕轉移目光時才會發生的工作。」——賽斯.高汀(Seth Godin),《這才是行銷》(This Is Marketing)作者



      「在自動化和委外正重新塑造職場之際,我們需要什麼新技能?──深度工作力。紐波特令人振奮的新書,介紹並教導我們在免於分心的環境中高度專注的方法,創造快速且強力的學習成果與績效。把它視為心智的柔軟體操,今天就開始你的鍛鍊計畫。」——丹尼爾.品克(Daniel Pink),《未來在等待的人才》(A Whole New Mind)作者



      「這是一本讓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在人才濟濟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的指南書。紐波特的新書證明他不愧是談論未來職場最有啟發性的思想家之一。」——班.卡斯諾查(Ben Casnocha),《第一次工作就該懂》(The Start-Up of You)共同作者



      「紐波特為重新掌控心智力量,提供了我所見過最豐富和最聰明的練習建議。」——馬修.柯勞佛(Matthew Crawford),《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Shop Class as Soulcraft)作者



      「《Deep work深度工作》是我最愛的書之一,當我說這是改變我人生的書時,我並不是在開玩笑。我想它也可以改變你的人生。」——布萊特.麥凱(Brett McKay),《男子氣概的藝術》(The Art of Manliness)作者



      「你以為自己已經很了解這方面的事,但《Deep Work深度工作力》以獨特而有用的見解,出乎意料地給你一記當頭棒喝。光看原則三討論的『拒絕任何好處心態』,就值回你買這本書的錢。」——德瑞克.席佛斯(Derek Sivers),sivers.org創辦人


     





    各界好評



    推薦序|學習深度工作,當更好的工作人和經理人─—翟本喬

    推薦序|這一年來我所期待的一本書─—鄭國威

    推薦序|自我精進,為每一個今天加油─—鄭緯筌

    推薦序|深度工作力,時間管理的最佳心法─—楊斯棓

    推薦序|在專業生涯開始前,最好知道的事─—蔡依橙



    前言│深度工作 vs. 淺薄工作



    PART 1────概念

    第一章 深度工作力,創造價值的關鍵能力


    成為新經濟中的贏家

    深度工作力協助你快速學習困難技術

    深度工作力協助你達成高效生產力

    為什麼有些經常分心的人,表現卻很傑出?



    第二章 當「深度」越稀有,就越值得你投入

    擁抱分心的原因1》度量黑洞

    擁抱分心的原因2》最小阻力原則

    擁抱分心的原因3》以忙碌代表生產力

    擁抱分心的原因4》網際網路狂熱教派

    深度工作就是你的機會



    第三章 深度工作力,美好生活的必要條件

    支持深度的論證1》從神經學來看

    支持深度的論證2》從心理學來看

    支持深度的論證3》從哲學來看

    深度生活就是好生活,不管你從什麼角度看



    PART 2────原則

    原則一 培養深度工作力

    策略1》確立你的工作哲學

    策略2》建立深度工作的儀式

    策略3》大動作投入深度工作

    策略4》別獨自工作

    策略5》像經營企業般執行

    策略6》要懶惰



    原則二 學會擁抱無聊

    策略1》別逃避分心,要逃避專注

    策略2》學老羅斯福那樣工作

    策略3》練習生產性冥想

    策略4》練習記憶一副牌



    原則三 拒絕任何好處心態

    策略1》根據「重要少數法則」選擇網路工具

    策略2》利用「斷線實驗」篩選社群媒體

    策略3》別用網際網路來娛樂自己



    原則四 排除淺薄事務

    策略1》安排工作日的每一分鐘

    策略2》量化每一種活動的深度

    策略3》確認淺薄工作的時間比率

    策略4》在五點半前結束你的工作

    策略5》讓自己難以連絡



    結語

    附注





    ?





    前言



    深度工作 vs. 淺薄工作(節錄)




      深度工作的價值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與學習有關,今日的資訊經濟仰賴快速進步的複雜系統,例如,班恩學習的電腦語言有些在十年前還不存在,十年後可能已經過時。同樣的,1990 年代跨入行銷領域的人,可能完全想不到今日他們必須精通數據分析。因此,想要在今日的經濟環境中保持價值,你必須有能力很快學會複雜事物。達成這個目的需要深度工作,如果你不培養這種能力,你可能會隨著科技進步而落後。



      第二個理由是,數位網路革命的影響是兩面刃。如果你能創造有用的東西,它可以接觸的受眾(亦即僱主或顧客)基本上是無限的,這將使你的報酬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如果你創造的東西平庸無奇,那你的麻煩可大了,因為你的受眾很容易在線上找到更好的替代品。不管你是電腦程式設計師、作家、行銷人員、顧問或創業家,你的情況已變得類似榮格嘗試勝過佛洛伊德,或班恩想在一家炙手可熱的新創公司出人頭地。想要成功,你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創造最佳績效,而這是一個非深度不可的任務。



      深度工作的需要日增是一種新現象。在工業經濟中,只有一小群高技術勞工和專業階級需要深度工作,大多數勞工即使不培養心無旁騖的專注力也過得去,他們受僱來操作機具,而且工作性質在數十年職涯中也很少改變。然而,隨著我們轉向資訊經濟,越來越多人變成知識工作者,深度工作也隨之變成重要資產──即使大多數人還沒有體認到這個現實。



      換句話說,深度工作不是一種落伍的老技術,而是任何想在全球化的資訊經濟中競爭並出類拔萃的人必備的關鍵能力。真正的獎賞不會留給那些閒適地使用臉書的人(淺薄工作,很容易被取代),而將歸於像是能創造分散式系統並提供服務的人(深度工作, 難以取代)。借用商業作家巴克(Eric Barker)的說法,深度工作的重要,堪稱為「21 世紀的超能力」。



      ***



      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談到兩種看法,一個是關於深度工作越來越稀有,另一個則是關於它越來越有價值,我們可以把兩者結合成本書立論的基礎。



      ◎深度工作假說



      深度工作的能力越來越稀有,正好發生在它對我們的經濟越來越有價值的時候。結果是,少數培養這種能力並在工作生活中善用它的人,將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本書有兩個目的,分別會在兩篇中討論。第一篇討論的目的是說服你相信深度工作假說是正確的。第二篇的目的是教導你如何藉由訓練大腦和改變工作習慣,讓深度工作成為你職業生活的核心。在深入談細節前,我要解釋一下我為什麼會對深度工作堅信不移。



      ***



      在過去十幾年來,我極力培養自己專注於艱澀事物的能力。若要了解我這種興趣的緣起, 得從我是麻省理工學院(MIT)著名的運算理論小組博士班出身的理論電腦科學家談起。在我的職業背景中,專注力被視為關鍵的技術。



      這些年來,我與其他研究生共用的工作室距離一位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的辦公室只有一條走廊之遙,這位教授還不到法定喝酒年齡前就受僱於麻省理工學院。我們經常看到這位理論大師坐在共用的空間,凝視著一面白板上的筆記,身邊圍著一群訪問學者,也靜靜坐著凝視;這可能會持續幾個小時,我會出去吃午餐,然後回來,他們還在凝視。這位教授很難連絡,他不上推特,而且如果他不認識你,就不太可能回覆你的電子郵件。去年,他發表了16 篇論文。



      我學生時代的環境瀰漫這種極度專注的氣氛,很快的,我也培養出相同的深度投入。我的朋友和我寫書時合作的人都感到驚奇的是,我從沒有臉書或推特帳號,而且除了一個部落格外,從不上其他社群媒體。我不瀏覽網路,而是從送到家裡的《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和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獲得大部分新聞。我通常也很難連絡,我的網站不提供個人電郵地址,而且直到2012 年才擁有第一支智慧型手機,還是因為我懷孕的妻子對我下最後通牒:「你必須在孩子出生前準備一支可以連絡上你的手機。」



      另一方面,我的投入帶給我許多收穫。大學畢業後的十年間,我出版了四本書,獲得博士學位,寫了許多經常被引述的論文,並獲聘為喬治城大學的準終身職教授。我保持如此高的生產力,但其實我很少工作超過下午5 點或6 點。



      我能照這種壓縮的時間表作息,是因為我努力把生活中的淺薄減到最少,同時將省下來的時間做最有效的利用。我審慎選擇深度工作,作為我每日生活的核心;至於無法避免的淺薄活動,就集中在空檔的時候完成。每天三到四小時、每週五天,不被打斷且審慎安排的深度工作,可以創造出許多高價值的成果。



      我對深度的堅持也帶來非職業的好處。大致而言,我從下班回家到隔天早上工作日開始的這段時間,我不碰電腦;主要的例外是在部落格張貼文章,我喜歡在孩子上床後寫這些文章。相對於一般人經常抽空檢查電子郵件或上社群媒體網站,斷絕連線讓我可以在晚上全心陪伴妻子和兩個兒子,並閱讀對有兩個孩子的忙碌父親來說多得驚人的書籍。更廣泛地說,心無旁騖的生活,可以濾除緊繃心智的背景雜音,而這正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常見的問題。我對枯燥安之若素,這是一項出奇地令人感到滿足的技術,特別是在華盛頓特區慵懶的夏夜、聽著廣播電台播報全國體育競賽慢慢進行的時候。



      ***



      在本書中,我嘗試探索並解釋我深受深度吸引,並捨棄淺薄的原因,也會介紹協助我實踐深度工作的各種策略。我把這些概念形諸文字,部分原因是想協助你追隨我的腳步,重建你以深度工作為核心的生活。但不只是這個原因,我思索並釐清這些想法的另一個目的是,進一步激勵我自己的練習。我對深度工作假說的認識帶給我許多助益,但我相信,我的價值生產潛力還未完全發揮。在你苦苦思索並終於了解本書介紹的概念和原則時,我也正在力行我的假說,嚴格地去除淺薄,努力培養專注的深度。



      當榮格準備掀起精神醫學界的革命時,他在樹林裡打造了一棟避靜屋,這棟塔屋,變成榮格維持深度思考、創造改變世界的驚人原創理論的地方。在後續章節裡,我將嘗試說服你加入我的行列,努力打造我們自己的塔屋。在越來越紛擾的世界裡,培養創造真正價值的能力,並認識過去許多世代最有生產力和最重要的人物擁抱的真理──深度生活就是好生活。




    其 他 著 作
    1. 慢速工作力:快時代的慢技術,3大原則擺脫倦怠、鍛造更高成就
    2. 深度學習力(暢銷新裝版):學歷貶值時代,MIT博士教你從大學就脫穎而出的75個成功法則
    3. 深度學習力(暢銷新裝版):學歷貶值時代,MIT博士教你從大學就脫穎而出的75個成功法則
    4. 深度工作力完全實踐版.限量套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暢銷新裝版】 +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實作本】
    5.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實作本】:在紛擾世界中,有效維持深度專注力的時間方塊計畫
    6. 沒有Email的世界:過度溝通時代的深度工作法
    7. 深度數位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