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輕鬆閱讀,知性學習
《臺灣稻米奇蹟》是一部精采的故事,對於少年學子在短時間內認識稻米這種農作物有莫大的幫助,這本漫畫書將幾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濃縮,讓讀者透過閱讀,對臺灣稻米的改良過程有相當程度的認識,相信亦能引發讀者強烈的興趣,繼而做更深入的探究。
蓬萊米改良的故事相當精彩,有三個主要原因,一是當年對稻米產業改良方向的爭執,也就是藤根吉春與長崎常之爭。二是蓬萊米栽培成功的關鍵──秧苗期長短,這是偶然的發現,卻影響深遠。最後是神奇而且神祕的光鈍感基因,這個基因來自臺灣山地陸稻,在當年稻米改良的過程中,鬼使神差的滲入雜交育種的稻株,使得日本型水稻終能在臺灣生根,但這個神祕事件卻是在八十年後,才被中央研究院的邢禹依教授解密!
科學少年編輯部將上述重要事件以細膩的畫筆呈現出來,甚至精確描繪出目前已不存在的農業試驗所建物,真是令人讚嘆!歷史故事的情節、發生地點也透過米嬸、小范、阿水及阿道這四位人物,在享用米食及輕鬆的對話中勾勒出來,而不淪於純粹的說教,真是上乘的手法。
磯永吉與末永仁兩位專家改變了臺灣稻米的食味,貢獻良多,過世後獲得後人尊稱為「蓬萊米之父」與「蓬萊米之母」。書中也介紹了水稻的半矮性基因,它與光鈍感基因都是神奇的基因。一九六○年代農業學家諾曼.波勞引領的綠色革命,也是靠著小麥植株的「半矮性基因」才能成就其功。
書中最後一部分提到的余淑美博士,致力於建立水稻的基因庫,這對水稻基因改良有其重要。但水稻的研究與改良不限於基改,在臺灣有許多致力於有機農業發展的研究者與志士,為臺灣稻米帶來更多可能性,當中藏有不少精采的故事。
我認為這本書不只富有趣味性,也富有知性,能啟發少年學子,引領他們未來進入農作物科學的領域,這是很有價值的讀物,特此推薦。
?
——臺大農藝學系退休教授 彭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