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大陸邊緣的徒然掙扎:冷戰時代滯港及流亡海外的第三勢力滄桑錄

大陸邊緣的徒然掙扎:冷戰時代滯港及流亡海外的第三勢力滄桑錄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112347
陳正茂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27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789577112347
  • 叢書系列:臺灣政經史系列
  • 規格:平裝 / 360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臺灣政經史系列


  • 人文史地 > 史料

















      本書最大特色為以史料為經,以人物為緯,全面而周延的敘述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之史實,史料部分,以《自由陣線》和《聯合評論》為分析場域,深入探討此二刊物對第三勢力運動理念之論述;人物方面,述評許崇智、張發奎、張君勱、顧孟餘、左舜生、謝澄平等要角從事第三勢力運動之經過。



      本書還特別提及李宗仁與第三勢力的關係和蔡文治的「自由中國運動」;當然,代表第三勢力運動最重要團體「戰盟」和幕後積極支持第三勢力的美國,更是務必要探討的對象。基本上,由這幾個面向來建構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的背景、源起、發展與瓦解,不僅關照全面且脈絡清楚。? ?



    本書特色



      本書為:探討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最全面的著作,

      本書係:研究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最權威的論著,

      本書是:論述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最深入的專書,

      欲瞭解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的經緯始末,盡在此書?


     





    自序:十年辛苦不尋常——我的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研究



    第一章 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述評: 以《自由陣線》週刊為例


    一、《自由陣線》週刊簡介

    二、第三勢力理論述評

    三、第三勢力之挫敗



    第二章 第三種聲音:附議第三勢力理念的《自由人》三日刊

    一、《自由人》三日刊創刊之背景

    二、《自由人》三日刊誕生之經過

    三、《自由人》之命名與經費及發刊宗旨

    四、《自由人》的艱苦經營

    五、從《自由人》到《自由報》



    第三章 最後的訴求與迴聲:以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聯合評論》為場域之分析

    一、《聯合評論》創刊之背景

    二、「第三勢力」一詞的重新定調:自由民主運動

    三、《聯合評論》論述之內容

    四、第三勢力的落日餘暉——《聯合評論》的風流雲散



    第四章 最後希望的破滅:李宗仁與第三勢力運動

    一、再起——李宗仁的第三勢力佈局

    二、取代蔣介石——美國與第三勢力運動的推展

    三、第三勢力運動之先聲——「自由民主大同盟」

    四、東山再起的嘗試——李宗仁與第三勢力運動

    五、枉拋心力——第三勢力運動與李宗仁之失敗



    第五章 書生從政的悲劇:顧孟餘政治活動之探討

    一、佐蔡元培治理北大

    二、擁汪成立「改組派」

    三、在香港從事「第三勢力」運動

    四、晚年投蔣返台定居



    第六章 「自由中國運動」:蔡文治與五○年代的第三勢力運動

    一、夢想做中國的戴高樂——蔡文治其人其事

    二、美國的馬前卒——蔡文治的自由中國運動

    三、鬩牆之爭——蔡文治與張發奎

    四、不可能的任務——空投大陸

    五、風流雲散——自由中國運動的收場



    第七章 初試啼聲:謝澄平與《自由陣線》集團的緣起緣滅

    一、香港第三勢力之源起

    二、《自由陣線》集團的擴張與發展

    三、謝澄平與許崇智的「中國民主反共同盟」

    四、《戰盟》成立後與謝澄平的恩怨

    五、《自由陣線》集團的內鬨和失敗

    六、《自由陣線》集團的風流雲散——兼論第三勢力悲劇之宿命



    第八章 曇花一現:許崇智與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

    一、美國的備胎——香港第三勢力的風起雲湧

    二、曾為蔣上司——許崇智的生平與事功

    三、我將再起許崇智與——香港第三勢力運動

    四、拉攏分化——國民黨對許崇智第三勢力運動的回應

    五、乍起旋滅——許崇智及其第三勢力運動之失敗

    六、迴光返照——許崇智一生述評



    第九章 變局下的選擇:張發奎與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

    一、第三勢力風起雲湧於香江

    二、變局下的選擇——張發奎與第三勢力運動

    三、張發奎與許崇智之恩怨及其和蔡文治的「自由中國運動」

    四、「三張一顧」——張發奎與「中國自由民主戰鬥同盟」

    五、餘波——張發奎與後期第三勢力運動及檢討美國與其之關係

    六、風流雲散——第三勢力運動之失敗



    第十章 最後一搏:張君勱與五○年代香港的第三勢力運動

    一、五○年代第三勢力在香港

    二、張君勱第三勢力理念之發軔

    三、張君勱參與香港第三勢力運動與「戰盟」之瓦解

    四、畢竟一書生——張君勱推動香港第三勢力運動之失敗

    五、再評價——張君勱第三勢力運動思想之述評



    第十一章 另一條道路:左舜生與香港第三勢力運動

    一、中國第三勢力運動發展史略

    二、左舜生參與第三勢力運動之經緯

    三、恨鐵不成鋼——左對台灣當局的逆耳忠言

    四、再出發——「中國民主反共聯盟」

    五、第三勢力運動的終歸沉寂



    第十二章 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的主要團體:「中國自由民主戰鬥同盟」始末

    一、曾經輝煌的香港第三勢力

    二、「戰盟」前的第三勢力組織

    三、「中國自由民主戰鬥同盟」的成立

    四、「戰盟」內部的紛擾

    五、「戰盟」失敗之因述評



    第十三章 代理戰爭:美國與五○年代中國的第三勢力運動

    一、亡羊補牢——誰丟了中國

    二、第三勢力的三腳架——軍事、政治、文化三構面

    三、第三勢力團體——多頭馬車互相競逐

    四、代理戰爭的失敗——枉拋心力盡成空



    第十四章 結論:由第三勢力失敗之因檢討知識分子的政治參與?





    自序



    十年辛苦不尋常──我的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研究




      近二、三十年來,台灣的選舉,不管是中央或地方,國、民兩黨捉對廝殺,都競爭的非常激烈而日趨白熱化,然在兩大黨的夾擊下,亦屢有第三黨扮演關鍵第三勢力的角色而異軍突起,早期有宋楚瑜成立的「親民黨」和尊李登輝為精神領袖的「台聯」;以及同為藍軍的「新黨」,經過一、二十年台灣選民的考驗,上述政黨已趨泡沫化,在台灣政壇已無影響力。但是台灣的政治環境,國、民兩黨外仍有第三股力量成長發展的空間,觀乎近幾年來的「時代力量」和柯文哲的「民眾黨」就是最顯著的例子。所以,當今國人對「第三勢力」一詞並不感到陌生,這應該是受傳媒影響所致,但對第三勢力的認知,可能僅限於國、民兩大黨外的其他較具實力之黨派,如親民黨、台聯、時代力量、民眾黨等等,而對於過去所謂的第三勢力之瞭解,恐怕知之甚少,甚且毫無所悉了。其實,過去第三勢力運動,不論在中國或其後在香港,都曾風光一時,雖不敢言舉足輕重,但最起碼是有若干影響力的,因此,國、共兩黨都曾積極拉攏之。



      基本上,中國的第三勢力運動,可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一階段為大陸時期的在野黨派與「民盟」第三方面之政治勢力;後一階段則為五○年代以香港為大本營的第三勢力運動。前一階段的第三勢力運動,時間可追溯至上世紀二○年代末期,彼時國民黨北伐統一中國,開始實施「黨外無黨」的一黨專政,為反對國民黨的一黨專政,一些主張民主自由的有志之士,乃紛紛成立政黨與之抗衡。先有民國12年,曾琦、李璜、何魯之等人在法國巴黎成立的中國青年黨,繼有民國19年,鄧演達的第三黨;和23年張君勱的國家社會黨;其後又有所謂的三派:即梁漱溟的鄉村建設派、黃炎培的職業教育社與沈鈞儒的救國會,此即大陸學者所說的「民主黨派」。



      上述諸政黨均標榜為國、共之外的第三股政治勢力,這些中間黨派都有其政治主張與理想,然實力薄弱,尚不足以對國民黨構成威脅。所以雖然言為第三勢力,其實僅略具雛型而已。在抗戰方酣的四○年代初期,國民黨專制獨裁又逐漸趨強之際,終於使得這些原本各自為政,甚至政治立場相去甚遠的小黨派,捐棄成見,共組「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此即日後之「民主同盟」。「民盟」成員來自於「三黨三派」,內部有左右派之分,有親共如救國會者,也有堅決擁護國府,政治立場極右之青年黨者,其雖較缺乏群眾基礎,但因網羅一批學者名流,擁有清望和高知名度,故實力仍不容小覷。戰後國、共劍拔弩張的時代,「民盟」即以「第三方面」調和者身分,穿梭於國、共兩黨間,最終雖調解失敗,但卻引起國際間對中國這股標榜自由民主為理想之政治團體的注意,其中尤以美國為最。當時負責調停國、共衝突的美國特使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即曾有寄望中國前途於這批自由主義知識份子之論,馬帥此語隱然已為五○年代,美國以香港為大本營,積極扶持中國第三勢力運動留下伏筆。



      四○年代在中國的第三勢力運動,終因「民盟」分裂及親共,遭國府取締宣布為非法政治團體而瓦解。然民國38年,在國、共內戰劇變,大陸淪陷,國府遷台的風雨飄搖之際,又使得第三勢力有了生存發展的希望,此即五○年代香港的第三勢力運動。當時這股力量,在美國和桂系李宗仁的支持下,雲集香江一隅,首揭反國、共兩黨大旗,標榜反共、反蔣,堅持民主自由的第三勢力主張,在香港曾盛極一時,喧騰不已。基本上,五○年代的第三勢力運動,是美、蘇冷戰結構下的一環,它背後有美國援助、反蔣勢力「代總統」李宗仁等之奧援,故有其錯綜複雜的國內外背景因素存在。當時在港從事第三勢力要角有:張發奎、顧孟餘、左舜生、李璜、張君勱、張國燾、許崇智、伍憲子、李微塵、童冠賢、邱昌渭、謝澄平、羅夢冊、董時進、許冠三、王厚生、孫寶剛、孫寶毅等。這些人分屬民、青兩黨,部分為國民黨及桂系政治人物。它們在美國金錢支助下,先後成立了「自由民主大同盟」、「中國自由民主戰鬥同盟」等組織,並透過報章雜誌宣傳其理念。其後因「韓戰」爆發,國際局勢丕變,國府當局所在的台灣,成為美國在西太平洋圍堵共產主義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灣的重要戰略地理位置,使得美國不得不改善與國府的關係,蔣介石政權重獲美國的支持,而先前美國暗中支持的第三勢力運動,也因美蔣關係之轉好而趨黯淡,最終風流雲散矣!



      過去大陸時期的第三勢力組織之研究,兩岸三地研究者已甚多,但是五○年代香港的第三勢力運動,目前學界研究者殊少,知之者亦鮮。坦白說,其實五○年代香港的第三勢力運動,仍有諸多可供研究之價值,尤其可藉此運動之失敗,來深刻探討何以在中國特殊政治文化格局下,第三勢力政治運動,幾乎沒有發展空間之因素何在?此對當今海峽兩岸之政治生態,當有可供深思反省之處。筆者過去數年對此議題一直懷有高度興趣,也蒐集不少相關資料,先前曾將關鍵珍稀史料,委由秀威覆刻出版《聯合評論》5冊及《自由人》20巨冊;個人也編著有《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和撰寫《文化資產、第三勢力及政治人物─陳正茂教授杏壇筆耕集》一書,聊充自己60虛度與杏壇執鞭30載的印記。雖有這些基本素材的整理和若干研究成果的發表,但心裡念茲在茲的還是,如何早日將《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論》一書完稿出版,江湖夜雨十年燈,十年磨一劍,擺在讀者眼前的這本《大陸邊緣的徒然掙扎─冷戰時代滯港及流亡海外的第三勢力滄桑錄》,就是作者十年辛苦不尋常的心血結晶,如今付梓殺青,如卸重負,內心倍感欣慰。



      本書最大特色為以史料為經,以人物為緯,全面而周延的敘述整個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之史實,書中的史料篇,即以第三勢力最具代表性的《自由陣線》與《聯合評論》為分析之場域,深入探討此二刊物對第三勢力運動理念之論述;兼亦論及其盟友《自由人》三日刊的經緯始末。在人物方面,當時在港第三勢力之領導者如:許崇智、張發奎、張君勱、顧孟餘、左舜生、謝澄平等要角,書中也個別以專章的方式,詳論彼等從事第三勢力運動的經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書還特別談到「代總統」李宗仁與第三勢力的關係和蔡文治的「自由中國運動」;當然,代表第三勢力運動最重要團體「中國自由民主戰鬥同盟」(即「戰盟」)和幕後積極支持第三勢力的國際力量——美國,更是不能錯過務必要探討的對象。個人認為,從這幾個面向來建構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的背景、源起、發展及興衰與瓦解,不僅關照全面且脈絡清楚。



      今年,筆者從執教30餘年的大學講壇退休,回想在大學任教的最後這幾年,因台灣高教的生態丕變及畸形發展,在少子化及招生壓力下,大學老師已非傳道授業的神聖教育工作者,而更像的是如補教業的教育服務業者,如此的教育環境氛圍,當然大大違背個人當年從事教育的初衷,因而興起「不如歸去」而提前退休。平心而論,個人對台灣的高教生態是持批判態度的,尤其對於所謂的每年大專老師教師評鑑更是不敢恭維,SCI、SSCI登錄的記點分數,對文史老師的評量,簡直是胡搞亂搞。所幸個人是「研究型」的老師,對著這荒腔走板的大專教師評鑑制度,反而更激發筆者的研究能量。



      因著對第三勢力的研究熱情,在過去的10餘年間,筆者不論是在編纂或論文撰述方面,對第三勢力研究都有些許豐碩的成果。在編著部分,有《左舜生先生晚期言論集》(3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5年5月),其中有相當多篇幅,集錄了左舜生有關第三勢力的言論及文章。而《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台北:秀威版,2011年5月),更是兩岸三地首本以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珍稀史料編著成書者,內容主要蒐錄焦大耶(本名朱淵明)的〈「第三勢力」全本演義:第三百六十一行買賣〉和郭士〈「自由出版社」滄桑史〉及筆者早期研究第三勢力的幾篇文章,欲了解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經緯始末,焦文提供了最權威的記載,而想要知曉謝澄平《自由陣線》集團的興衰起落,郭文則披露最多的內幕訊息。此外,為便於研究起見,筆者與秀威出版公司合作,覆刻影印了第三勢力最具代表性的刊物《聯合評論》(5輯)(台北:秀威版,民國98年7月);及與其有關的《自由人》三日刊(20輯)(台北:秀威版,2012年12月)。



      至於專書和論文研究,筆者有《逝去的虹影——現代人物述評》(台北:秀威版,2011年12月)、《文化資產、第三勢力及政治人物——陳正茂教授杏壇筆耕集》(台北:秀威版,2019年1月)二書問世,書中亦收入多篇近年來探討香港第三勢力之論文,按發表時間先後有:〈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之介紹與略評〉《傳記文學》第92卷第6期(民國97年6月)、〈第三勢力壓卷刊物——《聯合評論》週刊介紹:兼敘中國第三勢力運動簡史〉《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29期(民國98年9月號)、〈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的主要團體——「中國自由民主戰鬥同盟」始末(1952-1955)〉《傳記文學》第98卷第3期(民國100年3月);又刊載於《北台灣學報》第34期(民國100年6月)、〈從擁汪到投蔣的顧孟餘〉《傳記文學》第100卷第5期(民國101年5月)、〈堅持民主憲政——青年黨與雷震〉《台北城市大學學報》第36期(民國102年5月)、〈童冠賢:從大學教授到第三勢力主將〉《南方都市報》(大陸廣州)(2013年7月31日)、〈第三勢力運動:《自由陣線》集團的興衰〉《南方都市報》(大陸廣州)(2013年9月4日)、〈第三種聲音——《自由人》三日刊始末〉《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第3期(民國103年4月)、〈另一條道路——左舜生與香港第三勢力運動之研究〉《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第5期(民國105年4月)、〈最後的訴求與迴聲——以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聯合評論》為場域之分析〉《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第7期(民國107年3月)、〈初試啼聲:謝澄平《自由陣線》集團的緣起緣滅〉《台北城市大學學報》第42期(民國108年3月)、《最後一搏:張君勱與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第9期(民國109年3月)與《最後希望的破滅:李宗仁與第三勢力運動》《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第10期(民國110年3月)等,上述諸篇論文,即為此書《大陸邊緣的徒然掙扎——冷戰時代滯港及流亡海外的第三勢力滄桑錄》形塑了基本架構,也為本書能付梓問世奠定基礎。



      總的來說,第三勢力運動史料是十分零散且不易搜集的,而研究成果也非常有限。據筆者所知,有關五○年代香港的第三勢力運動,在過去僅有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萬麗鵑博士以〈一九五○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做過研究並為其博士論文;近期則有林孝庭、黃克武等學者,亦投入顧孟餘及第三勢力研究之行列。當然,於此領域,香港的胡志偉先生著力甚深且成果豐碩。個人也僅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揣?陋,將研究成果出版問世,猶望各方專家不吝指正。最後,感謝好友江燦騰教授的鼓勵及時時關心本書的出版進度,也感謝陳添壽教授的幫忙出版,更感謝元華文創的專業團隊,為本書的問世所付出的努力。本書是退休後的第一本書,希望以後還有更多的書問世,更重要的是,在退休後的日子,期許自己,做想做的事,寫想寫的東西,過想過的生活,清心舒坦,悠閒樂活,是為序。




    其 他 著 作
    1. 現代臺灣新文化史
    2. 異議的聲音:民國在野期刊雜誌述評
    3. 嚮導【全套5冊不分售】
    4. 優質嗜好套書(共八冊):品葡萄酒+品紅茶+養貓+養鳥+作詞+打橋牌+下圍棋+塔羅占卜
    5. 宅在家培養嗜好套書(共八冊):品葡萄酒+品紅茶+養貓+養鳥+作詞+打橋牌+下圍棋+塔羅占卜
    6. 日治及戰後初期臺灣政黨與政治團體史論(1900-1960)
    7. 韓戰前後臺灣政治史上的巨變與紛爭
    8. 文化資產、第三勢力及政治人物:陳正茂教授杏壇筆耕集
    9. 圖解第一次養貓就上手修訂版
    10. 自由人【全套20冊】
    11. 文化觀光:臺灣文化資產
    12. 自由人(五)
    13. 自由人(一)
    14. 自由人(二)
    15. 自由人(三)
    16. 自由人(四)
    17. 自由人(十二)
    18. 自由人(六)
    19. 自由人(七)
    20. 自由人(八)
    21. 自由人(九)
    22. 自由人(十)
    23. 自由人(十一)
    24. 自由人(十四)
    25. 自由人(十七)
    26. 自由人(十三)
    27. 自由人(十九)
    28. 自由人(十五)
    29. 自由人(十六)
    30. 自由人(十八)
    31. 自由人(二十)
    32. 逝去的虹影:現代人物述評
    33. 世紀交錯雜感錄
    34. 台灣經濟史
    35. 新路周刊合訂本
    36. 新編世界文化史(二版)
    37. 聯合評論(合訂本)(一套五冊)
    38. 新編台灣史
    39. 台灣史綱(四版)
    40. 第一次養貓就上手(修定版)
    41. 中國近代史(含台灣開發史)(修訂新版)
    42. 第一次養貓就上手
    43. 中國近代史(第二版)
    44. 中國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