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性疾病

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性疾病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875981
程維德,李政育,廖炎智
元氣齋
2021年12月22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9875981
  • 叢書系列:自學中醫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5 x 21 x 1.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自學中醫


  • 醫療保健 > 疾病百科 > 神經科

















      育生中醫團隊與三總神經科合作,臨床發現

      創傷性腦損傷、失智症、截癱與指癱、硬腦膜下血腫、

      巴金森氏病、周邊神經損傷、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等,

      都可以中西共治而獲得改善。



      生活或工作中只要受到較嚴重的碰撞,就可能出現創傷性腦損傷,進而造成腦病變,這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初期可能常感頭痛、注意力變差;接著出現抑鬱、短期記憶喪失,或強迫性行為;若已有認知障礙及震顫等症狀,或語言障礙、吞嚥困難、定向感喪失等,那就是失智症了。若嚴重傷害到神經系統,還可能造成截癱與指癱。



      現在舉世都在做「神經再生」的研究,希望能解決神經損傷患者的痛苦。育生中醫團隊長期與三總神經科合作,臨床發現創傷性腦損傷、失智症、截癱與指癱、巴金森氏病、周邊神經損傷等,都可以中西共治而獲得改善。中醫師李政育與三總合作之「神經再生方」已取得專利,值得期待。

    ?


     





    推介序:願「育生學派」成員在中西醫結合路上大步邁進…

    中醫師李政育..........................................3

    讀通醫學典籍始悟「一切唯心造」

    早有「醫無中西」的認知

    只舉幾個最近病例為證

    自序:淺論中西醫結合診治神經性疾病…程維德.......10



    一、先談慢性創傷性腦病變...........................................22

    這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

    創傷性腦病變可依輕重程度分類

    病程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

    病理及診斷中西醫均以症狀治療為主

    中醫思維與用藥原則中西醫理念相近但用藥有別

    五個病例供參考

    結論:從「虛、瘀、腎氣?三方面著手治療

    附錄:常用參考方劑



    二、輕度創傷性腦損傷造成失智之治療.......................49

    又名輕度創傷性顱腦損傷

    容易造成傷害的五大原因

    輕度創傷性腦損傷有嚴格定義

    兩個高齡病例供參考

    中西醫治療西醫多以症狀治療為主

    中醫講究定位、辨性、求因、明本

    治療思維與用藥原則舉例

    中西觀念結合應用效果更佳

    還要注意照顧與活動



    三、創傷性截癱與指癱 .................................................62

    從「超人」李維談起

    認識我們的神經系統依部位將癱瘓分為7類

    肌病性癱瘓可再分為6種

    可能造成上運動神經元損傷之病因

    下運動神經元損傷病因要加藥害等

    前七項神經損害原因類似

    「癱瘓」之證古已有之

    王燾《外台秘要》名之為「癱瘓風

    趙獻可《醫貫•中風論》有「中風」四法

    截癱依創傷部位而有不同名稱

    病理:很多情況都可造成神經損傷

    脊髓損傷又分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

    常規檢查與實用物理檢查

    神經損傷疼痛表現包括三方面

    治療:從多面向著手新療法或許更有效

    中醫部分:

    李政育與三總合作之「神經再生方」已取得專利

    《傷科大成》:無巧能接斷筋

    《雜病心法》:中風後「體傷不仁與不用」

    辨證與用藥原則

    「神經再生」被譽為十大科學成就之一

    截癱病因可分為四大類神經再生的理論依據

    治療思維與用藥打破「無用巧能接」的古籍迷思

    「育生補陽還五湯」更適國人體質

    中醫藥越早介入效果越快參考方劑:育生方



    四、慢性硬腦膜下血腫..................................................117

    三類好發族群各有不同誘因

    本病之症狀與診治原則

    症狀分類與臨床表現診斷技巧非常重要

    一般治療原則臨床病例診斷與治療原則



    五、談朱雀湯、話十棗湯

    —十棗湯為仲景「峻逐水飲第一方」.........................142

    頓悟十棗湯即朱雀湯

    十棗湯由《傷寒論》普傳後世

    適用於胸水、懸飲與支飲等證

    胸腔積液即胸水、懸飲

    歷代名醫都以十棗湯加減治肺結核

    方義與煎服法注意「糜粥以自養」

    劑量與適應症有強瀉下作用需控制劑量



    六、巴金森氏病—以修正補陽還五湯加方治療..........161

    以三個臨床病例探討

    淺談巴金森氏病的定義、分級與診治

    常見非運動障礙症狀診斷與檢驗

    發病機轉與治療治療要多管齊下才行

    西醫藥的治療有其侷限性中醫藥治療思維

    黃帝內經早有說明大補陽理論古今輝映

    治巴金森氏病三時機以王清任補陽還五湯為基礎

    與現代生理及病理學相符五種藥理作用解析

    再談中西藥的配合問題

    分析成功病例很多名人都是患者



    七、巴金森氏病之中西治療..........................................196

    巴金森發現的運動神經障礙病

    傳統中醫典籍有相似病名

    病因與病機鑑別診斷

    治療:注意中西藥的使用原則

    中醫藥治療針灸與取穴

    巴金森氏病的中醫藥治療原則

    淺述西醫藥的治療

    診治思維早期單獨中醫治療效果好

    治則:久病必瘀、有痰、有虛且及腎



    八、從「迷路」行為探討血管性失智症.....................222

    老年人常出現迷路行為

    血管性失智症的死亡率偏高

    迷路行為屬於視空間障礙

    與圖形識別能力較差有關

    臨床病例治療思維與討論

    容易出現迷路行為的幾種情況中藥確可控制

    鑑往知來照護失智者

    精神疾病診斷手冊可參考

    附錄:評估失智症嚴重度常用工具簡介

    評估結果做為藥品健保給付標準



    九、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256

    從馬辛一理事長的三點期許談起

    多位名人罹患腦神經膠質細胞瘤

    西醫診治與用藥分級:可粗分成四級

    特徵:約有六項診斷:以神經影像為主

    治療:手術及放化療為主

    基因療法可能為未來希望

    復發與預後聯合治療為未來趨勢

    中醫辨證論治與用藥病因:三因說

    治則:視情況補氣血或補腎陽與養陰

    適用方劑與藥物臨床病例

    從癌症生物學特徵談起

    未來展望:改善腫瘤微環境有助於緩解

    再分析與探討多型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極惡性

    就六個病例再分析中藥的劑量要加大才行



    十、胸痹即肺心阻塞性病..............................................298

    又稱真心痛、厥心痛或心痹

    病因病機西醫觀點中醫觀點

    病機以「本虛標實」為主

    辨證論治臨床案例診治思維



    十一、周邊神經創傷之臨床療效..................................311

    周邊神經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

    造成周邊神經損傷的誘因臨床病例

    治療思維與結論歸納幾個中醫藥治療重點



    十二、急性腦梗塞..........................................................338

    腦血管疾病居高不下的警訊

    辛辛那提到院前腦中風評量表

    腦梗塞診斷原則鑑別診斷臨床病例

    治療思維與結論現代中醫更需要進化

    結論:中學西用,西學更應中用

    附件一:美國國衛院腦中風評估表



    參考文獻........................................................................361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