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我們到這個世界上是來玩的

我們到這個世界上是來玩的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72329
王一梁
心靈工坊
2022年1月19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9863572329
  • 叢書系列:Living
  • 規格:平裝 / 536頁 / 14.8 x 21 x 2.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Living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在創作、思考與生活間不斷搏鬥的這一生,也要持續不斷地寫……



      流亡,不也意味著一次嶄新的誕生嗎?流亡作家也是真正自由作家的同義詞。沒有祖國的束縛,沒有任何文字的束縛。作為世界公民,我們可以真正地飛了。──王一梁



      八?年代中國上海「亞文化」活動的主要代表作家王一梁,因反抗中國官方文化而被捕下獄、流亡海外。王一梁著作甚豐,可謂一手創作散文新詩,一手翻譯、評論,但都無法在中國公開出版。



      本書是王一梁的詩、文創作,透露出他與朋友、自我間的交流,洋溢著幽默、反諷、感性的文字極其鮮活敏銳。在閱讀的同時,讀者彷彿立刻置身於七?年代極度壓抑的中國、感受在美流亡與定居泰國時期的點滴心境。



      如作者所說:流亡如同誕生、也如同自由。在這樣的脈絡下,只要能在生活的隙縫下不斷書寫,精神便是自由的;我們就像是到這個世界上來玩的一般,再也不受束縛。



      本書作者王一梁出生於上海,最初與心靈工坊的連結始於對榮格作品的熱情。二○一七年,王一梁與他的伴侶李毓(白夜)定居清邁,倆人攜手合作分別在二○一九年、二○二○年於心靈工坊出版了《遇見榮格:1946-1961談話記錄》(愛德華.貝納特著)和《榮格的最後歲月:心靈煉金之旅》(安妮拉.亞菲著)。



      王一梁流亡的背景確實為其作品賦予了不同的面貌與深度。二○○○年,王一梁因為參加了中國民間的「中國文化復興運動」,並播放了《鋼琴師》(Shine)和《查泰萊夫人》(Lady Chatterley)(改編自D·H·勞倫斯於一九二八年發表的小說《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電影,被上海警方以傳播色情影帶罪入獄兩年。出獄之後,他作為一代亞文化(地下文化)思潮的代表人物,跟官方體制和既定文化形態展開對抗。這種美學分歧也讓他快步走向了追求自由精神的流亡之路。很快地,王一梁便帶著理性思辨精神來到了美國,他不僅為了尋找新的生存環境,更是讓自已的母語語系和現代西方思想轉型,展開雙向越界。



      書中收錄的文章,可回溯自王一梁先前於中國出版的作品,他曾參與近百期的《自由寫作》雜誌編撰,累積了數百萬字的地下文學與流亡文學史料作品。一九八○年代中至世紀末,王一梁以《亞文化啟示錄》、《朋友的智慧》、《薩波卡秋的道路》三本散文集手稿做為地下文學,流傳回中國,影響新一代年輕人。而他翻譯的哈威爾和榮格書籍,都如同被附體般精確自然,這不僅是他精通英語和博覽群書,更多的是他的語境已與當代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們不謀而合。(以上文字多摘自馬建寫給王一梁的推薦)。



      二○二一年一月,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下,王一梁離世,他流亡的日子也因而終止。台灣的讀者或許對王一梁不熟悉,然而他追求自由的努力與渴望民主的心,和台灣的精神並無二致。在他的文字裡,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中國的氛圍。在極為壓抑的環境裡,他仍然奮力寫作,那是文字、文學與書寫給予他的力量及餽贈,是所有喜愛文字者都為之動容的地方。



    本書特色



      ★ 中國流亡作家王一梁的思想與創作集結。

      ★ 獨具中國八○至九○年代的環境氛圍,對於想要認識那個年代的研究者而言,本書是極為珍貴的文字記錄。



    名人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執行長、台灣榮格學會理事長

      貝 嶺|流亡作家、美國西部筆會寫作自由獎得主

      陳芳明|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馬 建|流亡小說家、英國托馬斯•庫克國際旅行文學獎得主

      馬世芳|廣播人、作家

      廖亦武|流亡作家、德國書業和平獎得主

      廖志峰|允晨文化發行人

      ———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列


     





    導讀|湍流之上/ 貝嶺



    序|我從地獄裡歸來



    輯一 在中國

    黃浦江上有條船

    戚墅堰連環畫

    隆昌路150號

    欣悅的靈魂·老菲苾

    復旦附中老四班

    會思考的蘆葦·郭家父子

    空中的飛鳥、田野上的百合花·默默和孟浪

    年輕的婆羅門·京不特

    附 為京不特《同駐光陰》作序

    黑夜中的吟唱·阿鍾

    附 為阿鍾《拷問靈魂》作序

    催眠師劉漫流

    偉大的小作家·陳接餘

    一個現代派的早晨·吳非

    附 與阿鍾關於吳非的對談

    卡欣同志

    兄弟

    成剛的理想

    印張

    羅李爭與《目錄》

    陳家兄妹

    心理諮詢師

    憶馬驊

    塵緣

    天才之虹·井蛙

    附 井蛙《自治的零形式》

    京不特出國記

    我的姑父

    舅舅



    輯二 流亡在外

    我的社區大學

    另一幅美國地圖

    一群匿名戒酒的人

    孟浪和我與《自由寫作》

    台灣行

    薩瓦迪卡

    故鄉是回不去的



    跋:我和一梁/李毓



    附錄|王一梁生平年表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