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數位媒體互動設計(修訂版)

數位媒體互動設計(修訂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320260
師濤
崧燁文化
2022年2月14日
183.00  元
HK$ 164.7  






ISBN:9786263320260
  • 規格:平裝 / 190頁 / 17 x 23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藝術設計 > 設計 > 設計方法 > 3D動畫/數位設計











    一本書讓你輕鬆讀懂數位媒體互動設計!

    複雜的原理簡單化?枯燥的理論生動化?相關設計案例具體化

    ?

      ?首先,什麼是媒體?

      •具備承載並傳遞資訊功能的物體

      •儲存、呈現、處理、傳遞資訊的實體

    ?

      ▎傳統媒體

      電視、廣播、雜誌、報紙等,用某種形式完成資訊的傳播。

    ?

      ▎數位媒體

      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運用數位媒體技術,完成資訊的加工與傳播。

    ?

      ?那麼,什麼是互動?

      在現代語言環境下,隨著電腦和數位媒體的發展,

      「互動」在這一領域中,特指人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

      ▎互動設計的命名?

      互動設計作為一門關注互動體驗的新學科在1980年代產生,

      由IDEO的創辦人比爾•摩格理吉在1984年的設計會議上提出,

      一開始命名為Soft Face,後改名為互動設計。

    ?

      ▎互動設計的定義

      互動設計,指一個產品如何根據使用者的行為而產生互動,

      以及如何讓使用者透過一些控制器去控制產品。

    ?

      ?關於數位媒體互動設計

      ──你該知道的六大應用領域

    ?

      ▎數位網路

      •電子商務

      以資訊網路技術為基礎,以商品交換為目的的商務活動。

      •遠距教學

      利用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現代資訊技術進行教學的新型教育模式

      •即時通訊

      允許兩人或多人使用網路即時傳遞文字訊息、檔案,

      利用語音與影像進行交流的一種終端服務。

      

      ▎虛擬實境

      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先進的電腦使用者介面技術,

      透過電腦對複雜資料進行視覺化操作與互動的全新方式。

    ?

      ▎數位遊戲

      數位遊戲是數位媒體互動技術的綜合運用,

      在數位娛樂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

      ▎數位電視

      •網路電視

      電視節目從錄製、播出、接收等過程,

      全部採用數位編碼與數位傳輸技術,

      具有互動功能是數位電視最大的優點。

      •手機電視

      在手持設備上接收訊號收看電視節目,

      或以行動網路觀看即時電視節目或其他影音,

      具有行動性、個人化、互動性三大特點。

    ?

      ▎數位電影

      數位電影有三種實現方式:

    ?

      (一)透過電腦生成;

      (二)用高畫質攝影機拍攝;

      (三)用膠片攝影機拍攝後,透過數位設備轉換成數位電影格式。

    ?

      ▎數位出版

      •網路出版

      具有合法出版資格的出版機構,以網路為載體和流通管道,

      出版並銷售數位出版物,供大眾閱讀、使用或下載的傳播行為。

      •手機出版

      手機出版服務提供者利用文字、圖片、音訊、影片等表現形態,

      將自己或他人創作的作品經過選擇和編輯製作成數位化出版物,

      透過網路供使用者閱讀、使用或者下載的傳播行為。

    ?

    本書特色

    ?

      本書將精心挑選的符合行業標準的經典案例巧妙地融入教學內容中,盡可能結合數位媒體互動設計的專業特點,採用合理的圖文混排形式將教學內容生動、有效的展示給學生,也使學生在得到一本教材的同時擁有了一套具有較強專業性和收藏性的資料集。



     





    前言





    前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