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三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989439
聖嚴法師
2022年3月14日
93.00 元
HK$ 74.4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5989439
叢書系列:
聖嚴書院
規格:平裝 / 296頁 / 15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三版
出版地:台灣
聖嚴書院
分
類
宗教命理
>
佛教
>
禪修
同
類
書
推
薦
淨慧法師開示語錄(2):放下煩惱的包袱
神會大師證道歌顯宗記溯源:月溪法師文集(5)
牛的印跡:禪修與開悟見性的道路
禪外說禪
傳入西藏的中國禪法
內
容
簡
介
最完整的默照禪修行專書,層次嚴謹、開示活潑。
聖嚴法師與禪眾的機鋒對話,讀來尤其令人拍案叫絕;
對禪修有興趣者及打坐老參們皆不可錯過。
默照禪是最容易用的修行方法,不需要像修次第禪觀那樣,一個次第、一個次第地修。但是,默照禪法的功能是涵蓋著次第禪觀的。
用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只要掌握不把自我意識的執著心放進去,說:「我好討厭、我好喜歡,這個真麻煩、那個真有趣」等等,不要有這些分別執著心,只是在運作、在活動,知道正在發生什麼狀況,並且恰如其分地正在處理這些狀況。不做瞻前顧後的妄想思索,當下的什麼便是什麼,那就跟本來面目相應了。
聖嚴法師同時傳承了禪宗的臨濟(話頭禪)、曹洞(默照禪)兩個法脈,早期以教導數息觀以及參話頭為主,到了一九八○年,開始在禪修期間指導默照禪法,陸續舉辦專修默照的禪七、禪十、禪十四、禪四十九。
由於聖嚴法師在禪修期間的開示,都會依據參與禪眾的程度,及現場問答的互動而有所不同,所講授的風格、角度相當多樣,接引禪眾之善巧,運用禪法之靈活,讀者能從法師所開的不同之「門」進入,而又門門相通。
本書為聖嚴法師多年傳授默照禪法的精華,希望透過本書,讀者在一窺禪門堂奧之餘,也能真正走入禪堂,親身體驗、實證默照禪法,並將禪修的觀念與方法,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為我們的人間,帶來安定的力量與真正的平安。
# 默照禪法最佳指導手冊
# 活潑潑的禪堂開示
#〈坐禪儀〉、《宏智禪師廣錄》、〈坐禪箴〉講要
?
目
錄
編者誌
推薦序 解構時代的重新建構之道 楊蓓
第一篇 默照禪法
壹、默照禪的旨趣──照見本來面目,體現本地風光
一、什麼是「本來面目」?
二、何謂「本地風光」?
貳、修行默照禪法
一、方法
二、態度
三、要領
四、默照禪與次第禪觀的同異
參、步上修行之道
一、基本觀念
二、增上(四種基礎條件)
三、保任(四種輔助法門)
四、長養
第二篇 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第一天晚上(報到日):放鬆放下,準備用功
一、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二、保持新鮮的感覺
三、只在當下
第二天早上:默照的基礎觀念與方法
一、觀念與方法並行
二、何謂默照?
三、以五停心、四念住為基礎
四、體驗呼吸,珍惜生命
第二天晚上:超越對立,有無雙泯
一、不受影響,隨時回到方法
二、不思善,不思惡
三、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四、念念繫在方法上
第三天早上:隨息法與只管打坐
一、改變偏差即是修行
二、只管打坐
三、隨息觀
第三天晚上:真正的修行是心中無事
一、選佛場
二、不觸事而知,不對緣而照
第四天早上:心無所求,安住在當下
一、無所求的態度
二、放下執著,放下煩惱
三、好好把握現在
四、身心都在打坐
第四天晚上: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一、天地萬物皆在說法
二、以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
三、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第五天早上:開悟與默照禪法
一、何謂開悟?
二、「無我」的觀念最重要
第五天晚上:集中心、統一心、無心
一、放捨諸相,休息萬事
二、統一心的三種境界
三、放捨一切,便是悟境現前
第六天早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心中無事,不受干擾
二、止於一念不是無心
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第六天晚上:慚愧、懺悔法門�無相、無我
一、以慚愧、懺悔禮拜來安心
二、用心法鍊心
三、不動是默,清楚是照
四、歷歷妙存,靈靈獨照
第七天早上:禪修應具備的基本佛教知識
一、佛法的基本原則──「三法印」
二、佛法的變遷
三、佛教的傳播
第七天晚上:解脫樂、護法神
一、解脫樂勝於世間樂、定樂
二、不期待護法神
三、踏實用方法
第八天早上:直觀與空觀
一、不分內外
二、不起對立
三、直觀與空觀
第八天晚上:以恆常心用功不急求開悟
一、攬之不得,不可名其有;磨之不泯,不可名其無
二、以恆常心修行
三、悟不等於解脫
第九天早上:發出離心與菩提心
一、佛法與其他宗教不共的觀念
二、出離心與菩薩道
第九天晚上:以感恩、迴向心面對順逆因緣
一、感恩心
二、分享修行利益就是迴向
第十天早上(圓滿日):結束是另一階段修行的開始
一、將方法帶回日常生活中
二、發菩提心
第三篇 英國威爾斯默照禪七開示
壹、什麼是默照禪
貳、宏智正覺禪師默照禪
一、〈坐禪箴〉
二、《宏智禪師廣錄》
第四篇 〈坐禪儀〉講要
一、坐禪須發心
二、善調諸事
三、安樂法門
四、禪定是急務
附錄 〈坐禪儀〉 長蘆宗賾
?
序
推薦序?? ?
解構時代的重新建構之道 楊蓓
這不是一個安靜的時代。紛亂、歧異、虛擬、亢奮、低迷……,太多的衝擊,讓現代人壓力叢生,心神始終不知何處安置,對於自心的澄澈、清朗、寧靜,往往於追逐中益形緣木求魚。由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現代人需要的不只是養生、練氣或心理治療,而是一套足以安身立命的生命智慧和處世哲學。
默照禪法,為這個亂世提供了一個究竟的出路。否則聖嚴師父不必以高齡之身仍然風塵僕僕地於世界各地帶領禪七,遍灑默照禪的種子,也不會所到之處,毫無東方文化背景的禪眾,如此迫切地渴望師父的教導。
有幸參與過十來次師父帶領的默照七、默照十、默照十四,也有幸率先閱讀了這本由默照禪修開示所彙整出來的《聖嚴法師教默照禪》,邊讀邊回味,腦海中還不時憶起禪堂中師父開示時的領會、開懷、羞慚與感恩。縱然,有些內容已經一聽再聽,但是仍然如醍醐灌頂,如夜路明燈,讓心再次回到明靜。
其中最精妙之處,莫過於師父總在開示中讓人不論在修行過程,或生活歷練的夾縫中,指出一條明路。
其實,修行過程中,困頓常來自於自相矛盾,例如:「想要」精進,卻妄念不斷;「想要」開悟見性,卻又留戀執著;「想要」綿密用功,卻又落於緊抓或者放逸;「想要」放捨,卻又貪著坐一炷好香。日常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常常想要的太多,而忘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於是追逐了半天,尚且不知自己在兜圈子,原地打轉,久而久之,焦慮、憂鬱一一現形。
書中,除了介紹默照禪的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師父用各種角度的說明、譬喻,來協助禪眾掌握修習默照禪的態度,而這種態度本身即是默照、即是空觀,這正是師父為現代人指出的這條明路。
例如:不「除」妄想,不「求」真;一旦有了「除」或「求」的念頭,都與默照不相應,於是修行,不求開悟,也不害怕開悟;又如:散亂心、集中心、統一心到無心,是修習過程中,「心」的變化階段,但這些階段是自然發生的,不是刻意進行的,甚至默照修行方法的次第,都不是作意的,那麼修行的時候,就只剩下單單純純的「默」與「照」,於是「矛」與「盾」都放下了,只剩下方法,到頭來,連方法也不見了。這讓我想起師父對「空觀」的闡釋:「不偏左,不偏右,也不執中。」這種態度,正是默照的處世智慧,也是現代人自心困頓的解脫之道。
有人會說,這樣的處世智慧太難了,要何時才能修成?師父用幽默的譬喻告訴眾人:動物因為沒有前念、後念,所以對「當下」最敏銳,因此,常能預知災難的來臨。所以連「太難了」這一念都是妄念。不論修行或日常生活,如能法住法位,何來「偏」與「執」呢?
而在禪堂中,師父總是擁有如神通般的敏銳,對禪眾做出適時切中的開示,來解惑、引導,所以本書中所呈現的各種主題順序,其實都是按當時禪眾的修行歷程而顯現。若以象岡默照禪十為例,讀者不妨對照一下自己的禪修經驗,當能體會出經驗豐富的明師,如何在默照中體察出百多位禪眾的心路歷程:有時解惑,有時陪伴,有時提點,有時引領,有時警惕;這是何等深廣的明與知。所以,默照中,不是什麼都沒有了,而是什麼都恰如其分地有了。
本書中涵蓋三大部分,讀者可能會發現:〈坐禪儀〉是最精簡的提要,〈默照禪法〉十分實用,而〈象岡默照禪十開示〉卻善巧地與禪修歷程融合。這三部分目標一致,卻有不同的風貌,以便引導不同需求的禪修者,這是編者的用心良苦,希望所有的人均能受益。
有人說,這是一個什麼都在解構的時代,也是一個什麼都需要重新建構的時代。就如同師父在開示中,為現代人所關心的「愛」與「快樂」理出脈絡時,師父將古老的佛法與現代人的生活,又有層次地扣在一起了。每每坐在禪堂中聆聽師父開示時,默思這個時代、這個世界,心中不免生起一些憧憬:當人人的心中建構起默照的清流時,這會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呢?
多說無益,打七去吧!
(作者為法鼓文理學院特聘副教授兼生命教育碩士學程主任)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禪門第一課(二版)
2.
人行道
3.
聖嚴法師學思歷程(大字版)
4.
真正的快樂
5.
人行道(大字版)
6.
有大願力:一個微笑,一句祝福;人人行好願,讓人間淨土實現
7.
從心溝通(二版)
8.
聖嚴法師禪修指引(全套13冊)
9.
聖嚴法師「佛教史三書」(全套三冊)
10.
拈花微笑(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