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四十年前,我在台中的中興大學念書,有一位老工友,在理工學院服務,他通《易經》,會卜卦,住在樓梯下方狹窄的小房間,屋內一床一桌一小書架,別無長物。每週有一晚,他開放同學前來問卦。同學要先在門口的簿子上登記,按序排隊,約兩周後,方可輪到。老工友解卦時,辭氣悠緩,通常會從書架上抽出一書,翻出幾行字,解釋給同學聽,等於是他的分析與教導。我雖然沒有找他卜過卦,但是聽別人繪影繪聲的描述,總覺得神乎其技,十分嚮往。
在這個因緣下,我決心學習《易經》,於是去文學院旁聽朱維煥老師的宋明理學,並閱讀老師的《易經》專著。如此半年,總算生吞活剝的把這本書讀過一次。讀完後,感覺朦朦朧朧的,只能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勉強留下一個心得,就是凡事不要只看人事際遇的吉凶,而要在吉凶的背後,看到人生的「道」與「命」。然而,究竟什麼是「道」?什麼是「命」?這就不是當時的我所能理解的事了。
也許,那半年心血最重要的收穫,是我面對這本既玄又難的書,已經不再害怕了,而且躍躍欲試地想再讀第二遍。於是,在之後的歲月中,《易經》成為我案頭上最重要的一本書,也一路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良師益友。直到現在,我已經說不出重讀過它幾次了。
幾年前,當我想寫一本《易經》入門書時,回想自己學習《易經》的過程,寫下了我想寫的書應該具備的幾個條件:一是能讓人學會簡易的卜卦方式,並透過卜卦,不斷得到學習《易經》的樂趣;二是只要具備高中國文程度就能讀懂;三是盡量讓易經的內容與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四是分享我從易經的每一卦裡,所學習到的人生功課,與所獲得的成長經驗;五是盡可能地與大家分享,什麼是人生的「道」與「命」。
這是我想寫這本書的初衷。
很多人問我,是不是能用一句話,說清楚《易經》在講什麼?我想了很久,後來決定用三個字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平常心」。
《易經》就是平常心。沒有比這更簡單的說法了。
「平常心」是什麼?「平」是平易、平等、一致的意思。「常」是恆常、純粹、永續不斷的意思。這兩者都好理解,比較難的是「心」。「心」是意識,代表創造、變化,以及無窮無盡的矛盾與統一。
我們一般說「平常心」,主要用來勸人不要計較,或者不要有負面情緒,盡量讓心情保持平靜的常態。其實這樣用「平常心」,有點把它說低了。真正的「平常心」,指的是用「平」與「常」這兩種力量,來調伏、引導、舒展我們的內心。
因為,我們的內心,像野馬一樣,既充滿生命力、創造力,也充滿變動、矛盾和煩惱。
大家都知道,《易經》包含「簡易」、「不易」與「變易」三層意思。其實,「平」就是「簡易」、「常」就是「不易」、「心」就是「變易」。
如何把充滿變動與欲求的心,安住在簡單純粹的永恆形式之中,而且依然充滿創造力,生生不息,既超越矛盾與煩惱,又得到自在與寧靜。這才是真正的「平常心」,也是《易經》最終要教導我們的內容。
《易經》講的是「平常心」,實踐的方法在「觀照」,呈現的境象是六十四卦,而在生命的道路上,所遇所行、或吉或凶,如何進退趨避,自我修練成長,恢復生命本有的內在力量,那就是三百八十四爻了。
希望大家都能在這本《易經白話講座》裡學會古人看通人間事理,理解生命遭遇的智慧。以後,當我們人生遇到逆境時,我們會知道如何脫困而出。當我們人生處在順境時,我們也能善加把握,不讓自己耽溺徘徊,失去提升的機會。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老師、好友、同事,以及在學習道路上與我一同前進的知己們,沒有你們的包容與陪伴,我無法完成這本書。真的非常感謝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