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易經》發生的初始來看,它的內容本是「神諭」,由巫者將「神諭」轉化為「人語」說出,並且用「文字」記載下來。起初,應該只是碎片式的記錄。時移世往,周朝的人文興起,本由「神諭」轉為「人語」而以「文字」的碎片式記錄漸以集結成冊的姿態出現,後稱之為「《易經》」。如今,已不能確知集結成冊的人是誰,但「人」與「神」之間最近的距離是「聖」,所以傳統中有了「《易》歷三聖」之說。於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的名子與《易經》結合在一起,成了把「神諭」集結成《易經》的「聖人」。直到民國,一向穩固活在「神聖」領域裡的《易經》,地位開始搖搖欲墜。本書集結了作者十餘年來陸續發表關於民國《易》學的十篇論文,以「民國以來的《易》學」為核心,開展《易》學於新舊思維衝擊的時代中,與時俱進之傳承和開新的文化意涵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