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
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
?
跟青少年子女斷了線嗎?
或許只是,我們自己不夠勇敢,跨不出去……
晚餐桌上兩代共讀共辯的經典
?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蕩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龍應台
?
三年,真的不短。回頭看,我還真的同意你說的,這些通信,雖然是給讀者的,但是它其實是我們最私己、最親密、最真實的手記,記下了、刻下了我們的三年生活歲月──我們此生永遠不會忘記的生活歲月。──安德烈
?
1999年,安德烈14歲,龍應台離開歐洲,回台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她和安德烈每天只能透過電話聯繫彼此,久而久之,在分隔兩地的情況下,兩人竟漸漸變得無話可談。2003年,龍應台卸任回到安德烈身邊,這個曾經與自己最親暱的孩子已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坐在桌子那一端,有一點「冷」地看?媽媽。
?
龍應思考著到底該如何重新認識這個人,於是邀請安德烈一起透過書信的方式,用三年的時間,重新認識彼此。
?
在一封又一封的通信中,母子間幾乎無所不談,他們的話題,從生活品味、情感世界聊到年輕人對未來的徬徨不安。更一起探索了兩人對當代總總社會現象的觀察,從對威權的抗爭、歐亞文化的差異,聊到社會與全球貧富差距的階級思考。
?
「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囂張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龍應台
?
「我們其實是很『保守』、很『乖』的一代。你想想,有什麼大事能讓我們去衝撞,什麼重要的議題讓我們去翻盤呢?我們這一代能做的決定都不過是些生活裡的芝麻小事罷了。……德國失業率如此之高,年輕人其實戰戰兢兢,幾乎到了『謹小慎微』的地步。」──安德烈
?
「『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因此,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為了符合上一代對你的想像而活。」──龍應台
?
36封書信,兩人互述觀點,信中言語交鋒,展現世代與東西文化價值的差異。安德烈對母親直來直往、有時坦率得近乎尖銳;龍應台則以最大程度的溫暖、以理性與生命的智慧,去理解並回應眼前這一位如此年輕的「成年人」。
?
面對安德烈的傾訴,龍應台選擇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從旁提醒,卻不干預。他們重新進入了對方的生活、時間和心靈,同時也記錄下兩代人試圖消除隔閡與衝突的努力,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脈絡,以及中西文化對個體思想的影響。
?
?
獲獎記錄
?
締造紀錄
•2007年? 中國時報開卷美好生活書獎
•2007年? 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好書
•2007年? 香港書獎
•2009年? 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