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兩書組成:一是《紅樓夢悟》,一是《共悟紅樓》。前者寫於二零零六年由香港三聯首次出版,第二年北京三聯又繼而出版;後者於二零零八及二零零九年,分別於香港與北京三聯出版。 《紅樓夢悟》的第一輯是三百則隨想錄,是作者閱讀時隨手記下的「頓悟」,並不是「做文章」,因此才用「悟」的方法去取代「學」的方法。「《紅樓夢》,悟書也。其所遇之人皆閱歷之人,其所?之事,皆閱歷之事,其所寫之情,皆閱歷之情。」(江順怡:《讀紅樓夢雜記》,清同治八年。)《紅樓夢》哲學不是哲學家哲學,而是藝術家哲學。它不是抽象的訴諸邏輯與思辨的哲學,而是具體的、蘊含於藝術文本與創作實踐血肉相連的哲學。然而,這並不是說,曹雪芹的哲學對象只是藝術;相反,曹雪芹的哲學對象,包括審美對象,是宇宙、世界、人生,尤其是生命。曹雪芹的美學觀、哲學觀也是曹雪芹的世界觀、宇宙觀。他的「兼美」思想是近代多元意識、多元哲學的序曲,他的詩意生命存在意味又是二十世紀存在論的先聲。 《共悟紅樓》是討論《紅樓夢》的對話錄。對談者都認為曹雪芹是別一意義的哥倫布,發現青春生命無盡之美的哥倫布。他把青春生命尤其是少女生命看得比甚麼都重,把青春美視為最高價值。但亦從女性主義批評的立場,對曹雪芹作出學術提問。所以對話選擇了《紅樓夢》的大思路、大題旨,側重思索曹雪芹的價值觀、世界觀、美學觀、哲學觀。《紅樓夢》吸收了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和中國的易、老、莊、禪等各家文化哲學,又超越諸家,自成一座奇峰。如果說,這本對話錄較其他關於《紅樓夢》的文章有些新話的話,也是得益於曹雪芹化了的佛情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