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經方使用標準

經方使用標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463702
王克窮
大展
2022年7月01日
110.00  元
HK$ 88  






ISBN:9789863463702
  • 叢書系列:中醫保健站
  • 規格:平裝 / 287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中醫保健站


  • 醫療保健 > 中醫 > 中藥











      經方,千古相傳,方小、力專、故宏,經歷代上千億次實驗而屢試不爽。

      當今善用經方者甚少,開方大而雜,忽略法度;用藥多而重,有欠精純。

      學以致用經方,醫術方能精進。

    ?

      《經方使用標準》從《傷寒論》歷代書目、《金匱要略》歷代書目著眼發現問題,然後從統計學入手,結合日本漢方醫學腹診編撰而成,簡潔明快。通過作者三十年來的臨床使用,安全有效,尤其對初學之人或有裨益。



     





    經方篇

    一、桂枝湯

    二、桂枝加葛根湯

    三、桂枝加芍藥湯

    四、桂枝加大黃湯

    五、桂枝加桂湯

    六、桂枝加附子湯

    七、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八、烏頭桂枝湯

    九、桂枝芍藥知母湯

    十、甘草乾薑湯

    十一、桂枝甘草湯

    十二、芍藥甘草湯

    十三、炙甘草湯(又名復脈湯)

    十四、小建中湯

    十五、大建中湯

    十六、黃耆桂枝五物湯

    十七、桂枝新加湯

    十 八、麻黃湯

    十 九、大青龍湯

    二 十、桂枝麻黃各半湯

    二十一、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二十二、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二十三、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二十四、葛根湯

    二十五、葛根芩連湯

    二十六、越婢湯

    二十七、小青龍湯

    二十八、射干麻黃湯

    二十九、五苓散

    三 十、豬苓湯

    三十一、苓桂朮甘湯

    三十二、澤瀉湯

    三十三、十棗湯

    三十四、葶藶大棗瀉肺湯

    三十五、木防己湯

    三十六、己椒藶黃丸

    三十七、小半夏湯

    三十八、大半夏湯

    三十九、橘皮竹茹湯

    四 十、大黃黃連瀉心湯

    四十一、附子瀉心湯

    四十二、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

    四十三、旋覆代赭湯

    四十四、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四十五、桃核承氣湯

    四十六、大黃甘遂湯

    四十七、抵當湯(丸)

    四十八、下瘀血湯

    四十九、大黃?蟲丸

    五 十、梔子豉湯

    五十一、瓜蒂散

    五十二、小陷胸湯

    五十三、白虎湯

    五十四、白虎加人參湯

    五十五、白虎加桂枝湯

    五十六、竹葉石膏湯

    五十七、大承氣湯

    五十八、小承氣湯

    五十九、調胃承氣湯

    六 十、大陷胸湯

    六十一、大陷胸丸

    六十二、麻子仁丸

    六十三、大黃附子湯

    六十四、三物備急丸

    六十五、梔子柏皮湯

    六十六、茵陳蒿湯

    六十七、小柴胡湯

    六十八、柴胡桂枝湯

    六十九、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七 十、大柴胡湯

    七十一、柴胡桂枝乾薑湯

    七十二、理中湯(丸)(又名人參湯)

    七十三、麻黃附子細辛湯

    七十四、麻黃附子甘草湯

    七十五、枳朮湯、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

    七十六、附子湯

    七十七、真武湯

    七十八、四逆湯

    七十九、當歸四逆湯

    八 十、白通湯

    八十一、吳茱萸湯

    八十二、黃連阿膠湯

    八十三、半夏散及湯

    八十四、柴胡芍藥枳實甘草湯

    八十五、白頭翁湯

    八十六、桃花湯

    八十七、烏梅丸

    八十八、防己黃耆湯

    八十九、百合地黃湯

    九 十、腎氣丸(又名桂附八味丸)

    九十一、麥門冬湯

    九十二、瓜蔞薤白白酒湯

    九十三、橘皮枳實生薑湯、茯苓杏仁甘草湯

    九十四、黃土湯

    九十五、柏葉湯

    九十六、大黃牡丹皮湯

    九十七、薏苡附子敗醬散

    九十八、桂枝茯苓丸

    九十九、當歸芍藥散

    一○○、甘麥大棗湯

    一○一、半夏厚朴湯

    一○二、膠艾湯



    腹診篇

    一、腹診之起源、派系與理論根據

    二、腹診的目的、內容及方法

    三、常見腹證之辨證

    四、正確評價腹診,創建中醫腹診學






    原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