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暑假,我以傅爾布萊特(Fulbright)學者的身分,到美國華李大學(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進行研究訪問。為了介紹自己同時表達感謝之意,我將自己所撰寫的《台灣美術史》贈與該校美籍友人。只見不懂中文的她接過書翻閱時,略為一頓,但隨後又開心地說:「我可以欣賞書中的圖像。」的確,圖像就像是世界語言,它比文字更容易捉住我們的目光。然而,「圖像」的背後,實有各種疊加的語意,以及不同層次的思維,有待我們進一步考掘。因此,當我們掌握相關的研究之後,便會發現「圖像」的魅力,逐一在我們的眼前顯現。
爾後,英國的藝術史學者鞏布里希(E.H.Gombrich, 1909-2001)則在《藝術與幻覺》一書中,從心理學的認知角度,提出「製作先於匹配」(making before matching), 並以此解釋不同時期的繪畫,如何以二度空間的圖像再現三度空間的自然;而這個尋找「匹配自然」的過程,也形塑了十九世紀以前西方藝術史的發展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