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塊翡翠所組成的「翡翠碑」(The Emerald Tablet)上,煉金術的終極奧義,碑文最古老的文獻來源是《創造和自然藝術的祕密》(Kitab sirr alhaliqi),據說上面是「托特」與「赫密斯」留下可召喚過去、改變現在與預測未來的密語:「此乃無偽之真實,確切真切。成就唯一奇蹟之際,下者如上,上者亦如下;依此成全太一的奇蹟。」(Tis true without lying, certain & most true: That wch is below is like that wch is above & that wch is above is like yt wch is below to do ye miracles of one only thing.)
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提出了一元世界觀及共時性(synchronicity�又譯同時性)理論,影響重大。或許物理界中,我們的肉體是單行道般往前成長與衰敗,但精神卻像是滑行於「莫比烏斯環」的存在,是因果、也是果因的無止盡循環,既視感地體驗了存在於當下的過去,而夢境或許就是真實的未來,因為未來其實存在於過去記憶,一趟人生終將明白,自己只是落實了早已安排好的命運,以這個角度觀看生命,其實每個靈魂實質上已得到永生,肉體只是個隨時可丟棄的容器。
1887年的倫敦,神祕學社團「金色黎明協會」(The Hermetic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成立,目前最常見的偉特塔羅牌(Rider-Waite-Smith Tarot)和托特塔羅牌(Thoth Tarot),圖案均是由英國籍女性藝術家繪製。舞臺及服飾藝術家史密斯(Pamela“Pixie”Colman Smith,1878-1951)繪製出舉世知名的偉特塔羅,在那個年代中,她選擇終身未婚需要多大的勇氣,辛苦地以自身藝術才華來活口,晚年抑鬱並清苦以終。托特塔羅由哈利斯夫人(Lady Frieda Harris,1877-1962)所繪製,她曾計畫在美國進行一次演講之旅,並希望能夠在1948年展示塔羅牌的原始畫作,但這些規劃時至今日還是沒有實現,1952年丈夫去世後,她決定移居印度,於1962年5月11日逝世於遙遠的異鄉斯利那加(Srinagar)。她們兩位女性,將體驗到的人生哲理換化成圖案,給予後人無限指引,但她們自身是否也透過這些圖像,而讓自己的人生得到啟示和安慰?
托特塔羅設計者克勞利原本規劃六個月完成塔羅牌的牌面圖案設計,然而實際執行從1938到1943年,一共花了五年的時間才與哈利斯夫人共同完成,之後兩人都沒有親自等到托特塔羅牌的正式出版就過世了,遲至1969年托特塔羅才由「東方聖堂騎士團」(Ordo Templi Orientis)首度印刷發行,此時克勞利已過世了22年了。克勞利本人沒見到的,何其幸運的我們見到了!
泰勒瑪(Thelema)教義的中心哲學理念:「愛就是律法,愛在意志下。」(Love is the Law, Love Under Will.)托特塔羅的「圓盤王牌」,告知所有一且均已設定,一顆種子種下,塵世中我們只能接受宇宙能量的安排,認命於上天所有的配置,並盡力把種子的能量迸發,破土而出的痛,毅然如同劃開後背兩道傷口,只為能釋放出那與生俱來能帶我們自由翱翔的翅膀。宇宙能量要我們每個人此生只做好註定要做好的那一件事,這是最緊箍的束縛,也是最無邊的自由!
克勞利在《光明無邊》(Konx Om Pax)中,道出了所有走在靈學路上的人都能理解的過程,守護天使告訴我們:「來吧!這只不過是『僕人之廳』,幾乎每個人都會在這裡待上一輩子。」我說:「親吻我!」於是他說:「只有當你說這句話,你所踏出的每個腳步才成為可能。」
看著塔羅牌的組合變化,就像看著自己的靈魂藍圖,如米開朗基羅所言「我以憂鬱為樂」(La mia allegrez’e la maninconia),至此,調低世界的音量,檢視自己殘存的能量,體驗榮格敘述的夜海航行。如果您恰巧也是一位曾經感受精神重創與靈性蛻變的同路人,「別讓你旅途踏過的水沾濕了你,而當你上了岸,請種植葡萄藤並毫無羞愧地歡慶」。在這孤獨且不容回頭的神祕學道路上,或許藉由此書,我們可在彼此平行的時空旅程中結伴同行,《律法之書》第1章第30節中的「分崩離析的痛不?一提,而融入萬物之喜才是一切」,永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