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國際傳播:全球視野與地方策略(修訂二版)

國際傳播:全球視野與地方策略(修訂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474816
唐士哲,魏玓
三民
2022年7月27日
120.00  元
HK$ 108  






ISBN:9789571474816
  • 規格:平裝 / 248頁 / 17.2 x 23.2 x 1.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大眾傳播類 > 大眾傳播











    在全球傳播的視野裡

    臺灣如何自處?又如何迎向世界?

    ?

      「全球」已成為傳播研究中,探索傳播訊息流通無從迴避的視野。各種全球化過程或勢力對於國族國家的穿透,以及「地方」的境遇或回應機制,是二十一世紀談國際傳播必然面對的課題。

    ?

      本書視角多元,廣泛檢視國際間傳播與文化交流過程中,各個不同層面的問題、現象與對策。全書架構區分為兩大部分:

    ?

      第一部分全球視野

      檢視全球或跨國訊息流通的現狀與鋪陳問題脈絡,包含回顧國際傳播思潮的演進,探究當前傳播與通訊市場動態、全球與區域治理、媒體科技,以及國際新聞交流等議題。

    ?

      第二部分地方對策

      探索地方因應全球化趨勢的對策,包含國族文化、閱聽人與文化消費,以及立基於國族自主與保障多元價值的傳播政策與文化治理。

    ?

    專家推薦

    ?

      「立足在地且觀點原生,卻有普世的訴求與價值。熟讀本書,既能掌握國際傳播的歷史與沿革,必然也對如何改善國人的傳媒環境、豐富我們的國際認知,會有領悟。」──馮建三(傳播學者)



     





    推薦序

    修訂二版序

    初版序



    緒論



    第一部全球視野

    第一章堅實化無形?國際傳播的思潮演變

    前言

    一、發軔:二十世紀初的宣傳研究

    二、冷戰時期的國際傳播研究:發展傳播與文化帝國主義

    (一)發展傳播

    (二)文化帝國主義

    三、後冷戰時期的國際傳播研究:全球化

    (一)資本主義全球化

    (二)世界體系

    (三)現代性的結果

    (四)全球意識

    (五)美好富庶的全球化世界

    四、全球化與傳播:勾勒一些問題意識

    (一)全球媒介市場

    (二)國際政治與國家治理對文化的影響

    (三)傳播科技造成的全球流通

    (四)地方文化產業和制度的變遷

    (五)全球化的矛盾文化結果

    五、小結



    第二章商賈無祖國?全球傳媒市場的資本流通路徑

    前言

    一、新自由主義與去管制的全球傳播市場

    二、全球媒體集團的形成

    三、集團化策略與綜效

    四、跨國企業的商品化策略

    五、全球傳媒市場的彈性化生產

    六、區域影視市場與多種形式的資本流通

    (一)合製

    (二)創意流通

    (三)離岸製作

    七、網際網路與平臺資本主義

    (一)以免費服務交換使用者數據

    (二)使用者的網絡效應

    (三)數據掌握即壟斷權力

    八、網路串流經濟對於影視文化流通的影響

    九、全球傳播市場:流動的資本,不平等的累積與支配



    第三章世界一家親?跨國治理的過往與現狀

    前言

    一、國際傳播的治理政制

    二、聯合國與傳播權保障

    (一)管制與國家發展

    (二)重建「新世界資訊與傳播秩序」(NWICO)

    三、全球化趨勢下的新治理政制:「開放經濟」

    (一)從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到世界貿易組織(WTO)

    (二)歐洲聯盟(EU)

    (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四)南錐共同市場(MERCOSUR)

    (五)亞洲地區的自由貿易協定

    四、網路的跨國治理

    五、跨國治理的演變



    第四章天涯共此時?傳播科技的全球連通性

    前言

    一、直播衛星與主權爭議

    二、衛星的市場化

    三、直播衛星帶動影視文化的多方流通

    四、網際網路與匯流

    五、網路即商業

    六、網際網路與全監視社會

    七、網際網路的地緣政治意涵

    八、作為全球公共財的全球通訊網絡



    第五章雞犬不相聞?國際新聞流通的複雜圖像

    前言

    一、通訊社

    (一)通訊社的發展與功能

    (二)通訊社與國家主權

    (三)區域通訊社與NWICO

    (四)科技與市場競爭下的通訊社

    (五)國際新聞的霸權世界觀

    二、衛星新聞頻道

    (一)電子媒介新聞的跨國化

    (二)7/24新聞模式與CNN化的新聞

    (三)非西方觀點的崛起

    (四)區域新聞頻道與脈絡客觀性

    (五)衛星新聞頻道的象徵意涵

    三、網路公民新聞

    (一)網路與公民新聞的崛起

    (二)網路新聞意義的再框架

    (三)社群平臺的新聞流通與傳統新聞業的危機

    四、全球新聞流通的複雜圖像



    第二部地方策略

    第六章月是故鄉明?全球與地方的辯證

    前言

    一、臥虎藏龍難題

    二、國族與國族文化

    三、國族文化架構的辯論

    四、全球化下的文化混雜

    五、通俗文化內容的變與不變

    六、另類視角:批判性修正

    (一)權力與文化混雜

    (二)文化全球化的根本邏輯

    (三)重新正視國家與國族的重要性

    七、網路國族主義與國際傳播

    八、臥虎藏龍或名揚四海?



    第七章千里共嬋娟?國際傳播中的閱聽人

    前言

    一、被動與主動之辯

    二、全球化下的主動閱聽人

    三、再思考「文化接近性」

    四、批判立場與方法論釐清

    五、認同與流離

    六、小結:回歸批判的閱聽人接收研究

    (一)全球架構的權力關係

    (二)微觀與巨觀�在地與全球的辯證與接合

    (三)文化消費的資源差異與差距



    第八章國治天下平:邁向一個全球視野的傳播治理

    前言

    一、當前超國家治理的特徵與盲點

    二、重拾文化的公共意涵:聯合國文化多樣性公約

    三、國家介入的必要性

    (一)類型I:經濟防禦性手段

    (二)類型II:文化防禦性手段

    (三)類型III:經濟進攻性手段

    (四)類型IV:文化進攻性手段

    四、國家介於防禦/進攻之間的靈活介入

    五、小結:兼融全球與在地視野的傳播治理

    (一)支持並與進步的國際傳播規範與機制連結

    (二)參與並促進建立公共性的全球傳播通路

    (三)支持國際智慧財產權制度,確保更廣泛便利的公眾近用

    (四)重新思考並充分發揮「公共媒體服務」的功能

    (五)推動平等互惠的國際傳播與文化合作

    譯名對照表

    參考書目






    修訂二版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