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酸柑茶人

酸柑茶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491960
陳逸君,劉還月,劉於晴
常民文化
2022年9月01日
227.00  元
HK$ 192.95  






ISBN:9789578491960
  • 規格:精裝 / 472頁 / 18 x 23 x 6.6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化/札記











      古老工法中的酸柑茶智慧

      ──陳逸君自序



      定居北埔,整建舊三合院為住家時,心裡期待著與時光共律動、草木同枯榮的生活。在依照客家民居空間重建的「廳下」,「棟對」上書寫著先祖的遷徙史,而「燈對」上,則寫下我們對生活的期盼:

      

      晴耕山林奠永世生機,雨讀青史傳萬代智慧。



      「晴耕雨讀」,可以是不論世事的小日子,也可以是銜接古人、延續後世的志業。依循自然節奏生活,我們思索著,如何讓地方產業走上一條更寬廣的道路。



      日昇月落、冬去春來,從於晴小農作的酵素、果醋??,到現今《酸柑茶人》的酸柑茶,我們親身實踐著,悠悠已過15年歲月,最終體認到小農產業仍是台灣地方產業的主幹。規模小、成本高、勞力有限,小農產業競爭力委實薄弱,我們卻從中獲益良多。



      就以酸柑茶的「九蒸九曬」為例,當大家爭論字面上寫作「九蒸九曬」還是「久蒸久曬」時,我們驚訝的發現,這根本源自中醫的「九制」炮製法。早在唐代,漢醫便透過「九蒸九曝」之法,利用蒸與曬的反覆交替,讓某些藥材去雜去濁,提升藥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成效。所以,孟詵所著《食療本草》中記載:



      密蓋,蒸之。令氣溜,即曝之。第二遍蒸之亦如此。九蒸九曝。



      中醫自古論藥物,大多認為有寒熱偏性,某些藥性對醫病有效,某些部分卻可能造成身體不適。透過「九蒸九曝」,讓藥材經歷長時間的蒸、曬、燜、潤,不僅改善藥性,更能達到減毒和增效兩大效力。而現代研究則認為九蒸九曬可以產生化學反應,進而去除雜質,降低刺激性:



      一、九蒸九曬可降低材料的黏性,同時保留原有成分,且提高有效物質的含量,成為人體易吸收的小分子,達到增效目的。



      二、九蒸九曬能去除材料的雜質,降低刺激性,中和不同的藥性,讓每一種材料的性味更純粹,且降低副作用。



      酸柑茶的九蒸九曬,顯然也著眼於反覆蒸曬的作用,將不同的中草藥與柑果調合在一起,提升其效益。可惜的是,現代人欲節省時間與人力,捨棄繁複的九蒸九曬工法,創造出各式各樣新奇的做法,以追求快速利益,這反而破壞了酸柑茶的根基。



      領悟了傳統知識的價值之後,愈加讚嘆前人的智慧與經驗,益發珍惜每一口喝到的酸柑茶。從滋味圓潤的茶湯,感受得到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美妙,讓我們更為肯定走上這一條艱鉅道路的決心。



      堅持傳統工法手作的酸柑茶,工作繁重,?量亦有限,但這才是淬煉傳統酸柑茶的唯一製程。為了給台灣的客家酸柑茶一條更遼闊的道路,能站上更高大的舞台,我們在山居生活中勤勉地手作,伴隨著一顆顆酸柑茶接受陽光日曬、烈火蒸煮、溫火烘焙,而後收斂熟成,期盼盡一家之力,讓更多人看見酸柑茶的製作工藝,同時品嚐出酸柑茶之旨味。



      在價值觀及資訊多元的當代,推出《酸柑茶人》這一本書,或許顯得自不量力,但我們堅信,唯有堅持走下去,才能務實地重建客家產業的價值。



    ?


     





    《酸柑茶人》目錄

    古老工法中的酸柑茶智慧──陳逸君自序

    酸柑茶,還在嗎?──劉還月自序

    普洱茶能,「酸柑茶」為什麼不能?──劉於晴自序

    酸柑茶24謎+外三謎

    愛茶人14問

    飲茶人4問

    學茶人6問

    +外3問

    第一章�酸柑茶是什麼茶?



    誰來分類六大類茶?

    六類茶,台灣有幾類?

    〔異名誌〕《品茶圖鑑》中的兩種黑茶類果茶

    「籍籍無名」的酸柑茶?

    〔練兵場〕年過了,供神的虎頭柑誰要?

    果茶的歷史源由

    〔異名誌〕「成功茶」如何「成功」?

    台灣早期的柚子茶

    百果皆宜製果茶?

    〔練兵場〕酸柑茶只有「苦澀」口感?

    酸柑茶是「類普洱茶」?

    後發酵而成的「黑茶」

    再加工茶有那些種類?

    一:緊壓茶

    二:果茶

    〔異相錄〕果味茶?酸柑茶?水果與茶?

    三:藥(保健)茶

    四:萃取茶

    五:花茶

    再加工茶要如何分類?

    酸柑茶,多「奇效」

    研究報告中的各種效能

    第二章�酸柑茶24相

    製作酸柑茶只是工多事煩?

    第1相:採虎頭柑

    節氣水果,命運迥異

    〔妙錦囊〕「壓神桌」=供桌上的祭品?

    虎頭柑的身世

    採果不難,保果用心

    〔異相錄〕《酸柑茶人》的斗柚茶與檸檬緊壓茶

    第2相:清洗虎頭柑

    採下的果子容易爛?

    〔集意廳〕是誰害了虎頭柑「生狗屎毛」?

    清洗果實的重點

    第3相:採粗茶

    酸柑茶的原料茶是???

    〔異相錄〕茶有「角」?何以為「副」?

    什麼樣的茶才能「九蒸九曬」?

    茶梗、茶角製成茶

    第4相:手炒茶

    用手炒茶,掌握精準

    〔妙錦囊〕手炒茶的炒茶手



    〔集意廳〕酸柑茶是「資源回收茶」?

    第5相:中草藥備料

    到底有多少民間「秘方」?

    「陳皮」知多少?

    陳皮效能

    佛手柑(香圓、香櫞柑)陳皮

    檸檬陳皮

    〔異相錄〕檸檬入茶V.S.緊壓成茶

    斗柚扁實檸檬茶的誕生

    「秘方」中有多少「不傳之秘」?

    傳統的止咳化痰方

    大風草

    尖尾風

    雞屎藤

    肺炎草

    紫蘇

    薄荷

    桑葉

    枇杷葉

    七葉膽

    突顯價值的中藥方

    款冬花

    杏仁

    麻黃

    茯苓

    前胡

    增加口感及香氣的調配方

    甘草

    香茅

    桂枝

    第5相外:驚艷新配方

    酸柑茶只能「百年不變」?

    走出傳說的金銀花酸柑茶

    魚腥草入茶是什麼滋味?

    什麼是觀賞菊?那來的藥用菊?

    甘菊變身油菊的奇巧妙事

    試做油菊酸柑茶

    油菊酸柑茶與油菊檸檬緊壓茶

    金花茶的尊貴身影

    馬告和車輪茄也可以入茶?

    馬告

    車輪茄

    扁實檸檬也可以試做茶

    值得期待的南庄橙茶

    酸桔不只做桔醬,更可入茶增風味

    第6相:虎頭柑開口

    開柑橘的「學問」

    家家自製的開口器

    第7相:取出果肉

    柑果裡的小世界

    〔集意廳〕柑橘有多少「療效」?

    柑果裡的苦味來源

    〔集意廳〕「柑苦」也是「良藥」?

    第8相:混合內料

    混合內料不簡單

    第9相:初發酵

    所有的茶都要「發酵」嗎?

    酸柑茶如何「初發酵」?

    〔異相錄〕酸柑茶和桔普茶,神奇的差別?

    第10相:茶肉填充

    內料填充左右「良率」?

    第11相:棉繩綑實

    酸柑茶一定要「綁」嗎?

    用鐵絲還是橡皮筋來「綁」?

    找到純棉繩有多難?

    〔妙錦囊〕「綁師父」的竹茂行

    第12相:初蒸

    什麼樣的茶需要用「蒸」的?

    「蒸」的主要功用?

    第13相:初焙

    為什麼要進行初焙?

    第14相:日曬

    有什麼理由非曬不可?

    日曬的注意事項

    第15相:重綁

    有什麼方法可以不必重綁?

    重綁的三大功能

    第16相:二蒸及塑形

    「蒸」的大學問

    如何進行「體態調整」?

    第17相:三蒸(曬)∼九蒸(曬)

    來自中醫的「九蒸九曬」炮製法

    〔異相錄〕「九蒸九曬」成良藥

    黃精炮製古法

    不一樣的黑芝麻

    生地黃到熟地黃

    何首烏的秘密功效

    酸柑茶的「九蒸九曬」

    第18相:慢火炭焙

    來自唐宋的炭焙茶工藝

    酸柑茶的焙茶工藝

    〔練兵場〕炭焙和電烘,差在那?

    第19相:入甕陳放

    什麼茶才能「愈陳愈香」?

    保存無期限的茶

    〔練兵場〕台灣的「果茶」也能愈陳愈香嗎?

    「苗栗土」永恆的價值

    陳茶專用「苗栗土大茶甕」

    〔練兵場〕國利陶瓷與張國森的「苗栗土茶甕」

    適合「陳茶」的空間

    第20相:開甕試茶

    酸柑茶有沒有「保存期限」?

    什麼年份的酸柑茶最有價值?

    〔集意廳〕作家筆下的果茶陳藏年限?

    《酸柑茶人》例行的開甕與試茶

    酸柑茶上的小紅繩和包裝

    〔妙錦囊〕「包仔茶」與「包仔酸柑茶」

    為了聚香,酸柑茶只能真空包裝嗎?

    第21相:開茶之器

    為了服務客人,酸柑茶只得切開來賣?

    台灣第一把酸柑茶專用開茶刀

    茶刀開茶,輕鬆優雅

    第22相:煮茶之火

    為什麼酸柑茶最好用煮的?

    慢火才能煮出的溫潤茶味

    〔練兵場〕「苗栗土」也用來製作直火煮茶壺?

    一滴都不剩的客家精神

    第23相:甘醇之飲

    酸柑茶的甘芳與喉韻

    溫順而不刺激的後發酵茶

    第24相:冷熱皆宜

    喝一口醇厚甘芳的熱茶

    堅持喝到最後一口的酸柑茶

    第三章�酸柑茶的百般滋味

    誰來「吃茶」?

    酸柑茶入菜食味多

    《酸柑茶人》的酸柑茶料理發想

    酸柑茶的客家式料理

    酸柑茶豬肉湯

    酸柑茶雞湯

    酸柑茶牛肉清湯麵

    酸柑茶的異國料理

    酸柑醬煮魚嶺

    酸柑香料熱紅酒

    酸柑肉桂奶茶





    ?





    自序



    古老工法中的酸柑茶智慧

    ──陳逸君




      定居北埔,整建舊三合院為住家時,心裡期待著與時光共律動、草木同枯榮的生活。在依照客家民居空間重建的「廳下」,「棟對」上書寫著先祖的遷徙史,而「燈對」上,則寫下我們對生活的期盼:



      晴耕山林奠永世生機,雨讀青史傳萬代智慧。



      「晴耕雨讀」,可以是不論世事的小日子,也可以是銜接古人、延續後世的志業。依循自然節奏生活,我們思索著,如何讓地方產業走上一條更寬廣的道路。



      日昇月落、冬去春來,從於晴小農作的酵素、果醋??,到現今《酸柑茶人》的酸柑茶,我們親身實踐著,悠悠已過15年歲月,最終體認到小農產業仍是台灣地方產業的主幹。規模小、成本高、勞力有限,小農產業競爭力委實薄弱,我們卻從中獲益良多。



      就以酸柑茶的「九蒸九曬」為例,當大家爭論字面上寫作「九蒸九曬」還是「久蒸久曬」時,我們驚訝的發現,這根本源自中醫的「九制」炮製法。早在唐代,漢醫便透過「九蒸九曝」之法,利用蒸與曬的反覆交替,讓某些藥材去雜去濁,提升藥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成效。所以,孟詵所著《食療本草》中記載:



      密蓋,蒸之。令氣溜,即曝之。第二遍蒸之亦如此。九蒸九曝。



      中醫自古論藥物,大多認為有寒熱偏性,某些藥性對醫病有效,某些部分卻可能造成身體不適。透過「九蒸九曝」,讓藥材經歷長時間的蒸、曬、燜、潤,不僅改善藥性,更能達到減毒和增效兩大效力。而現代研究則認為九蒸九曬可以產生化學反應,進而去除雜質,降低刺激性:



      一、九蒸九曬可降低材料的黏性,同時保留原有成分,且提高有效物質的含量,成為人體易吸收的小分子,達到增效目的。



      二、九蒸九曬能去除材料的雜質,降低刺激性,中和不同的藥性,讓每一種材料的性味更純粹,且降低副作用。



      酸柑茶的九蒸九曬,顯然也著眼於反覆蒸曬的作用,將不同的中草藥與柑果調合在一起,提升其效益。可惜的是,現代人欲節省時間與人力,捨棄繁複的九蒸九曬工法,創造出各式各樣新奇的做法,以追求快速利益,這反而破壞了酸柑茶的根基。



      領悟了傳統知識的價值之後,愈加讚嘆前人的智慧與經驗,益發珍惜每一口喝到的酸柑茶。從滋味圓潤的茶湯,感受得到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美妙,讓我們更為肯定走上這一條艱鉅道路的決心。



      堅持傳統工法手作的酸柑茶,工作繁重,?量亦有限,但這才是淬煉傳統酸柑茶的唯一製程。為了給台灣的客家酸柑茶一條更遼闊的道路,能站上更高大的舞台,我們在山居生活中勤勉地手作,伴隨著一顆顆酸柑茶接受陽光日曬、烈火蒸煮、溫火烘焙,而後收斂熟成,期盼盡一家之力,讓更多人看見酸柑茶的製作工藝,同時品嚐出酸柑茶之旨味。



      在價值觀及資訊多元的當代,推出《酸柑茶人》這一本書,或許顯得自不量力,但我們堅信,唯有堅持走下去,才能務實地重建客家產業的價值。

    ?
    英國倫敦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

    現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副教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