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圖解數位科技:金融科技與數位銀行(2版)

圖解數位科技:金融科技與數位銀行(2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431287
伍忠賢,劉正仁
五南
2022年8月28日
140.00  元
HK$ 133  






ISBN:9786263431287
  • 叢書系列:圖解系列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 出版地:台灣
    圖解系列


  • 商業理財 > 電子商務 > 網路行銷/趨勢商機











      ※一單元一概念,輕鬆了解FinTech與Bank 3.0。

      ※內容豐富,電子支付、數位分行、比特幣、區塊鏈等精華內容一把抓。

      ※世界趨勢不遺漏,涵蓋臺灣、中國大陸、美國、新加坡、瑞典、丹麥等國。

      ※圖文並茂•容易理解•快速吸收。



      從2015年開始,「金融科技」(FinTech)與「數位銀行」(Bank 3.0)經常在各大媒體上被討論,關於比特幣、大數據、區塊鏈、聊天機器人等相關報導更如天上繁星,令人目不暇給,然而大多數報導卻難以讓讀者了解FinTech與Bank 3.0的全貌。



      本書提供完整知識架構,包含:金融科技的介紹、網路金融公司的興起、傳統銀行的數位化等精華內容,幫助讀者在紛雜的資訊中找到定位。透過詳實的圖表整理,讀者也能快速理解臺灣與世界各國的發展異同,金融科技對傳統銀行與金融服務造成的巨大變革。適合想了解FinTech與Bank 3.0的讀者閱讀,也是發展數位銀行的金融業人士最佳參考書。


     





    Chapter1

    數位科技導論:兼論金融科技


    Unit1-1 全景:四次工業革命到零售、銀行1.0∼4.0

    Unit1-2 科技之一:資訊科技之人工智慧

    Unit1-3 科技之二:通訊科技之5G─臺灣5G行動計畫6

    Unit1-4 5G與人工智慧技術運用:智慧零售─零售1.0∼4.0

    Unit1-5 金融業範圍與重要性

    Unit1-6 全景:金融科技的範圍

    Unit1-7 金融科技與金融業分類

    Unit1-8 全景:金融科技的演進與Bank1.0∼3.0

    Unit1-9 近景:金融科技名詞起源與相關論文

    Unit1-10 近景:金融科技在銀行業務的運用

    Unit1-11 全景、近景:全球、金融中心競爭力排名

    Unit1-12 特寫:金融科技(指數)排名

    Unit1-13 全球金融科技業的投資

    Unit1-14 全球、美國十大金融科技公司

    附錄 數位科技在政府、金融業的運用



    Chapter2

    各國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理機構對金融業與金融科技業的監理


    Unit2-1 全景:全球銀行監理與金融穩定

    Unit2-2 近景:美中臺的中央銀行組織結構─金融穩定與金融監理

    Unit2-3 近景:美中臺金融監理機構

    Unit2-4 特寫:臺灣的純網路保險公司(2023年上市)

    Unit2-5 中國大陸銀保監會之創新業務監管部

    Unit2-6 金融監督科技與監理科技

    Unit2-7 臺星「金融科技」創業生態系統比較

    Unit2-8 金融監理機關對金融科技業監理政策:與食品藥物署之新藥臨床實驗相比

    Unit2-9 全景:開放資料

    Unit2-10 金融業開放資料架構

    Unit2-11 金融科技的開放資料I:以臺灣的聯合徵信中心為對象

    Unit2-12 金融科技的開放資料II:以臺灣證券集中保管公司為例

    附錄 中國大陸人民銀行在金融科技的組織設計



    Chapter3

    金融科技「行業」:金融科技、網路金融公司


    Unit3-1 金融科技公司

    Unit3-2 美國的金融科技公司:卡瑪信用公司

    Unit3-3 網路金融公司市場定位

    Unit3-4 網路金融公司

    Unit3-5 網路金融公司的典範:陸企螞蟻科技集團

    Unit3-6 銀行業引進金融科技:全球、美國角度─數位銀行(Bank 3.0)經營方式

    Unit3-7 金融業對網路金融公司的反擊:以陸企平安保險集團旗下「陸金所」為例

    Unit3-8 網路金融公司對美中臺銀行業的威脅「微不足道」

    Unit3-9 金融科技的資料來源與刊物

    Unit3-10 銀行採用金融科技節省成本,增加收入



    Chapter4

    公司與支付方式:總體篇


    Unit4-1 公司、家庭與政府支付動機

    Unit4-2 營業活動的支付方式I:家庭(個人)

    Unit4-3 營業活動的支付方式II:公司和政府

    Unit4-4 經濟體系金融面的支付

    Unit4-5 全景:支付種類─以臺灣為例

    Unit4-6 支付方式的進行過程

    Unit4-7 電子支付的重要性

    Unit4-8 以丹麥說明電子支付的好處

    Unit4-9 瑞典:無現金社會的極致

    Unit4-10 人們為什麼還使用現金



    Chapter5

    網路金融公司在支付業務:個體篇


    Unit5-1 近景:零售支付中的支付市場

    Unit5-2 手機支付的資金來源

    Unit5-3 大型科技公司進軍金融業務

    Unit5-4 三種小額支付評分:臺灣情況

    Unit5-5 中國大陸支付產業

    Unit5-6 中國大陸政府對手機付款的管理

    Unit5-7 中國大陸支付寶

    Unit5-8 中國大陸騰訊金融公司



    Chapter6

    數位代幣、貨幣與跨國支付:兼論比特幣


    Unit6-1 全景:數位資產中的代幣與貨幣

    Unit6-2 數位資產:比特幣的支付功能

    Unit6-3 中國大陸政府對比特幣交易的監理

    Unit6-4 數位貨幣1.0:2014年起─全球穩定幣I

    Unit6-5 特寫:全球穩定幣II─臉書天天幣(Diem)

    Unit6-6 全球穩定幣III:金融監理

    Unit6-7 數位貨幣2.0:中央銀行數位貨幣─美中貨幣戰的工具

    Unit6-8 數位貨幣2.0:2020年起─中央銀行發行數位貨幣,以中國大陸人民幣為例

    Unit6-9 數位人民幣試點



    Chapter7

    網路金融公司的授信業務:以網路放款仲介為例


    Unit7-1 網路放款仲介公司的商機(市場定位)

    Unit7-2 網路放款仲介公司導論

    Unit7-3 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的網路放款

    Unit7-4 網路放款仲介行業的兩項分類

    Unit7-5 網路放款仲介公司的典型:美國放款俱樂部

    Unit7-6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網路放款仲介公司」的監理

    Unit7-7 中國大陸銀保監會監理



    Chapter8

    美中臺的網路放款仲介公司


    Unit8-1 網路放款平台公司

    Unit8-2 美國網路社群放款仲介公司

    Unit8-3 中國大陸的網路放款仲介公司

    Unit8-4 鴻海的富士康集團在中國大陸的網路金融業務

    Unit8-5 中國大陸網路放款仲介公司

    Unit8-6 臺灣的網路放款仲介公司



    Chapter9

    銀行策略管理


    Unit9-1 金融科技對銀行業的衝擊:全球和中國大陸

    Unit9-2 數位銀行經營方式對美國銀行業的衝擊

    Unit9-3 金融科技對銀行業的衝擊:臺灣

    Unit9-4 銀行損益表結構:2021年臺灣三十八家本國銀行

    Unit9-5 金控公司的公司策略:臺灣三家純網路銀行

    Unit9-6 玉山金控公司的數位銀行進程

    Unit9-7 銀行轉投資金融科技公司

    Unit9-8 銀行在數位銀行業務的任務編組與企業文化

    Unit9-9 銀行的數位組織設計

    Unit9-10 中國大陸的純網路銀行



    Chapter10

    銀行智慧分行


    Unit10-1 智慧分行:花旗銀行與華南銀行比較

    Unit10-2 智慧分行的普及率進程

    Unit10-3 2031年以後的銀行分行可能樣貌

    Unit10-4 智慧顧客服務導論

    Unit10-5 智慧客服:指尖上的顧客服務

    Unit10-6 銀行的智慧顧客服務

    Unit10-7 在銀行電話銷售時的運用(以日本兩家銀行為例):大數據分析加人工智慧

    Unit10-8 人形機器人的現場服務:以Pepper為例



    Chapter11

    銀行對金融科技的研發管理


    Unit11-1 臺灣的銀行在全球金融科技中的地位:微不足道

    Unit11-2 銀行研發管理:目標、策略、組織設計

    Unit11-3 銀行的數位金融商品�服務研發管理

    Unit11-4 銀行黑客松:以玉山銀行為例

    Unit11-5 數位銀行商品研發的「產品的工程發展」:設計階段

    Unit11-6 銀行組成研發聯盟

    Unit11-7 銀行的智慧財產權管理



    Chapter12

    區塊鏈技術在數位金融的運用


    Unit12-1 區塊鏈技術

    Unit12-2 以一筆交易來說明區塊鏈的四個特色

    Unit12-3 區塊鏈技術發展的三階段

    Unit12-4 區塊鏈技術「商品化」的三階段

    Unit12-5 區塊鏈在銀行業運用的導論

    Unit12-6 智慧契約



    Chapter13

    銀行分行綜合業務的數位化


    Unit13-1 網路身分識別的認證

    Unit13-2 金融業的網路申請開戶

    Unit13-3 線上申請信用卡:以永豐銀行為例

    Unit13-4 線上存款

    Unit13-5 自動櫃員機免卡提款

    Unit13-6 銀行自動櫃員機免卡提款的生物辨識

    Unit13-7 美臺自動櫃員機免卡操作的發展

    Unit13-8 金融科技的綜合運用:陸企百度的作法



    Chapter14

    銀行手機支付的布局


    Unit14-1 信用卡市場分析

    Unit14-2 銀行在信用卡的展業

    Unit14-3 手機支付

    Unit14-4 手機綁信用卡

    Unit14-5 手機支付的生命週期階段



    Chapter15

    銀行的放款線上申請


    Unit15-1 線上申請貸款

    Unit15-2 美國個人信用評分公司:兼論財務控制公司(FICO)

    Unit15-3 美國財務控制公司的個人信評系統

    Unit15-4 玉山銀行的「e指貸」:以審核貸款申請

    Unit15-5 房屋貸款前的房屋估價

    Unit15-6 螞蟻集團公司旗下的信用評分公司:芝麻信用管理公司



    Chapter16

    銀行財富管理部的業務


    Unit16-1 全球財富分配統計

    Unit16-2 財富管理商機

    Unit16-3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Unit16-4 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的市場定位

    Unit16-5 財富管理業務的顧客需求分析

    Unit16-6 臺灣的共同基金市場商機:兼論貴賓財富管理行銷組合

    Unit16-7 財富管理方式

    Unit16-8 財富管理的金融商品

    Unit16-9 金融科技的懶人投資法─全景:鏡像與跟單交易

    Unit16-10 近景:跟單交易─以色列e投睿(eToro)為例



    ?









    讀一本書有五類書的收獲




      「重點不在於你出拳有多重,在於你挨多少重拳後,仍能往前行。」—洛基•巴布亞(席維斯•史特龍飾)



      美國電影《洛基六:勇者無懼》(2006)



      一、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2015年起,報刊對「金融科技」(FinTech)、「數位銀行」(Bank 3.0)的報導如天上繁星,令人目不暇給。套用財富極端分配「5%」的最高財富家庭擁有全國48%家庭財富,95%家庭擁有52%財富,95%有關這方面報刊的含金量極低。以北半球的人來判定方位來說,會找到北斗七星,再找到北極星作為北方,本書就是你在數位科技(尤其是金融科技,數位銀行)的北極星(在南半球的南十字星)」。



      二、本書的市場定位



      本書主要是作為下列兩種人士「見林又見樹」的易懂又實用的書。



      (一)大學生



      企管系、資訊工程、資訊管理系、(尤其是)財務金融系、金融系選修課的教科書到普通常識(簡稱通識)課程的用書。



      (二)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業)



      本書有八章(占全書50%)篇幅討論在金融科技的潮流下,銀行(尤其是消費金融導向的)如何跟上時代,推出「數位銀行」業務。本書可作為銀行在員工訓練、行員的自修用書。



      三、本書如何做到「易懂實用」



      (一)實用



      本書不牽扯複雜的資訊用詞(例如: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原理),終究那只是「數位金融部」、「資訊部」(甚至是外包資訊公司)等少數人的事;十六萬位銀行從業人員只要找「一主題一家銀行」,讓你「從作中學」,由標竿銀行針對某項主題(例如:信用卡大數據分析)怎麼做,讓你「沒有吃過豬肉,至少也看過豬走路。」



      由於本書於2022年10月出書,為了讓本書在2022、2023年使用時,時效性高一些,有些數字(例如:GDP,總產值22.85兆元、本國銀行放款33兆元、存款44.27兆元等)是本書預估2022年的數字。



      (二)易懂



      本書講「人話」、「大白話」。



      四、本書跟其他課程的「大隊接力」



      (一)本書架構



      本書十六章,分四部分,涵蓋五類書範圍:金融科技、網路金融公司、數位銀行(Bank3.0)。



      第一部分共三章(第一∼三章),說明全景:數位科技,近景:金融科技。



      第二部分共五章(第四∼八章),說明網路金融公司。



      第三部分共四章(第九∼十二章),說明銀行數位化的經營、核心活動(研發-生產-業務)。



      第四部分共四章(第十三∼十六章),介紹數位銀行情況下,分行的數位化運作。



      (二)本書不討論的主題



      限於篇幅,有四個主題,請參閱作者相關書籍:



      .第三方支付與電子票證:此偏重貨幣銀行學領域。



      .群眾募資:此偏重「財務管理」。一般來說,臺灣一年募資金額20億元以內,市場影響力極低。



      .大數據分析的原理。



      .人工智慧的原理與上一主題,在「公司數位轉型」系列書中說明。



      (三)資料來源



      有關臺灣的銀行營收、淨利等,以中央銀行金融業務檢查處編印〈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為準。



      有關貨幣供給等,以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編印〈金融統計月報〉為準。



      五、感謝



      本書的撰寫,承蒙中央研究院麥朝成院士(2019年3月辭世)的教誨,許多銀行業人士的建議,特此感謝。


    伍忠賢、劉正仁

    2022年8月

    謹誌於臺灣新北市新店區、臺北市北投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