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貴州東部村寨物語:Hmub人的日常、情感及語言

貴州東部村寨物語:Hmub人的日常、情感及語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470425
簡美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2022年9月15日
160.00  元
HK$ 144  






ISBN:9789865470425
  • 叢書系列:族群與客家系列
  • 規格:平裝 / 440頁 / 17 x 23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族群與客家系列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教育學習 > 大學出版中心











    民族誌對於情緒、情感與多重感官身體經驗的紀錄,

    有如一部部檔案,以交錯之異質空間,再現我們處身於世的時代性。



      作者深入中國黔東南清水江流域的苗族村寨,展開長達一年多的田野蹲點,在一座名為Fangf Bil的苗寨與高地Hmub人朝夕相處,從村落日常與儀式生活的實踐中,關注Hmub人社群及個人主體在當代重組、變遷及再現的歷程,為區域、族群及方法論方面非常重要的人類學研究。



      本書透過民族誌來描述與闡述親屬與性別,婚姻與情感的特性、對話性,來探索人類社群在一區域歷史脈絡裡的社會性,以及個人與集體之間的對話張力;從苗族親屬與情感,身體經驗與日常的村落民族誌書寫,討論看來微不足道的現象,所展現的社群與個人相互協商或積極對話,及其對於族群、社會或個人的瞭解,所凸顯的獨特意義與重要性。作者從身體感官經驗與文化心理的闡述,對人類學的田野方法提出反思與對話;並在其所長期進行田野研究的黔東南台江地區,結合生命史研究與語言人類學研究,討論苗族民間口傳文學(古歌),面對書寫體系的介入,在記音與翻譯的過程中,家譜的編撰過程中,呈現行動者的主體性與知識的建構性。



    本書特色



      1. 深入耕耘區域、族群研究以及人類學理論與方法論等面向的民族誌書寫。

      2. 從身體感官經驗與文化心理的闡述,對人類學的田野方法提出反思與對話。

      3. 在描述與闡釋以親屬為底蘊之村寨社會外,同時關注個人的主體性,諸如情緒、情感、身體感等主觀經驗,及其與社會整體理想的對話性。


     







    致謝詞

    田野相對位置

    苗文(黔東方言)聲韻調表

    親屬稱謂代碼



    導言



    【第一部:民族詩學裡的人觀與情感】


    第一章 婚姻外的談情與調情

    第二章 浪漫愛情與婚姻之間的張力:高地Hmub人情歌展演的文化個體性

    第三章 「你倆是我倆一輩子的丈夫」:情歌語言的兩性意象與結伴理想



    【第二部:身體感與情感】

    第四章 田野裡的「聽」

    第五章 煩悶、日常與村寨Hmub人的遊方



    【第三部:書寫的主體性與社會理想】

    第六章 古歌的記音與翻譯:歌師Sangt Jingb的手稿、知識與空間

    第七章 貴州東部漢字家譜裡的文化政治:無名之聲與作者權威



    【附錄】

    Chapter 1 Extramarital Court and Flirt of Guizhou Hmub

    Chapter 2 Tensions between Romantic Love and Marriage:

    Performing ‘Hmub Cultural Individuality’ in an Upland Hmub Love-Song

    Chapter 4 Cultivating the Ethnographer’s Ear

    Chapter 7 Anonymous Voices and Authorship Politics in Printed Genealogies in Eastern Guizhou



    註釋

    參考書目

    索引



    ?









      本書初稿在我前往日本京都大學東南亞地域研究研究所(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Kyoto University),訪學研修期間(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完成。在世界面臨無數變化的時代,民族誌的紀錄,有著多重的角色。本書所記錄的貴州東部高地村寨Hmub人的民族誌,始於二十到二十一世紀,跨世紀交替的時代;並論及西南中國周邊族群進入本世紀之後,隨著中國國家經濟的發展所經驗與回應的變遷。人類的書寫文明與口傳文化,不斷的變動與發展。以民族誌紀錄小地方的細微日常,其啟示與顯現的意義,是對人性與人類經驗進行記錄,並給我們的未來世代,留下寶貴記憶與經驗的一部分。本書以「物語」這個日本詞彙為名,以表達本書的主題概念,帶有此深刻地感受與意涵。



      在京都大學訪學期間,我常在土曜日(週六)的清晨,散步去京大吉田校園附近一家小小、優雅明亮的「小川cafe」。咖啡店位於今出川通路邊,鄰近吉田神社北參道。我喜歡在那裡一邊享用附上咖啡的洋食早餐,一邊展開一天的閱讀與書寫。此店由一對上了年紀的老夫婦所經營。店中也有我喜歡讀的《每日新聞》與《京都新聞》。2019年10月19日的《每日新聞》專欄,刊載了村上春樹在義大利發表的小說獲獎感言。村上春樹以「洞窟?中?小?????火」(洞窟中的小篝火)來表述小說是人類遠古以來,說故事的經驗。而通過本書,我想表達這部記錄雲貴高地東部Hmub人村寨的民族誌,也是講述人類無數細膩日常與非日常經驗的故事文本,所以將「物語」放入了本書的標題。




    其 他 著 作
    1. 藝術認證(雙月刊)NO.66(2016.02)
    2. 幼學瓊林
    3. 菜根譚
    4. 史記精華
    5. 莊子讀本
    6. 菜根譚讀本
    7. 幼學瓊林讀本
    8. 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