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尋找創新典範3.0:人文創新H-EHA模式

尋找創新典範3.0:人文創新H-EHA模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97291
吳思華
遠流
2022年9月29日
160.00  元
HK$ 128  






ISBN:9789573297291
  • 叢書系列:大學用書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2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大學用書


  •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組織/管理











      政大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教授

      吳思華博士繼《策略九說》之後的最新力作

    ?

      梳理人文創新理論脈絡,解析67個實務個案

      回歸在地關懷、以人為本、從心出發的新營運模式

      為企業成長、組織管理、創新創業尋找轉型新契機

    ?

      「人文創新」指的是人類因應整體社會科技發展的脈絡,出自真心的關懷、以人為本,成就幸福的生活實踐。因此,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我們都可以看到許多令人驚豔的創新改變。



      「創新3.0」是以人文精神為軸心的創新生態系統思維,旨在回應智能科技、新世代與新價值系統的環境發展。在經過理論文獻的回顧研究以及實務案例的觀察分析,作者提出四項主張做為「人文創新」思考探究的基本取向:人文(Humanity)、生態(Ecosystem)、樞紐(Hub)和星群(Asterism),即人文創新的H-EHA模式。



      本書探究全新的創新典範,為智能永續經濟時代注入人文策略思維,幫助人文關懷得以永續、創新經營保有靈魂。在人文創新的世界,人文是靈魂,生態是視野,樞紐是引擎,而星群則是廣大使用者直接感受到的光與熱,如何有效連結這四個要素,是人文創新成功的關鍵。


     





    自序 助人文得永續、願創新有靈魂

    楔子 從王政忠老師的故事說起

    ?

    壹 覺察

    一 人文創新的形成脈絡——智能科技

    二 人文創新的形成脈絡——新價值系統

    三 人文創新的形成脈絡——新世代

    四 人文創新的形成脈絡——企業社會角色改變

    五 日常生活的創新

    六 人文創新的範疇與內涵

    ?

    貳 人文


    一 人文是創新的靈魂

    二 人文精神作為創新的動能

    三 資源的人文觀——惜用、共用與創用

    四 從服務共創到人本需求

    五 人文設計力

    六 人文元素融入產品服務

    七 從人文關懷出發、尋找新藍海

    ?

    參 生態

    一 華山文創園區人文創新生態系

    二 人文創新生態系的組成要素

    三 人文創新的生態思維與基本特質

    ?

    肆 樞紐

    一 軸心樞紐是生態系治理者

    二 軸心樞紐是市場架構者

    三 軸心樞紐是社群連結者

    四 軸心樞紐是動能蓄積者

    五 軸心樞紐是制度創建者

    六 軸心樞紐要成為一隻多眼龍

    七 低調沉穩的軸心樞紐

    ?

    伍 星群

    一 從價值星系到大爆炸時代

    二 星點的生存憑藉

    ● 雲端上的手工市集與手工藝術品創作家

    三 星群的生存與發展策略

    ●《換日線》:舊媒體中的新媒體

    四 星光舞台 繁衍共創

    ● 星巴克的適應創新

    ?

    陸 認識

    一 創新 1.0 典範分析

    二 創新 2.0 典範分析

    三 創新 3.0 典範分析

    四 H-EHA 模式的理論對話

    五 一個創新典範的浮現

    ?

    柒 開創


    一 起心動念、策展人文

    二 師出有名、確保正當性

    三 閃亮據點、啟動生態螺旋

    四 轉譯結盟、擴展行動者網絡

    五 規範同形、共同演化、體制構成

    六 厚植生態資本、個體族群互利共生

    ?

    捌 轉生

    一 新世代的傳統產業

    二 新世代的經營典範

    三 古典樂團的轉型——安德烈交響樂團

    四 自行車業的創新轉型——捷安特

    五 人文的組織

    ?

    跋 起身而行的實踐者

    ?

    個案索引

    參考文獻









    助人文得永續、願創新有靈魂


    ?

      經過整整六年的探索與思考,在許多師長同事、研究夥伴與同學們的智慧灌頂與專業協助下,人文創新的理念與內涵終於能夠以較為完整的圖像和大家見面分享,希望藉此可以和更多有興趣於這個課題的朋友們交流,為創新理論的發展以及台灣產業與社會的新創轉生,找到一條不一樣的思路。



      「創新」是台灣社會的流行名詞,無論在哪個場合都可以聽到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朋友使用。但因科技的進步實在驚人,很多時候「創新」往往直接和科技畫上等號,尤其是在政府部門教育科研資源的分配過程,更可以看到其中嚴重傾斜的現象。



      為了平衡這個局勢,我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人文創新」這個名詞作為公共事務的倡議,希望讓人文社會領域與科技領域能夠同樣得到社會的重視,在科技菁英掛帥的時代, 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找到合宜的定位與出路,政策上得到相當多的迴響。



      在教育部服務期間,我有機會近身看到第一線教師們的無私奉獻與務實創作。他們服務於資源匱乏的偏鄉,本於對學子的關愛而在教學上勇敢創新突破,深深令人感動,也讓我猛然領悟這就是「人文創新」的具體實踐。如果每一個企業組織都能秉持「顧客是學生,市場像學校」的精神運轉,必能產生更多感動人心的創新。



      回到學校任教以後,除了整理教育創新的實務案例出版分享外,配合商學院的教研日常,嘗試將「人文創新」這個原屬於公共層次的政策議題,帶回到較為微觀的經營管理層面。因此,本書提出「人文創新」的理論思維,基本上還是建基於個人熟悉的策略與創新理論文獻。



      在商學院的課堂討論時,許多人文創新案例必須同時面對企業生存成長與效率利潤的天命,以及傳統組織管理框架的約束,在教學研究過程常常產生尖銳的思辨,但矛盾的情境也為理論發展找到更豐沛的動能。



      感謝科技部連續五年支持個人的專題研究計畫,研究夥伴們士氣高昂,盡心盡力地爬梳整理了龐雜的理念與案例,將片段的單元理論逐漸匯聚成為一個有脈絡的系統框架,我將它稱為「人文創新H-EHA理論模式」。



      經由許多實務個案的對比分析之後,證實這個模式不僅可以說明許多公益型組織(如教育學習、場域移動、文化節慶、健康照護)的創新創業,也完全適用於引導傳統營利事業的創生與轉型。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肆虐、數位科技智能快速進展、世界經濟社會重組的此刻,更能展現理論模式的價值。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期盼慈悲善良的人性能夠主導快速進步的科技,拯救紛擾遽變的社會。但是如果沒有制度與方法,這樣的關懷只能停留在精神層次,無助於大同世界的實踐與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因此,我們將人文創新的研究課題與終極關懷設定為「助人文得永續、願創新有靈魂」。這個思維和近年來社會上流行的ESGs、SDG、USR、數位人文、社會企業、地方創生等課題雖然切入點不同,但在哲學理念和實踐邏輯上實頗相通。



      經過理論文獻的回顧與實務案例的觀察,本書提出四項主張作為「人文創新」思考探究的基本取向,分別表達人文(Humanity)、生態(Ecosystem)、樞紐(Hub)和星群(Asterism)的核心價值:

    ?

      1. 在智能人文永續經濟時代,人文精神是追求創新創業最重要的驅動力;

      2. 人文創新的實踐依賴整個生態系的共生共創,而非單一組織的強勢競爭;

      3. 人文創新生態系的構成創價、演化豐滿,主要依賴軸心樞紐的人文倡議與服務支援;

      4. 人文創新生態系的擴張成長,主要憑藉眾多擁有獨特旺盛生命力的閃亮星群。

    ?

      這四項主張就是「H-EHA模式」,本書有詳細的論述。當然,任何一個學術主張的提出,從理念倡議、架構形成到理論的實證與發表,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為了便於和社會大眾分享人文創新的理念,這本書以較多實務案例的形式撰寫,期能提高可讀性,以便與更多讀者直接對話,也邀請理念相合的朋友一起加入探究的行列。至於較為嚴謹的學術專著,將待學理發展更嚴謹後再進行,以便連結豐富的理論脈絡。



      創新與策略管理都屬於實務場域的學門,需要隨著環境的改變而逐漸演進。本書總共提到67個有完整敘述的實務個案,其中長個案以本土案例為主,希望可以藉此和在地創新的實務發展脈絡形成更好的對話,為台灣這塊土地完整的勾勒下一個世代的創新圖像。



      台灣的產業發展正處於關鍵的轉折點,需要從有效率的解決問題提升為大格局的問對問題。在智能人文永續逐漸成為時代主流價值的二十一世紀,這個課題對於政府部門的永續創新政策以及民間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的新創轉生,都非常重要,「開創新藍海、經營有靈魂」,已經成為社會的基本共識。



      希望「人文創新H-EHA模式」能夠在新思潮湧現時略盡綿薄之力,共同見證新時代的到來!
    ?

    吳思華2022.07.09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