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未來三十、五十年的世界,長得什麼樣?
電影《銀翼殺手》中穿梭在摩天大樓間的無人飛行器,突破地貌與車陣直達目的地;《星際大戰》中的全像投影,隨時隨地都能召喚出遠方的朋友,來場身歷其境的隔空問候;因應水資源短缺,《沙丘》裡收集人體水分循環再利用的「蒸餾服」;《絕地救援》中精密控制環境,在火星也能種出馬鈴薯的溫室……科幻電影裡的場景,不僅滿足了我們對未來世界的想像,也激勵人類往更好的生活邁進。
未來世界不只在電影中發生,將時間倒回五十年前,也很難想像今天的遠距視訊會議、線上教學,已經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實體銀行被數位金融取代,存款、匯款彈指完成;無人工廠連燈都不用開,照樣完成高效率的生產。五十年前的科幻,今日的智慧生活,靠的就是科技研發。
非常感謝幼獅文化,再接再厲推出《勇闖工研院實驗室》第二集,延續第一集對生活科技的探索,第二集要帶孩子們前進未來世界,認識可能在未來世界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科技,包括無人機、自駕車、拿了就走的智慧商店、智慧機器人、AI控制的智慧工廠等。除了展現工研院「創新科技,引領未來」的主張與成果,也透過圖文並茂的原理剖析、技術應用、痛點與解決方案的對應,讓孩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啟發對科技的興趣和潛能。
近年來,氣候變遷的徵兆愈來愈明顯,極端熱浪席捲歐洲,機場跑道融化、乾旱與野火頻傳,上千人因高溫死亡;巴基斯坦、伊朗、澳洲東部、韓國則遭到罕見的強降雨侵襲,生命財產備受威脅。極端氣候危及人類生存,沒有人是局外人,2050達成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已是全球共識,科技是達成淨零的重要解方。然而,我們不可能用現在的科技,解決三十年後的問題,科技的進步有賴一棒接一棒的累積、傳承。今天,工研院種下創新研發的種子;未來,我們寄望種子長成大樹,成為守護地球的重要支柱。
「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皆與魔法無異。」這句出自知名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的名言,道出科技無窮的潛力,也鼓舞人們創造奇蹟。希望這兩本一套的《勇闖工研院實驗室》,成為孩子接觸科技的起點,有朝一日,施展宛如魔法的科技,打造更智慧、樂活與永續的未來。
工業技術研究院
副總暨行銷長兼行銷傳播處處長 林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