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追本窮源:粵語詞義趣談(插圖本.修訂版)

追本窮源:粵語詞義趣談(插圖本.修訂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620449420
陳雄根,何杏楓,張錦少
三聯
2022年11月09日
147.00  元
HK$ 132.3  






ISBN:9789620449420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3 x 19 x 1.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語言學習 > 中文/方言 > 廣東話/粵語

















      為了推廣粵語文化,提高社會大眾對粵語流行詞彙的本字、讀音、詞義的認識,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粵語研究中心曾參與攝製電視節目“妙趣廣州話”。因資料翔實,考證詳明,講解深入淺出,內容莊諧並重,節目播出後,深受歡迎,成為廣大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本書由陳雄根、何杏楓和張錦少三位學者在該節目的基礎上,篩選了一百個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粵語詞彙編撰成冊,是一本值得廣大文字工作者、教育專業人士以及對粵方言感興趣的朋友收藏的好書。



      考證本字:對照粵語詞彙目前通行的寫法,闡明本字、後起字、假借字之間的關係。

      追溯詞義:展示粵語詞彙意義的演變,並結合形、音的分析,加深讀者對粵語的認識。

      故事趣談:每個/組詞彙,均配以作者創作的小故事,讓讀者輕鬆理解粵語詞彙的日常用法。

      圖文並茂:為增加讀者閱讀的興味,特別繪製100幅故事插圖,與文字相映成趣。

    ?


     





    修訂說明ii

    序言iii

    前言vii

    索引

    詞彙分類檢索 x

    粵音音序檢索 xiii

    ?

    正文(共100條詞彙/詞組)001

    ?

    附錄

    附錄一 本書所用的粵語音標系統202

    附錄二 本書所收粵語詞彙本字今音與《廣韻》音對照表205

    附錄三 參考書目218









      陳雄根兄和中文系同事編寫了《追本窮源:粵語詞彙趣談》一書,要我作序。我雖不是粵人,居港逾四十年而說粵語仍帶鄉音,對粵語的一些微妙之處仍掌握得不好。但想到此書的緣起是電視台的節目,我是雙方合作的介紹人;而且研究方言是我的本行,對中國東南部的一些方言也略知一二,於是不辭譾陋,也來談談我對方言詞彙的一些看法。



      雄根兄在〈前言〉中說,本書分析的字詞中,“都涉及本字的考釋”,這是本書內容的重點。中國人對方言的研究,是始於詞彙的,那就是由漢代流傳至今,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方言著作——揚雄的《方言》。方言研究經過長時間的沉寂,隨?清代各種學術的中興,方言研究也蓬勃起來,但主要的研究範圍還是方言詞彙。除了為《方言》作校勘箋疏外,尚有不少是對方言俗語作輯錄和考證的,如:錢大昕的《恆言錄》、翟灝的《通俗編》、胡文英的《吳下方言考》、詹憲慈的《廣州語本字》和楊恭桓的《客話本字》等。其中又以章太炎的《新方言》的成就最高,時有精闢的見解。民初以後的方言研究,雖然轉而?重語音,但對於本字的考證,則永遠的吸引?方言研究者的注意。從描寫語言學的角度看,或者可以不理某詞的來龍去脈,對於來歷不明的詞,我們可以代之以“□”。但受過傳統學術訓練的學者,對於考據之學,總是念念不忘。總喜歡在經典文獻中,在早期的字典韻書中,找到今日某方言仍在使用的字詞,偶有所得,那種興奮,跟科學家的發現並無不同。前輩學者自述研究方言甘苦時,曾告誡後輩不要沉迷於考本字,說找對了本字,也不過是錦上添花,找錯了,反成了畫蛇添足。但這卻無礙學者在考本字工作上的努力。



      考本字除了是做嚴肅的考證,對一般的讀者而言,也是饒有趣味的一件事。方言區的人,總以自己的方言古老為榮,但卻未必能提出證據。考本字可以舉出某書某句的某字正是自己方言的某個詞,說服力因而增加,也大大的加強對自己族群的認同,這就是趣味之所在。電視台設計“妙趣廣州話”這個節目,除了宣揚文教,也是看中它的娛樂性。本書的編寫,正是發揮了這方面的特點。一方面,把枯燥的語言學常識以生動的形式介紹給讀者;另一方面,本書從故事、插圖到提供的知識,帶給讀者以求知的愉悅。我覺得,這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大學教授是可以做深入淺出的普及文章的。



      雄根兄承認“考釋本字是吃力不討好的一回事”,對本字的認定,有爭論是難免的。本書所考釋的一百個詞語,不可能全部正確,一些詞語可以進一步討論,或解釋更仔細一點。但其中解釋得合理的,卻是趣味盎然,揭示語言中容易被忽略的事實。如本書第 80 條“黃黚黚”和第 81 條的“烏??” 。從結構上看,它們是漢語形容詞一種重疊形式,即一般人說的 ABB式,如:普通話的“紅彤彤”、“黃燦燦”,粵語還有“白雪雪”等。前面是形容詞 A,後面重疊的字 B,基本上也和顏色或是光線有關。“黃黚黚”的“黚”字見《說文解字》黑部,解釋是“淺黃黑也”,“黃黚黚”在粵語是表示帶貶義的“黃黃的”(略黃)。用 AB 這些字母寫成公式,看不到這個詞的內部聯繫,如能細心推敲,就可以看到 A 和 B 的關係。 A 的顏色詞“黃”,和 B 的疊字“黚”意義是相應的。至於“烏??”,如果寫成“烏卒卒”,“卒”是假借字,也看不出 A 與 B 的關係了。現在本書把“卒”字的本字定為“?”,收在宋代韻書《集韻》裡,意義是“黑也”,讀音是“促律切”,這個詞來龍去脈就清楚了。



      要進一步討論的是,“?”是一個形聲字,從“黑”“?”聲。“?”字在《說文解字》是從“?”“允”聲,即上面的“允”是聲符,下面的“?”是義符。“允”字的韻尾是“-n”,從?得聲的一批字,如“俊、駿、逡”也都是讀“-n”尾的,“?”卻音“卒”,讀收“-t”尾的入聲,怎樣解釋這個現象呢?



      原來在中國音韻學上,有一種“陰陽入對轉”的語音關係,這種現象,在上古音尤其多,是上古音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它同時保留在有入聲的方言中。簡單來說,一組字如果有相同的元音,它們之間就有讀音的關係,例如: “寺”是元音收尾的陰聲韻,它可以作為收“-?”的“等”字的聲符,而收鼻音“-?”尾是陽聲韻。它又可以作為收塞音“-t”尾“特”字的聲符,而收塞音“-t”的韻母是入聲韻,據音韻學家的解釋,“寺、特、等”三個字在古韻分別屬之部、職部、蒸部,是以“?”為主要元音的一組韻母,所以三個表面上讀音相差很遠,分別屬陰聲韻、入聲韻、陽聲韻的字,在古音有密切的關係,可以因“對轉”把它們連結起來。



      說回“?”字。它以收“-n”的“?”為聲符,但實際讀成收“-t”的“卒”音,就是陽(收“-n”)入(收“-t”) 對轉的關係,所以從音韻的角度看,把“烏卒卒”這個詞“卒”字的本字定為“?”,是完全說得通,而且證據充足的。本書有不少這樣精彩的發掘,這是非常可喜的。當然,本書不可能在每個詞語上都像上面的例子分析得這樣深入細緻,這樣做,會使全書變得深奧,一般讀者不接受,影響了書的普及。我們期望本書的作者可以繼續這方面的工作,另外編寫一些考本字的專著,使粵語的研究工作更上一層樓。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張雙慶

    二○○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