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三版)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三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475301
余英時
三民
2022年12月07日
198.00  元
HK$ 178.2  






ISBN:9789571475301
  • 規格:平裝 / 504頁 / 15 x 21 x 2.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三版
  • 出版地:台灣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跨越世紀的史學泰斗──余英時

    一代巨擘的治學方法、為學成就,經典再現



    深度探析文革底下,隱藏於陳寅恪詩文中的自由思想、獨立精神

    ──陳寅恪的史學思想、價值系統、文化關懷、晚年遭遇將在此重見天日!



      專文引言 ▎

      陳弱水(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書是作者四十年來研究陳寅恪史學觀念和文化精神的總集結。一九四九年以後,陳寅恪已成為中國大陸上唯一未滅的文化燈塔,繼續闡發「獨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但在文字獄空前猖獗的時代,他的史著不得不儘量曲折幽深,詩文也不得不用重重「古典」包裹「今情」,因此形成了一環套一環的暗碼系統。



      本書作者在八十年代破解了他的暗碼系統,使他晚年生活與思想的真相重顯於世。本書所激發的爭議不斷擴大,最後演成所謂的「陳寅恪熱」,引出了大批有關他晚年的檔案史料。作者充分利用新史料增寫了〈陳寅恪與儒學實踐〉和〈試述陳寅恪的史學三變〉兩篇長文,更全面地闡明他的價值系統和史學思想。



    系列特色



      ◆余先生學術成就的多方位呈現


      集結余先生橫跨三十年的的學術論文、通俗短講和專書序文,文體特性各異,涉獵主題廣泛,展現其深厚的研究學養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而其中針對恩師錢穆學術和思想的研究,不僅為讀者提供理解錢穆的另一取徑,也能從中觀察余先生自青年以來的學思歷程。

    ?

      ◆走出象牙塔的社會關懷

      余先生學術成就斐然,但是他並未將眼光限縮於研究的象牙塔中,而是賦予自身知識份子該有的淑世理想。從套書中的短文和講詞,可以看出余先生也將其學養和批判性眼光,應用在針貶時事與社會問題。他不畏政治勢力,不獨善其身,嘗試利用筆墨啟發讀者一同追求更自由、美好的時代。

    ?

      ◆時代變遷中的一盞明燈

      余先生藉歷史分析點破中國百年來所處的危機,亦巧妙剖析中國在他落筆當下的整體局勢,展現余先生對自由和民主等普世價值之關懷,並給予讀者化解危機的可能方向。其見解在今日詭譎莫測的局勢下,讀起來依然擲地有聲。



    齊聲推薦



      黃進興(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院士)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綜合大學系統校長)

    ?


     





    余英時典藏套書引言陳弱水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序

    陳寅恪研究的反思和展望——新版序

    增訂版序

    書成自述

    「明明直照吾家路」——一九八六年版自序

    讀陳寅恪先生《寒柳堂集》感賦二律──代序

    ?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

    陳寅恪的學術精神和晚年心境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

    陳寅恪晚年心境新證

    古典與今典之間──談陳寅恪的暗碼系統

    文史互證•顯隱交融──談怎樣通解陳寅恪詩文中的「古典」和「今情」

    著書今與理煩冤──汪榮祖先生《賸有文章供笑罵》讀後

    陳寅恪《論再生緣》書後

    「弦箭文章」那日休?

    跋新發現的陳寅恪晚年的兩封信

    「後世相知或有緣」──從《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談起

    陳寅恪與儒學實踐

    試述陳寅恪的史學三變

    ?





    自序



      今年是陳寅恪(一八九○∼一九六九年)先生誕生的一百二十週年,大陸上出版了不少涵有紀念性質的專書。最重要的是陳流求、陳小彭、陳美延三姊妹合寫的《也同歡樂也同愁》(北京:三聯)、卞僧慧《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北京:中華)和蔡鴻生《讀史求識錄》(廣州:廣東人民)。同時廣州《時代周報》也在八月九日出版了紀念專頁(李懷宇編)。可知陳先生逝世雖已四十一年,他不但仍然活在女兒和弟子們的心中,而且繼續受到新一代知識人的崇敬。



      在這一特殊氛圍的感染之下,我也忍不住要對陳先生再度表示一點誠摯的敬意。自從《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增訂本出版以後(臺北:東大,一九九八年),我已退出了陳寅恪研究的領域。但是我對這一領域的關注卻沒有中止,十幾年來稍有關係的論著我大致都曾過目。現在借著《釋證》重新排印的機會,我想就這些新論著中與《釋證》相關的部分,略抒所見、所思、所感。



      一九九七年十月我為《釋證》增訂本寫了一篇〈書成自述〉,其中涉及大陸官方對我有關陳寅恪論述的一些反應。當時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出版不久,所引檔案資料相當豐富,然而在官方反應這一具體問題上,則尚欠完備。因此我的〈書成自述〉也祇好概括言之,未能深入。現在新材料出現了,我覺得應該對這一問題重新回顧一番。



      (節錄自〈陳寅恪研究的反思和展望--新版序〉)

    ?




    其 他 著 作
    1. 知識分子與社會:抗爭、對話到願景
    2. 歷史與思想(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3. 民主與兩岸動向
    4. 余英時文集【精裝典藏套書】(全套共28種29冊,限量300套,附特製紀念編號木座、余英時格言卡)
    5.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四版)
    6. 歷史與思想(三版)
    7.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三版)
    8. 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三版)
    9. 十字路口的中國史學(二版)
    10. 東漢生死觀(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