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第三文化小孩:在世界之間成長的經歷》需要第三修訂版?這些探討過的議題之外還有多少需要討論呢?」非常多。1999年,大衛.波洛克用以下這段話開始了本書的第一版:「第三文化小孩(TCK)並不是新的現象,他們人數也不少。自從這個世界出現最初的遷徙,他們就已經是世界人口的一部分。他們和正常人一樣面對人生的挑戰、享受生活的愉悅。但是因為他們成長的經歷和主要在同樣地方生活的人不太一樣??我們發現他們因為成長過程中的跨文化經歷和頻繁的搬遷,產生了一套獨特的行為舉止以及對生活的反應。每當我把這些觀察和世界各地的TCK、他們的家長、老師和照顧者分享??許許多多的TCK都向我印證—這就是他們的故事。」
這依然是真實的,但是大衛.波洛克接著提醒:「由於我們面對的是人,我們的寫作應該探討過程和進展,而不是固定不變的個體。光是在過去二十年,國際浪人社群中關於如何照顧小孩和大人的內容都有極大的改變。很顯然的,新的學說和慣例將持續演變。」
而事實正是如此。在第一版中,我們把焦點集中在因為父母工作因素才在護照國以外的地方長大的人。我們早期研究的TCK的父母大多擁有同樣的國籍,而那些TCK通常主要在一到三個護照國以外的國家成長。當時Skype和臉書根本不存在,長途國際電話又相當昂貴。
就連本書的第一版問世時全球都在持續改變中,同時也影響了傳統TCK的經歷。首先,TCK的人口統計資料在文化方面變得相當複雜。許多問題開始浮現,比如說:來自母國少數族群的TCK和一般的TCK有何異同?那混血TCK呢?來自非西方國家的TCK在就讀西式教育為主的國際學校後,如何和父母以及母國的文化互動?像這樣更加複雜的文化背景,是否從根本的層面改變了我們先前描述的TCK經歷和故事?又或者只是增加了更多的層次?
如此的文化複雜性,更加深了對於文化和歸屬感思想較傳統的人對TCK議題的懷疑。實際上,曾經有位大學社會學教授問我:「妳的意思是說,無論這些TCK從哪裡來、在哪裡長大,他們都會有一個共同點?」
我停下腳步,思索了一番,並回答他說:「我好像就是這個意思。不論我到什麼地方談論這方面的話題,即便國籍、成長背景、年齡??等不盡相同,卻仍然有某種東西把這些人連結在一起。」
那名教授回應說:「好吧。如果妳能證明真是如此,妳將會澈底改變社會學。」
老實說,我還挺訝異的!但是我能理解為什麼那名教授像很多其他人一樣,一開始很難想像—同一個話題的討論中,可以囊括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種族、民族和背景的人。當然如果你用較傳統的文化或種族定義方式,你會先注意這些人的相異之處。在此種情況下,要發現這群人的共同點似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我們一再地看到,來自不同護照國、在不同的地方長大、擁有不同背景的第三文化小孩仍然符合並認同大衛.波洛克(David Pollock)發展的「TCK人物檔案」。因此我們越發篤定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們去探索。這些事情超越了個體,並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社會學和人類學領域明確的改變。
?
—露絲.范.雷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