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翻轉財富的人生練習:全方位理財實踐版

翻轉財富的人生練習:全方位理財實踐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07086
詹惠珠
健行
2022年12月30日
120.00  元
HK$ 96  






ISBN:9786267207086
  • 叢書系列:愛生活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愛生活


  • 商業理財 > 投資理財 > 理財規劃 > 個人理財











      作者從資深財經記者,掌握台灣財經趨勢,到財經專家,對國際政經情勢、產業趨勢精準的判斷,累積二十五年經驗,教你全方位理財!



      二十一堂人生的理財課,教你從百萬賺到億!



      作者在四十歲的時候出版了《睡覺理財》,呼籲每個人都應該拒絕當理財文盲,尤其在薪資所得成長緩慢的年代,更應該要理財,在書中教讀者從生活中找啟示、從購物觀察趨勢、看展覽找投資趨勢、實行重大災難投資法、解讀訊息的玄機等等,為淺顯易懂的理財書開先河。從三百萬的教育基金,跨出了理財之路。



      從人生的下半場開始,理財觸角需要更多元!



      資產的類別包羅萬象,不局限某種形式,而是一個多元的組合,而資產也不會只有一種新台幣,而是走向全世界。因此:

      ●想要致富,從來不是只有買0050 和0056 這些簡單的事,資產配置更重要

      ●決定資產配置是量身定作的概念,必須考量年齡因素,年紀越大,能承擔的風險越低

      ●如果市場發生突發性消息,那些標的會成為市場熱門的指標,那就是當沖的機會了

      ●特定族群的股票、不動產、抗通膨債券和黃金是可以考慮的抗通膨的資產

      ●理債也是理財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在低利率的環境下,適度的財務槓桿反而是一種助力

      ●疫情讓多數中產階級生活型態改變,緊抓住財富重分配的機會

      ●及早準備退休計畫,弄清楚退休金的架構,可以更從容的退休

      ●預立遺囑,完成人生理財的最後一哩路



      喜歡跑馬拉松的人都應該知道:「只要出發,就會到達。」理財也是如此,只要你跨出第一步,就能拉進你與財富自由的距離!



    本書特色



      ★從百萬賺到億,一生必學的財務規畫!

      ★分享切身翻轉人生財富的二部曲,成功複製理財方程式!



    名人推薦



      吳淡如 作家、胡星陽 台大管理學院院長、陳良基 科技部長、謝金河 《今周刊》董事長、謝明慧 台大EMBA執行長、萬冠麗 齊柏林基金會執行長 一致推薦


     





    自序

    1.我今年的運勢如何?

    2.理財小白小資族的救星ETF

    3.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4.如何在通貨膨脹中保全資產

    5.把小錢變大錢

    6.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好危機

    7.教育值得投資

    8.年輕人的房事

    9.讀書是有用的

    10.與時俱進的投資觀念——投資航運大獲全勝

    11.低利率時代,不要怕欠錢

    12.走出門,財富就在轉角處

    13.旅行經濟學

    14.買股票買到美國去

    15.利用金融商品克服人性的弱點

    16.當沖賺自己的薪水

    17.熊市求生術?? ?

    18.退休金靠政府,不如靠自己

    19.一次搞懂勞保年金給付和勞工退休金

    20.以房養老

    21.別讓詐騙吃掉你一生的辛勞

    22.預立遺囑,完成人生理財的最後一哩路



    ?





    自序



      教育可以翻轉貧窮,我至今深信不疑。



      二?一八年三月十一日我從工作二十五年的經濟日報退休,退休的第一站我陪著母親、舅舅去柬埔寨,那是一個遠親表哥安排的行程,我們去一間學校捐米、捐錢,他們要我致辭,我言簡意賅的告訴小朋友:教育可以翻轉人生,鼓勵他們好好讀書,珍惜得來不易的教育資源。



      我的出生很平凡,父親在報社開採訪車,母親是家庭主婦,靠著父親一份微薄的薪水養活我們四個兄弟姐妹,千金難買少年窮,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對賺錢有概念,巴菲特會把可樂拿到風景區去賣較高的價錢,我小時候也會去批發成本三十元給人家抽獎的遊戲,如果完售可以收入四十元;印象中每次繳學費,父親都會去跟親戚借錢,看著父親的難為情,我立誓長大不要看別人臉色去借錢;我從小就不想當井底之蛙,夢想要出國讀書,但我知道家裡沒有能力支持我,我只能靠自己,所以我在大學的寒暑假開始打工,大學一畢業,先工作兩年,努力存錢,兩年後實現我的留學夢,一九九?年我第一次到美國舊金山,在美國的一號海岸公路上發現美國的月亮真的特別圓。



      如果說平凡可以出頭天,我可以從貧窮的家庭翻轉,那我想我是作對了三件事:第一是腳踏實地,努力存第一桶金,第二是投資自己讀書,第三則是理財。



      從自己切身翻轉人生的三部曲,我覺得這個方程式是可以複製,雖然不是人人都能天生拿到一手好牌,但如果我們能把一手爛牌打好,就能發揮人生最大的價值,這是我寫理財書的起心動念。



      在寫完這二十一堂人生的理財課之後,曾與出版社討論書名,其中高票落選的一個書名是《從百萬賺到億——一生必學的財務規畫》,為什麼是從百萬到億元的理財之路?雖然我研究所念的是財務金融,但我自己的個人理財是到了生完第三個小孩才開竅:三十五歲以前,我全心全力投入工作,完全沒有時間做個人理財,直到我的第三個小孩出生, 我才意識到如果栽培一個小孩要花一千萬元,我生產報國生了三個,就必須要有三千萬,以我在報社的薪水,即使作到退休,大概也不會有三千萬元。



      於是我三十五歲,當時只會??的作定存,攢了三百萬的存款,起心動念是孩子的教育基金,開始了我的理財之路。



      首先我算幸運,新台幣匯率從四十元兌換一美元一路走升到二十七元,我是在新台幣最強勢的時候出國念書,所以是花最少的台幣拿到碩士文憑,我記得自己一九九三年從美國讀完碩士回來當記者的第一天,就是去跑台灣被美國指控操縱匯率,三?一法案的新聞;台灣公債市場的發展,第一期公債的標售是82-6(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年),當時的利率在八%以上,即使現在大家感覺被升息壓得喘不過氣來,但相較於過去,仍算是一個低利率時代;半導體雙雄台積電、聯電競爭最白熱化的時候我也躬逢其盛,甚至採訪過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來台、在新加坡採訪過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在紐約世界日報時也曾採訪過當時是房地產商的美國總統川普,近三十年來你能想到最熱門的財經事件我幾乎無役不與,我很享受這樣一個觀察者和學習的角色,我熱愛我的工作,而把我多年工作的經驗所得,經過反思寫成一本簡單的理財書來跟大家分享,是讓我很快樂的一件事。



      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成為別人的助力,我希望自己傳播的理財哲學是一顆種子,能夠在需要的人心中萌芽,如果無數個挑燈夜戰的絞盡腦汁,一個觀念能變成讀者小小的貴人,那麼我就覺得自己是在作有意義的事。



      在自己四十歲的時候出了一本《睡覺理財》,我當時的想法是每個人都應該拒絕當理財文盲,尤其在薪資所得成長緩慢的年代,更應該要理財,書名叫睡覺理財不是夢見明牌,而是告訴讀者理財可以像睡覺一樣簡單、自然,透過理財所獲得的財務自由就像一覺醒來後的通體舒暢,我在書中教讀者從生活中找啟示、從購物觀察趨勢、從周圍找寶藏、看展覽找投資趨勢、實行重大災難投資法、解讀訊息的玄機、近距離接觸大老闆等,我為淺顯易懂的理財書開了先河,帶動理財書籍的生活化。



      十多年後再出理財書,已進入人生的下半場,文章的觸角更多元,包括金融商品的多元化,想要致富,從來不是只有買0050 和0056 這些簡單的事,資產配置相當重要;很多理財專家會告訴你借錢不好,但我認為理債也是理財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在低利率的環境下,適度的財務槓桿反而是一種助力;另外我也加入了退休和預立遺囑,這個我們終究會面臨的課題;而我們身邊常有親友被騙,如何別讓詐騙吃掉你一生的辛勞很重要!



      二?二二年是金融市場劇烈動盪的一年,寫理財書更具有挑戰性,因為隨著時間軸,要不停的修改數據資料,如何抗通膨也有教戰守則,而在歷經了人類長達三年的浩劫──新冠疫情,我也分享了如何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當下次有類似的經驗法則時,你們會抓住財富重分配的機會。



      我們在學校無論是跑馬拉松,或是參加戈壁挑戰賽,都有一句口號:「只要出發,就會到達。」理財也是如此,只要你跨出第一步,就能拉進你與財富自由的距離。



      大家一起加油!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