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現代臺灣經濟體系的建立(1910-1950)

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現代臺灣經濟體系的建立(1910-1950)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09110
洪紹洋
左岸文化
2022年12月28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6267209110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台灣歷史 >











    1910-1950年臺灣經濟如何從戰前過渡到戰後?

    透過本書案例的討論,提出二十世紀前半臺灣經濟生產部門的特徵,

    以及二十世紀後半臺灣經濟朝向高度成長邁進的初始狀態。

    ?

      本書考察1910-1950年臺灣企業和產業在欠缺經濟自立性下各階段的運作過程,以瞭解臺灣經濟存在的利基與限制條件。

    臺灣紡織業的近代化,未如同日本國內以棉紡織為主,而是因應米糖經濟的興盛,孕育出從事黃麻紡織的臺灣製麻會社,並生產裝載米糖所需的麻袋。臺灣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濟榮景的影響,出現了新興事業的企業創立熱潮,由日本國內資本家與糖業資本共同集資,設立修繕與製造糖業機械的臺灣鐵工所。

    ?

      在戰時經濟階段創辦的汽車與電氣等組裝性產業,受限於本地工業基礎薄弱與資材的不足,生產實績不如預期。1941年臺灣總督府決意採取傾斜經濟的策略,朝向發展鋼鐵廠、硫酸錏工廠等重化工業,展現出臺灣總督府追求經濟轉型的企圖;最終因戰局激烈,這些生產單位的設備與廠房多轉為生產軍方所需之用品。

    ?

      在這段時期,臺灣鐵工業統制會透過工廠調查與控制生產要素的途徑,促使廠商降低成本並制訂合理價格。其次,統制會還邀集大型和中型工程共同生產鐵道車輛與內燃機,並規劃在臺灣的建立完整的生產分工體系。統制會在統籌第六海軍燃料廠等廠房工程的興建時,顯見其大型工程的動員能力。

    ?

      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經濟,將戰前日本人經營的大型企業接收後成立公營事業。這段時期政府除了參酌臺灣本地的資源為基礎外,還要考量全中國經濟的布局策略,以致臺灣自戰時朝向重化工業發展的路徑未能持續。在此情況下,戰後臺灣經濟的構造與多數後進國家有相似的特質。

    ?

      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促使臺灣成為獨立經濟的個體。在美援尚未大批抵達之前,政府曾短暫沿用戰前的動員體制生產軍需品,並運用中國大陸撤退來臺的軍事資材,生產民間所需的肥料,顯見其物資欠缺的應對方式。

    ?

      從戰時經濟到戰後初期的討論,能超克以往戰前經濟史研究,但若在探討戰時工業化推展各項事業的高峰後即結束課題,將無法知悉推展時存在的界線。此外,透過微觀的企業案例討論戰後轉換期所進行的調整,可以理解臺灣經濟從戰前跨越到戰後歷史認識的盲點。

    ?

    專業推薦

    ?

      黃紹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

      黃俊銘│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副教授、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

      鄭志鵬│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劉崇堅│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陳政宏│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謝斐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依姓氏筆劃排列)



     





    推薦序 另闢蹊徑成篇章�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第一章 序論

    一、戰前臺灣經濟史研究成果

    二、日本經濟史學界的啟發

    三、我們需要怎樣的經濟史

    四、既有討論與章節安排



    【第一篇 新事業的孕育】



    第二章 大企業的創設:臺灣鐵工所


    一、機械製糖與企業創辦

    二、資本額與董監事布局

    三、廠房擴充與組織演變

    四、生產設備與業務經營

    五、海外事業的設置

    六、財務分析

    七、小結



    第三章 戰時組裝性事業的發展

    一、汽車事業的發端

    二、小型造船廠的設置

    三、通信與電氣器材的製造

    四、小結



    第四章 總力戰的試煉:統制會與重化工業

    一、臺灣鐵工業統制會的設立

    二、從配給到生產:鋼鐵業的發端

    三、軍需轉換:硝酸、硫酸錏與火藥製造

    四、小結



    【第二篇 紡織業的萌芽】



    第五章麻紡織事業的興起與限制


    一、紡織業近代化的起始:以在地需求為前提的黃麻紡織

    二、一戰景氣與苧麻紡織的出現

    三、小結



    第六章 戰時紡織業的軍需化與民需化:麻、棉兩部門的開展

    一、黃麻與苧麻紡織的軍需化

    二、亞麻紡織事業的籌備

    三、棉紡織工業的萌芽

    四、小結



    【第三篇 戰後經濟的調整與轉換】



    第七章 戰後臺灣機械公司的接收與早期發展


    一、從臺灣鐵工所到臺灣機械公司

    二、臺機公司的人員聘用及技術傳承

    三、臺機公司的經營實況

    四、小結



    第八章 戰時工業化的中挫與臺灣工礦公司的成立

    一、戰後接收與臺灣工礦公司

    二、鋼鐵機械與電工分公司

    三、紡織業的接收與紡織分公司

    四、臺灣窒素的接收與改編

    五、小結



    第九章 邁向獨立經濟體的摸索:連續與移植

    一、戰時生產體制的再現

    二、兩岸分治與軍需轉換:高雄硫酸錏公司

    三、華南地區的鋼鐵廠設置構想

    四、小結



    第十章 結論

    一、殖民地經濟近代化的摸索

    二、走向戰後

    三、二十世紀臺灣經濟論:前期經驗與經濟自立



    後記

    參考文獻





    其 他 著 作
    1. 李登輝先生大事長編(全套六冊不分售)
    2. 戰前到戰後初期臺灣經濟史(2冊套書)商人、企業與外資+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
    3. 商人、企業與外資:戰後臺灣經濟史考察(1945-1960)
    4. 政權交替與外交轉型
    5. 臺灣全志卷十一財政金融志 銀行與保險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