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06768
楊孟軒
蔡耀緯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23年1月18日
193.00  元
HK$ 173.7  






ISBN:9789863506768
  • 叢書系列:臺灣研究叢書
  • 規格:平裝 / 408頁 / 14.8 x 21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臺灣研究叢書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台灣歷史 >

















      經歷1949江與海的離散與創傷,

      從記憶與書寫探尋外省移民的在地群體認同感。



      1949年前後,蔣介石政權遷移至臺灣,百萬人流離失所、飄洋過海,引發被迫流亡的「外省人」與被迫接納的「本省人」,雙方各自歧異卻又彼此相連的衝突與動盪。



      本書運用三大理論支柱──創傷、記憶與離散,闡述近代最龐大卻也最不被理解的一段東亞人口大遷徙,但並非深究國共內戰的勝敗,而是藉由書寫平民百姓逃難的苦難回憶,說明他們如何受到影響。作者透過口述訪談及文獻檔案,探討這段歷史軌跡所衍生的四種社會創傷──逃離中國的社會創傷、希望消散的社會創傷、中國返鄉的社會創傷、返回臺灣的社會創傷,以及事件四十年後,他們的後代如何以家族親身經驗為中心,利用共享記憶復原且創造出懷舊文化產物,進而建構一套與離散完全相反的臺灣外省群體在地化與認同感。最終希望讀者由此體會「同理、和解與正義」。


     





    導讀�王甫昌

    中文版序

    致謝

    圖表目次



    緒論

    1949江與海

    流離之島

    本書章節概要

    冷戰與歷史書寫缺漏的產生

    創傷、記憶與離散

    殖民者、離散與外省人認同



    第一章 逃離中國

    逃離中國的兩次社會創傷

    回憶渡臺之旅:創傷敘事與其他故事

    研究大出走需要根據文獻

    人口問題:有多少人?

    呈現在文獻中的外省人出走之社會創傷

    外省人出走帶給本省人的社會創傷

    大出走:記憶與歷史



    第二章 戰時過客

    戰時過客,戰時記憶

    1949年前後的過客:戰爭與流離的長時段

    戰時過客、原子化的流亡者和「非神聖的聯盟」

    戰時過客、文化偏見與「可受指引的同胞」

    1958分水嶺:戰時過客的終結



    第三章 文化鄉愁

    文化鄉愁再思考

    同鄉會歷史書寫與臺灣的外省同鄉會

    1950年代的外省同鄉會

    1960至1980年代的鄉愁記憶與地方文獻編寫

    重建群體:在地化與在臺尋根

    故鄉的鄉愁記憶與世代差異



    第四章 漫漫歸鄉路

    中國返鄉的社會創傷

    歸鄉路序曲

    為了歸鄉路而奮鬥:1987年老兵返鄉運動

    漫漫歸鄉路:拉長的時態和逆文化衝擊

    外省年輕人的歸鄉路

    新的歸鄉路



    第五章 講述大出走

    太平輪歸來

    返回臺灣的社會創傷

    政治壓制記憶:「太原五百完人」對比「孤軍」

    先聲:老兵與眷村

    將大出走敘述成文化創傷,以建構當代外省人認同



    結論

    外省人歷史、記憶與認同

    我的主體立場

    書寫大出走、書寫創傷:同理、和解與正義



    參考書目

    索引





    中文版序(摘錄)



      《逃離中國》是本什麼樣的書呢?去年(2021)英文專書出版,我受邀在臺灣的幾所大學,針對本書內容進行一系列的專題演講。許多與會者在聽講之前都有些類似的疑惑。他們問道:「今時今日仍在討論1949大出走的歷史和外省人創傷流離記憶與身分認同,這樣老掉牙的研究主題,到底還有什麼學術價值和積極社會意義?這份歷史研究的內容是眷村懷舊敘事?還是發掘老兵悲慘的經歷?這本書該不會是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海外學術升級版吧?」



      本書當然不是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海外學術版,也不單純只是外省人的移居經驗和離散歷史。簡明扼要地說,本書呈現的是外省人作為因戰爭而被迫流離的群體,在臺灣「(集體�社會)創傷記憶的歷史」。人是記憶的動物,記憶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是我們的生存之道。我們現今生活中的體驗,對身邊事物的感知,很大程度受到過去經驗與現實狀況的雙重交互影響。能作回憶(或訴說「口述歷史」)的個體是人,但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共同體,人的存在也有歷史時間性,有世代的不同,不同的世代有不同的集體�社會記憶。不管是個人層次還是群體層次,人的記憶敘事,尤其是創傷記憶敘事(我是受害者),都有其選擇性、功能性、共時性與歷史時間變化性,其中包含強烈情感成分,還有以自我為中心去自圓其說的邏輯故事性。記憶研究因此也是社會史研究的一環。



      本書要探討的不是外省人在臺灣的歷史,而是外省人在臺灣「記憶的歷史」。所以重點不是引述眷村和老兵的故事(個人記憶�口述歷史)來呈現外省人的生命史,而是想要幫助讀者了解外省人集體�社會記憶,在歷史時空中的形成與轉變,以及這些形成與轉變背後所代表的深層意義。



      不是每一個外省家庭都住過眷村,也不是所有的外省人都是中下階層老兵或老兵後代,但是眷村與老兵的故事卻成為現今臺灣社會中代表外省文化的主流記憶,這到底是如何發生的?本書所揭示的歷史對此有清晰的說明。還有,《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苦難遷徙記憶,其實對生活在1950至1960年代,乃至於1970至1980年代的外省人,真的一點也不重要,雖然後一輩成長之時,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聽家中長輩說過些類似的經歷,這些談論大多是在一些私下的聚會和家庭場合。然而這些個人流離記憶在臺灣民主化之後,對於當代的外省人,尤其是在臺灣出生長大的第二代以及第三代外省人,在公共領域的論述之中變得非常重要。現今外省群體珍視與大力彰顯這些記憶的背後,隱含什麼意義?如果在過去時期,大江大海的苦難記憶不太重要,那什麼樣的記憶是重要的?它們又為何在之前的歷史時代中受到重視,但現在則被棄之如敝屣?最後,我們為什麼需要探討流離與創傷記憶的歷史轉變?如此研究到底有什麼政治與社會意義,需要什麼考量,以及受到什麼倫理規範制約?我自己的家庭背景跟外省流離創傷記憶,又有什麼關係?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將在書中一一揭曉,請讀者務必依各章節順序,耐心地讀完全書。




    其 他 著 作
    1. 歷史記憶的倫理:從轉型正義到超克過去
    2. 剛剛好的款待:米其林服務心法 ×數位場景行銷 ×沉浸式體驗,在線上線下持續創造價值的服務一點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