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看得見的臺灣史.時間篇:30件文物裡的日常與非常

看得見的臺灣史.時間篇:30件文物裡的日常與非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327880
聯經出版公司
2023年2月02日
163.00  元
HK$ 138.55  






ISBN:9789865327880
  • 叢書系列:Visualizing Taiwan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Visualizing Taiwan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台灣歷史 >











    4大主題、30件珍貴文物

    看見臺灣史中的時代、生活與節奏

    臺史博收藏與研究鉅獻:聽博物館的收藏,說出時間的故事



      歷史是關於人的故事,而尋常的物件,從帳本和日記,到證件和行李箱,多年之後,都可能成為重要材料,讓人發現「原來過去的人是這樣生活的」!



      《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第二冊「時間篇」,由臺史博館員共同研究與書寫,以30件精選文物,帶著我們一起探索,大時代如何影響小人物。



      不同時代留下日常物件,記錄各個時期的女性生活:從清代富家嫁女兒的帳本中,可以了解「嫁妝」、「婢女」的運作;過去對於「女主內」的期望,則反映在日治時期女學生的畢業紀念帳上。



      為了平定民亂,清朝官方在地方團練立功前,便會先頒發功牌攏絡利誘;臺灣的戒嚴體制,既壓制組織反對勢力的政治權利,也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黨外人士留下的物件見證了前者,而臺灣宵禁時的通行臂章,以及戰地政務下馬祖漁民工作節奏的紀錄,則具體呈現了後者。



      人們的日記與課本,訴說政局變化下學習新語言的掙扎;家譜和墓碑,代表著對於家族的多樣理解;而各種以「紀念」或「紀錄」為名的文物,則呈現對於歲月流轉的複雜觀點……讓我們跟著文物,一起探索臺灣史上曾經真實活過的人們,重溫他們生活中的分分秒秒與日日夜夜!



    好評推薦



      呂紹理(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陳文松(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曹銘宗(臺灣文史作家)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依姓氏筆劃排序)



    ?


     





    書系總序 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 張隆志

    導讀一 時在精彩:三十件文物裡的日常與非常? 陳怡宏

    導讀二 物與人:承載記憶,以時間為度? 顏杏如

    ?

    輯一、日常

    主題一、生命與儀禮

    01 三月瘋媽祖:一九一六年黃煌輝的北港進香旗

    02 婚前準備與婚後保障:安平顏家的出嫁帳單

    03 為你,一生守候:清同治年間臺郡節孝局關係呈報文件

    04 死後時間的想像:木刻更衣印版

    05 時間流轉的祝願:鳳山鄭家的墓碑

    06 編織族人們走過的時間:潘再賜編錄埔里愛蘭潘家世系圖表

    07 摩登女性,產婆軌跡:黃陳梅麗的助產工作簿



    主題二、生活與休閒

    08 衛生紙的輝煌年代:玉山衛生紙

    09 先用藥,後付款:寄藥包

    10 農村生活的節奏:牛鈴

    11 半世紀的販售騎蹟:菊鷹牌腳踏車

    12 承載家族記憶,訴說休憩時光:朱漆雕花鑲大理石床板紅眠床

    13 改朝換代下農村青年的兩個時間:陸季盈一九四?、一九四六年日記

    14 語言中的時間線索:國民學校國語讀本暫用本初級首冊

    15 臺灣兒童刊物的時間戰:《王子》半月刊創刊號

    ?

    輯二、非常

    主題三、戰爭與動亂

    16 先領功,再辦事:同治二年剿戴林二逆之亂五品軍功頂戴功牌

    17 乙未之役照片裡凝固的時間:《征臺軍凱旋紀念帖》

    18 水螺若響:手搖警報器

    19 終戰之日,逃生之時:皮質行李箱

    20 有朝一日重回故土?大陳地區來臺義胞接待證

    21 今夜可以不回家嗎?戒嚴通行臂章

    22 前線共體時艱下,被限制作業節奏的漁民:馬祖戰地洗蝦皮照片

    23 時「刻」的警鐘:金門砲宣彈彈殼



    主題四、定格與紀念

    24 被定格的時間:清代臺灣原住民圖繪

    25 悠閒的旅遊時光:《倫敦新聞畫報》〈速寫福爾摩沙〉

    26 少女青春時代的見證: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御卒業記念帳

    27 一期一繪.最後的官葉:始政第四十回記念繪葉書

    28 震動人心的天災:昭和十年臺灣新聞社編《臺灣大震災記念畫報》

    29 抓緊組黨關鍵時機:一九八六年黨外選舉後援會工作人員證

    30 歷史事件的保鮮:太陽堂太陽餅海報

    ?

    年表

    作者介紹

    ?





    書系總序



    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

    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作為典藏島嶼人民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的首要機構,在「大家的博物館」的願景使命與「文化平權、知識平權」的理想信念下,從籌備到開館二十多年來,已經累積了近十五萬件的文物,並舉辦超過一百場的特展。我們的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也在閉館十五個月後,於二?二一年一月八日正式推出「交會之島」的更新展。「如何讓臺史博豐富的文物、紮實的研究、精彩的展示,以及各種實體和線上的學習資源更即時、更有效與更有趣地被更多人看見、欣賞及利用,進而展現具有臺史博特色及代表性的品牌形象?」正是全體館員同仁們共同思索和努力的目標。



      「看得見的臺灣史」書系是本館同仁們回應上述課題的首度嘗試,大家結合了館藏文物研究、跨領域共筆及史普書寫的多重途徑,來面對大眾讀者的閱讀需求和品味。全書系規劃為「空間、時間、人間」三部曲形式,每本作品選擇三十件代表性文物進行介紹?事,並由各篇主編撰寫導讀。作者群除館內同仁,亦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參與,希望能達成「好看、好讀、好珍藏」的目標。



      本書系首先推出的第一冊「空間篇」,以館藏地圖資料為主要文物類型,各篇作品的編排兼顧通史時序及特色專題。第二冊「時間篇」從生活與文化入手,討論傳統歲時節慶、現代性時間觀、朝代政治更迭、以及集體與個人的時間記憶等專題。「人間篇」則呈現臺灣複雜的移民歷史與殖民經驗,從多元族群觀與社會生活史的視角來述說島嶼人群的動人故事。



      整體而言,「看得見的臺灣史」書系是本館藏品研究與轉譯應用的集體努力,更是同仁們推動博物館歷史學的重要成果。作者群們從文物的生命史著眼,討論物件的歷史價?、物件轉換流通的過程、物件的材質特性、乃至於物件作為博物館與社會連結的功能與意涵等多元面向。此一物件導向的規劃(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目的,在於指出博物館歷史學不同於傳統文獻實證史學的特質,從而凸顯在博物館作歷史(doing history in the museums)所具有的公共性格、社會脈絡與時代精神。



      面對當代博物館思潮、後疫情社會以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多重變局,臺史博將以新思維、新團隊與新行動,讓世界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



    ?




    其 他 著 作
    1. 看得見的臺灣史.時間篇:30件文物裡的日常與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