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清華行思與隨筆(三)

清華行思與隨筆(三)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573522
陳力俊
致出版
2023年2月10日
167.00  元
HK$ 141.95  






ISBN:9789865573522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7 x 23 x 1.8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清華行思與隨筆》(三)、(四)集結2019年後作者於清華多重身份的經歷、觀察與紀錄。本書內容延續過往對清華的關懷,包括親身參與如各學院及單位、材料系所、清華校友、初等及中等教育等清華相關活動;亦添加花鳥逸趣書寫,展現新竹、清華自然生態之美。



      此外承接新身份,擔任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積極參與台聯大系統活動,見證高等教育的合作與創新,以及接任清華大學退休人員聯誼會會長相關活動。



      個人部分,則有各項紀念與緬懷、旅遊漫談、讀書札記、知識專欄及時事針砭等。彙集文字,鋪墊筆墨,記錄個人行誼,也記錄清華時事。



    本書特色



      ★本書延續《清華行思與隨筆》系列,收錄作者自2019年後,身為教育家及科學家在清華和台灣聯合大學的各項活動經歷,作者對新冠肺炎疫情壓境的沉思,對社會時事、科技新知的關懷省思,以及旅行見聞、自然環境記述。



      ★匯集超過兩百篇文章、數百張第一手影像紀錄

    ?


     





    自序



    ▍各項清華活動

    典範永存:追思梅貽琦校長

    皇后的貞操:月涵基金會暨梅貽琦基金會追思梅校長

    通識為本:梅貽琦與通識教育

    聯華電子洪嘉聰董事長獲頒清華大學名譽博士致詞

    不吝分享快樂人生:劉炯朗館捐贈簽約典禮

    支持清華「永續發展目標」倡議活動

    造就光輝前景:台北政經學院招生暨空間啟用典禮

    清華工學院「五十而知天命」

    最惜和平發展:清華工學院五十周年慶

    孔子與創業:工學院五十周年院慶林垂宙院長講座

    「日常•非常」清大科技藝術校園展開幕茶會&「春之清華—科技藝術卓越獎」頒獎典禮

    科技藝術巧妙結合:AI Beethoven與AI音樂

    奇幻旅程:張系國教授「清華大學駐校作家」頒授典禮

    厚德載物:楊儒賓教授伉儷慨捐清華珍貴書畫文物

    歡迎「中技社」潘文炎董事長一行參訪清華致詞

    智慧製造跨院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專班第二屆新生訓練演講:《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演講

    2020清華秘書處聖誕餐會感恩與祝福

    共業更作別業修:2021年清華秘書處聖誕餐會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增訂版新書發表會

    馬英九前總統「追憶愛國才子沈君山」演講引言

    「未來大學的想像與治理」校長論壇引言

    少年子弟江湖老:「烽火尺牘─1949的戰爭記憶」展覽



    ▍清華校友活動

    2020年清華百人會新舊任會長交接典禮致詞

    2021年「清華百人會」晚宴

    珍惜當下,勇於嘗試:2021年清華大學校友總會春酒宴

    與君發三願:2022年清華校友總會春酒宴

    耳目一新:2022年百人會新舊會長交接典禮



    ▍清華材料系各項活動

    2019年12月清華材料系尾牙致詞

    2020年中清華材料系學期末歡樂聚

    有花堪折直須折:清華材料系庚子年尾牙致詞

    2021年「材料系校友回娘家」活動

    重新賦予好書生命力:110年材料系好書共享活動致詞

    協助延攬人才:110年材料系雙百會頒贈成績優異獎學金典禮致詞

    福虎生豐:111年清華材料系尾牙歡聚

    「風雨力行真駿驥,桃李俊秀皆惠連」

    「回首來時路 霞光尚滿天」:清華材料系五十周年慶

    記憶之網:清華材料系系友會第六屆第一次理監事會議

    閎康科技謝詠芬董事長演講致詞

    廬山煙雨浙江潮:簡朝和教授榮退歡送餐會

    任重道遠:清華材料系第十七任系主任交接典禮

    清材五十 精采一百

    清材五十 學研卓越

    厚植未來:清華材料系「雙百會勒石揭牌」典禮

    清華材料話當年:材料系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設備變遷

    2022年清華材料系歲末聚餐



    ▍清華退休人員活動

    美滿「第三人生」:2021年清華大學「退休人員聯誼活動」與「惜別活動」致詞

    樂活退休講座:清華退休人員聯誼會「預立遺囑」講座

    清華退休人員聯誼會會所啟用及慶生會

    「退休後的住房規劃—住房的自由人生」研習

    111年「清華大學退休人員聯誼活動」

    「退休旅遊,暢行世界」樂活講座引言

    增強退休力:退聯會歲末聚餐



    ▍台灣聯大系統活動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面對未來」的三把鑰匙

    新階段的開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新行政總部啟用典禮與茶會

    政治大學郭明政校長一行來訪與交流

    台灣聯大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迎新茶會

    「愛在瘟疫蔓延時」聯合書展

    互惠原則:台灣聯大系統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年度成果發表會致詞

    台灣聯大系統新舊任副校長無縫接軌

    台灣聯大系統新局與契機

    成功的反思:2021年台灣聯大亞際文化學程及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師生迎新線上交流會

    國立政治大學94周年校慶致詞

    2021年國立政治大學畢業典禮致詞

    為億萬人做更佳服務:中央大學頒贈蔡力行執行長名譽博士

    新啟蒙時代:政治大學九十五年校慶

    人文與科技融合:政治大學新任校長就職典禮

    維護學術自由:2022年台灣聯大系統亞際學程迎新會

    依於仁遊於藝:「第一屆台灣聯合大學系統運動會」



    ▍各項初、中等教育活動

    屏北高中清華原住民專班(小清華)成立十周年慶

    清華附小80周年慶致詞

    清華附小80周年慶祝賀文

    桃園內柵國小「一日清華人」活動演講摘要

    嘉惠後進:新竹中學百年校慶大師論壇(學術發展)



    ▍科學與科技講座

    國際材料研究聯合會三十周年慶祝會

    材料科學學會年會領航者人生故事座談發言

    中技社「AI倫理治理與醫療防疫」座談會致詞

    「AI倫理與治理」演講主持人引言

    「AI倫理與治理」圓桌論壇與談

    「AI倫理治理與醫療防疫」研討會閉幕致詞

    「AI智能應用對日常生活之翻轉與創新」專題報告主編序

    「AI倫理治理與醫療防疫」研討會論文集序

    中技社「建構AI產業應用治理框架論壇」專家諮詢座談會

    中技社「AI在高等教育領域應用」座談會致詞

    人工智慧與生命2.2

    2019未來運算研習會引言

    2020未來運算研討會開幕致詞:AI為善

    2020年吳大猷科普獎頒獎典禮致詞

    利用AI簡政便民:新竹縣政府與產業界交流座談會

    中技社「AI在教育領域應用」研討會閉幕致詞

    中技社「AI在教育領域應用」專題演講主持人引言

    中技社「AI在教育領域應用」研討會論文集第一章 緒論

    顯微鏡學會二三事:111年度年會致詞



    ▍各項紀念與緬懷

    侯王淑昭女士的遺澤─「春之廳」命名典禮致詞

    張石麟院士紀念會致詞

    播種的人:毛高文校長紀念展

    追思陳建瑞教授

    從Line通訊緬懷劉炯朗校長

    現代傳奇─追思劉炯朗校長(一)

    吾誰與歸─追思劉炯朗校長(二)

    熱情成就卓越:陳守信院士追思會致詞



    ▍煮字專欄

    煮字集─談名聲

    煮字集─框架效應

    煮字集─「瘟疫與人」纏鬥鑑往知來

    煮字集─造物的神奇

    煮字集─為什麼要睡覺?

    煮字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是甚麼?

    煮字集─大語文的重要



    ▍科普知識

    綠色能源與材料科技(一):簡介

    綠色能源與材料科技(二):太陽能

    綠色能源與材料科技(三):氫能

    綠色能源與材料科技(四):風能

    化學元素中西文名稱溯源(一):鹼、鹼土、主族金屬元素

    化學元素中西文名稱溯源(二):過渡族金屬元素

    化學元素中西文名稱溯源(三):非金屬元素









      《清華行思與隨筆》(上)與(下)分別於2019年10月及11月出版,迄今約三年期間,登載在本人各部落格累積的文稿已約達成書的篇幅,本著「紀錄與紀念」的想法,決定付梓出版,承蒙黃鈴棋小姐在新婚後,同時亦忙於撰寫博士論文之際,仍願意擔負編校重責,因而得讓《清華行思與隨筆》(三)與(四)問世。



      由於在2010-2014年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期間,養成撰寫在各種場合致詞或演講文稿習慣,到2018年中已累積相當數量,導致《一個校長的思考》(一)於同年9月出版,《一個校長的思考》(二)、(三)則分別於2019年4月與5月出版。



      根據出版演講文集的經驗,體認最好的留存「紀錄與紀念」方式就是集結出書,因而也將歷年於不同場合及情境撰述的文稿整理出版,除《清華行思與隨筆》系列外,另於2020年6月出版《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



      本書內容包括「各項清華活動」、「清華校友活動」、「清華材料系各項活動」,「台灣聯大系統活動」為擔任「台灣聯大」系統校長以後活動紀言、「各項初、中等教育活動」、「科學與科技講座」、「各項紀念與緬懷」、「閱讀札記與心得」,「煮字集」為《工業材料》雜誌專欄、「科普知識」、「筆墨名人故居」、「地景旅遊與漫談」,而「新竹、清華花鳥逸趣」是在地賞花觀鳥的隨筆。其中也包括以往未出版,由2019年10月開始在各種場合致詞稿,作為迄今階段之文稿整理。



      2020年1月20日方自緬甸倦遊歸來,不料三天後即逢武漢封城,展開全球性的「百年大疫」序幕,迄今約有六億人確診,六百五十萬人死亡,仍看不到終點,讓人感嘆科學昌明時代仍不免受「黑暗騎士」肆虐。期間看到國內外的疫情發展,延續近年來養成習慣,針對疫情執筆來整理思緒、發抒感想,也擴展到其他議題:由於部分文章攸關公共事務,認為或值得與社會大眾分享, 因而試投《聯合報》「民意論壇」,也蒙編者採用多篇,開始有了投稿經驗; 在被採用文章中,大多是略加更動,僅少部分經編者大幅編修,另外則有多篇由編者改動標題,通常是大有改進,學習到在大眾媒體發表文章「下標題」的一些原則;同時因為有一千字篇幅限制,如撰文字數過多,投稿前會自行先加精簡,如壓縮較大,則會兩篇文稿並刊,以能較完整呈現原意。



      這些公開的文章,基於「對事不對人」,提到人則針對其政策的原則,自始即以筆名「曾士宇」發表,以免少數讀者會為筆者身分模糊焦點。按「曾士宇」取自「語真事」諧音,謬仿《紅樓夢》中,「甄士隱」取「真事隱」以及「賈雨村」取「假語村言」之意。



      最後仍要特別再次感謝黃鈴棋小姐的精心編輯與校對,才使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




    其 他 著 作
    1. 地景旅遊與漫談:Travel Scenery and Reflections
    2. 清華行思與隨筆(五)
    3. 清華行思與隨筆(四)
    4.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增訂版】
    5.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
    6. 清華行思與隨筆(下)
    7. 清華行思與隨筆(上)
    8. 精英的十三堂課
    9. 一個校長的思考(三):科學技術與人文藝術
    10. 一個校長的思考(二)教育的職業與志業 清華校務與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