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患難中的30個禱告:與楊腓力一起學習陪伴受苦者

患難中的30個禱告:與楊腓力一起學習陪伴受苦者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33283
楊腓力
余欣穎
校園書房
2023年2月10日
93.00  元
HK$ 88.35  






ISBN:9786267233283
  • 叢書系列:Seed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4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Seed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心靈關懷/成長

















    ————為每顆驚慌的心靈,預備一處安歇重整的避風港————



      三年來的COVID-19疫情,以超快的速度橫掃世界,應該是我們有生之年所經歷的極少數全球危機之一。對每一個人來說,這彷彿是場災難電影,驚心動魄的景象歷歷在目。許多人都有家人朋友染疫,甚至自己曾經染疫,種種艱辛的歷程與心情起伏,往往讓人驚嚇到難以思考和反應。



      面對這樣巨大的危機,我們要到哪裡尋找資源,安定自己的心神呢?著名作家楊腓力想到向文學與歷史尋求心靈的答案;他閱讀英國的死亡文學大師鄧恩在四百年前所寫的《緊急時刻的祈禱》,竟發現這場我們以為如此獨特的世紀之災,原來前人早已經歷過,而且留下了豐富的筆記可供今日的你我安頓身心。對於在健康危機期間如何正視上帝,罕有人寫得比鄧恩更好。



      疾病的浪潮,看似逐漸退去,但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再次襲來,我們是否真的學會了如何面對患難,甚至面對死亡?《患難中的30個禱告》既是楊腓力這位苦難大師帶您從鄧恩的名作中擷取智慧,也是朋友之間的溫柔對話,陪伴我們穿越心靈惶恐的沉重風暴。

    ?


     





    推薦序:苦難大師推薦大師中的大師╱魏連嶽 015

    前? 言 023

    第一天????? 經歷危機的道路 027

    第二天????? 這是怎麼回事? 034



    ---

    鄧恩的《緊急時刻的祈禱》,釋義

    第三天????? 第一階段:初期症狀 042

    第四天????? 第二階段:感官衰弱 049

    第五天????? 第三階段:臥病在床 055

    第六天????? 第四階段:找醫生 064

    第七天????? 第五階段:隔離 071

    第八天????? 第六階段:恐懼 077

    第九天????? 第七階段:會診 085

    第十天????? 第八階段:國王的醫生 093

    第十一天??? 第九階段:診斷 099

    第十二天??? 第十階段:隱藏起來的症狀 107

    第十三天??? 第十一階段:心 114

    第十四天??? 第十二階段:氣息 122

    第十五天??? 第十三階段:疹子 127

    第十六天??? 第十四階段:關鍵日子 133

    第十七天??? 第十五階段:失眠 140

    第十八天??? 第十六階段:喪禮的鐘聲 146

    第十九天??? 第十七階段:「逝世」的鐘聲 152

    第二十天??? 第十八階段:死亡的喪鐘 162

    第二十一天? 第十九階段:盼望 171

    第二十二天? 第二十階段:淨化 180

    第二十三天? 第二十一階段:復活 186

    第二十四天? 第二十二階段:來源 194

    第二十五天? 第二十三階段:復發 202

    ---



    第二十六天? 瘋癲的死亡 210

    第二十七天? 接受的平安 219

    第二十八天? 受苦裡發現意義 229

    第二十九天? 同理,而不責備 236

    第三十天??? 從恐懼到信靠 242



    ?





    推薦序



    苦難大師推薦大師中的大師




      「主雖然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賽三十20)



      在人類思想史的長河裡,苦難的問題比它的答案,還更加持久深長且深入人心;歷世歷代探討苦難議題的思想家與書籍,皆訴盡了此一真理。在普世基督教界知名度極高的暢銷書作家楊腓力所出版的第一本書籍《痛苦的上帝》(1977)即是探討苦難問題。他後來所寫的眾多著作也都繼續執著於對苦難的追問與回答,例如:《無語問上帝》(1988)、《疼痛:不受歡迎的禮物》(1993)以及《我們傷痛時》(暫譯,2006)。然而,這位以苦難起家、深刻關懷苦難問題的暢銷書作者,到了72歲,當他再思苦難時,卻不再表達自己的見解,而是提筆闡述鄧恩(John Donne)的曠世鉅作《緊急時刻的祈禱》(1624)。在苦難大師楊腓力眼裡,鄧恩才是真正大師中的大師。



      楊腓力於二○二一年出版的《患難中的30個禱告:與楊腓力一起學習陪伴受苦者》,是將鄧恩鉅作中的二十三個患難經歷階段,加以編輯與釋義,而後推薦給當代教會,藉此讓我們(特別是受苦的基督徒)可以在閱讀中「看見你的教師」。



      一、 將極度軟弱無助且痛苦難堪的真實自我,攤在上帝面前



      苦難意謂著人生命中難以承受的重中之重,它能同時壓垮受苦者的身體與心靈,就如箴言十七章22節所述:「憂傷的靈,使骨枯乾。」重大的苦難能讓受苦者無法正常思考或生活、無法正常進食或入睡。基督徒也難以避免會遇到超過身心所能承受的重大苦難,也會陷入極度的憂傷、焦慮與絕望。



      鄧恩擔任倫敦聖保羅大教堂主任牧師期間,染上疫病,隨後身體就經歷著各種重症病痛折磨。在疫病中,他坦然地將最真實的自己—那個軟弱無助且極度痛苦的狀態—都攤在上帝面前。本書二十三個階段中每一篇章「第一段落」最開始的敘事,即是描述自己每天身體的慘況,哀嘆自身的悲慘境遇,吶喊著心靈深處的苦楚。



      二、 約伯式獨白:信仰在患難中的淬鍊、揚棄、求真



      面對受苦者,我們往往無話可說,或是不知該怎麼說。任何的言說,都可能成為受苦者的重擔或是二次傷害。我們想要讓受苦者脫離憂傷痛苦心境而講述出的說詞,對受苦的當事人而言,感覺都像似一套空洞的話術,完全無濟於事,不僅沒有帶來任何改變,甚至由於我們的說詞通常附隨著論斷語或指導棋,使得受苦者還需額外承受著言談中的壓力。



      的確,在苦難面前,我們是無話可說;能說出的,大都是一種約伯式的「獨白」—不僅是自我與自我之間真誠且深沉的對話,更是受苦者與上帝摔跤的過程。本書每一篇章的「第二段落」,即是這樣的獨白;它是鄧恩在苦難裡對於信仰的吶喊與提問,卻也藉由這樣的過程,將自己信仰中的雜質煉淨、去蕪存菁。患難使他渴求真信仰,而後緊緊抓住,欲從其中替垂死的身體尋找生路,也替被苦難囚禁的心靈尋找出路。患難中可見真情,更可見真我,並召喚出真信心與真信仰。



      三、唯有祈禱,別無他法



      儘管受苦者在患難的深淵與幽暗中,總會嘗試摸黑找出路,渴望見曙光。但想盡辦法、用盡氣力,往往白忙一場,空手而歸,落荒而逃,最終仍回到苦難深淵的底處。屢戰屢敗後,他醒悟並深知,唯有祈禱,別無他法。本書每一篇章「第三段落」即是受苦者的祈禱。



      禱告意謂著我們有可以求助的對象,並且深信祂是那位甚願賜予幫助的神,祂能讓絕望者見到盼望。身陷患難的受苦者,往往容易只看見生命中的黑暗陰影,而非生命中被陽光照亮的部分;但祈禱能讓我們體悟「除非有光的存在,否則不會有陰影」(本書第十六天「關鍵日子」的祈禱)。這樣的體悟,帶來盼望,也曉諭苦難不能遮蔽神的光明,更不能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



      此外,受苦者不僅是哭喊醫治幫助、仰望上帝垂憐拯救,更是懇求讓受患難壓迫的心靈能得安慰、安息、安頓。受苦者就如同處在狂風巨浪之苦海中載浮載沉、等待救援的小船;值此之際,祈禱不僅能讓受苦者的目光,從幽暗的萬丈深淵轉向看見有光明的邊際,並且能引導他們受苦的心靈得以靠岸、得到安歇。



      苦難喚起了更深刻的祈禱與更懇切的呼求,而就在這樣的祈求中,神人之間的距離也被化解;於是受苦者經歷到「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與我同在。?的杖,?的竿,都安慰我。」(詩篇二十三4)禱告是對抗苦難的神祕力量,亦是受苦者與那位賜人安慰及幫助之上帝相遇的祕境。那些在禱告中經歷到神所賜的安慰、平安、信心、力量與盼望的基督徒,比較能將苦難的「遭遇」轉化為對生命具有神聖意義與價值的「際遇」,也比較能讓原本受苦難轄制的心靈得到自由、來到可安歇的青草地與溪水邊。



      四、學習成為陪伴受苦者的助人門徒



      每一個人類世代都無可避免地被各種患難及其幽暗黑雲所籠罩,其中充滿無數的受苦者與哀傷心靈。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後疫情時代也是如此,我們身邊有眾多孤苦無依、等待救援的人們。每個世代的基督徒都應是甚願熱切去幫助與陪伴那些受苦心靈的助人者。逆境中可見真知己,更應遇見真門徒。另一方面,無可否認的事實是:我們每個人與患難、重病或死亡的距離都是一樣的—都是一樣的「未知」。既然很可能就在不久的將來,那個未知就被揭曉,就被我們遇見;那麼,我們過往那些曾陪伴受苦者的種種經歷,以及過程中所深刻肯認的種種信念與盼望,屆時就能實戰的用在自己身上。助人者於是自助,反之亦然。



      本書是能幫助我們知道如何面對苦難,亦能幫助我們知道如何去陪伴受苦者的一本珍貴好書,使他們能在出人意外的平安與盼望中度過人生患難。


    魏連嶽

    衛理神學院院長

    《疫情神學》作者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