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文獻上的記載看來,第一張福爾摩沙的影像記錄,應該是出現在距今170年前「培里艦隊」所拍的「銀版攝影」,但是至今尚未被發掘出土。150餘年前在大清帝國廈門開設寫真館的聖.朱利安.愛德華茲,受美國駐當地領事李仙得之邀前來臺灣擔任隨行攝影,也因此留下截至今日為止我們認為「最早」的福爾摩沙影像。
在1850年代隨著攝影術的進化,寫真家在攝影前先在暗房中將透明玻璃片塗上膠質化學藥劑,然後把玻璃片浸泡在銀鹽溶劑中形成可感光的底片,接著將玻璃底片裝入攝影機木箱中趁潮濕未乾之際進行拍照動作。在拍攝完畢之後,蓋上鏡頭將木箱拿回暗房處理玻璃底片的顯影、定影以及水洗,這樣的流程即是所謂的「濕版攝影術」。
本書中絕大部分的寫真家作品,都是採用「濕版攝影術」的成果。雖然曝光時間大幅縮短至5∼10秒鐘之間,但是在150餘年前的臺灣嚴苛條件之下,寫真家們必須扛著等同一牛車體積的器材、藥水、暗房用帳棚爬山越嶺,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工程。但是寫真家們基於對攝影的「愛」、對福爾摩沙地景與住民的「愛」、甚至是對細心編寫出版成書的「愛」,他們逐一完成對這個地處邊陲的島嶼珍貴的歷史記錄。同樣的,當我們要進行為這些寫真家「愛的結晶」作品上色時,堅持不用錯誤百出的電腦AI上色,而是用對先人無比的敬意與對歷史的「愛」去一一加以考證,並試圖還原一個半世紀前寫真家們所看到的福爾摩沙真實色彩。我們認為,承接這些寫真家珍貴的遺產,加以彩繪後讓現代讀者能更貼近彩色視覺經驗,對於自己的先人、土地能產生進一步的新認知,用「愛」來看待與包容在臺灣發生過的所有歷史是無比重要的經驗與學習。
在這個還原的過程當中,我們也發現一些足以佐證耆老所言,或是補足文獻記載不足之處,編繪者王子碩兄將在本書〈編後語〉中詳述。例如在本書第99頁的〈臺南城內兩廣會館內〉影像中,演出粵劇或京劇的演員合照,其服裝、道具、臉譜、扮相、身形動作都完全不符傳統戲曲典範,甚至連戲碼名稱都出現錯誤。幾經思考之後,我們決定保留影像原樣的合理色階,不去更動周瑜扮相實質上應為水藍色與粉紅色為主之類的色彩。其原因就在於,根據戲曲耆老所言,在19世紀的福爾摩沙蠻荒、凶險之島「不會有正規的清國劇團願意前來公演,一切都只是不道地的湊數而已」的證言。如果對照本書第66頁的法國士兵與一般民眾的合照影像,即不難理解當時的臺灣與「現代化」這個名詞的距離,何止只有百年之遙!本書也正好呈現出在進入日本時代全面迅速現代化之前的臺灣樣貌,我們就讓歷史回歸於歷史吧。
本書是我們第一次嘗試出版日本時代初期之前的彩繪題材,文中盡可能保留原作品或是原出版時所用的標題,其中若有誤植之處再行勘誤校正。此外,對於這些前來探勘、尋找機會的先驅者們,多年來已有例如美籍學者費德廉(Douglas L. Fix)教授等內外學者的專書論述,以及諸多專家前輩的實地踏查對照書籍問世,因此在本書中不多作贅述。
王佐榮? 2023 如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