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解人生真實的餓與煩!(套書兩冊)《飢餓信號》+《問就對了》
庫存=2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6269527120
米歇爾?馬赫特,安迪•洛帕塔
王榮輝,王念慈
?子文化
2023年3月15日
317.00 元
HK$ 269.4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9527120
叢書系列:
Denken
規格:平裝 / 608頁 / 14.8 x 21 x 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Denken
分
類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概論/入門
同
類
書
推
薦
暢銷百萬的德國心理課:寫給在工作、愛情和人際關係中掙扎的你
王子公主診療所:童話心理學教室
物品的語言:心理治療師的手記
超強心理判斷力
一口氣讀完26本心理學經典(四版)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香港製片——港式電影製作回憶錄
黑板手繪字&輕塗鴉2:CHALKBOY黑板手繪創作305
十年如一:汶川地震十週年回顧
文明的密碼:跟著考古學家穿越中國歷史
多肉植物栽培大全:品種介紹•四季管理•Q&A新手問答
葡萄酒十講:給自己的10堂葡萄酒鑑賞課
內
容
簡
介
▎《飢餓信號》本書簡介
飢餓信號來了,好書趣味登場!
德國心理學家揭開你藏不住的飲食秘密,情感黑洞!
發出飢餓訊號的身體機器啊,你一口咬下,秘密全都開啟了?
大口咬下瞬間,是你的身體,還是你的心在作祟?
擅說故事的德國心理學家推出首部迷人的科普散文,
為你解開飲食與心理的關聯,
大啖趣味的情緒之謎!
到底是什麼觸發了飢餓信號?又如何影響成長時期的飲食行為?
作者結合有意思的研究案例、迸發人類情感的飲食故事,用專業與趣味精巧剖析,將身體訊號與情緒驅動的一切關聯,為讀者解謎,不只是二十世紀心理學家料理飲食爆走的情感解方,也是一本新鮮,更新奇,往情緒洞穴探索的飲食心理學。書中除了提及食物享受、病態飲食,及各種失調飲食背後,改變飲食行為的可能性等,當然還有內省與學習處理情感的替代方法!
飢餓、挫折、巧克力,催生:飢餓信號,情緒爆點,飲食行為!三者其實緊密關聯。
無論想改變飲食,還是想改變心情,先從兩者相互關聯下手吧。
本書跳脫傳統的專業書寫,用生動有趣的方式為讀者深入闡釋,飲食行為背後的情緒洞穴!
研究領域的被忽略的一塊
「我們的飢餓感是如何曉得人體需要營養呢?隱藏在背後的確切原因長久以來都是個謎。直到二十世紀,科學才開始深入地研究這個問題。」
「我們心理學家在現代的飲食情況中看到的問題——過量地攝取食物以及飲食造成的精神超載,唯有藉助同時也顧及飲食的情感世界的策略才能解決。」
本書特色
•?? ?最好看的飲食心理學!深入淺出,科學實證。
•?? ?先理解再改善,專業的實用指南。
•?? ?案例豐富,知性又趣味。
好評推薦
誠摯推薦 國內名家聯合力推
楊馥如(大腦神經科學博士 / 旅義作家)、盧郁佳(作家)? 專序推薦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謝哲青 (作家)、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熱烈推薦
德國媒體高度讚譽,亞馬遜讀者熱情推薦!
「一本值得享受的心理學!」《 學習世界》( Lernwelt)
「全面啟蒙,收穫十足!」《今日心理學》(Psychologie Heute)
各方推薦語
你是不是「情感飲食者」?若心中有一絲猶豫(甚至答案是肯定的),《飢餓信號》一書必須入手!它會是指南、是陪伴,能解開身心之謎,也幫你更認識自己。——楊馥如(大腦神經科學博士 / 旅義作家)
胖子決定要瘦下來才喜歡自己,獲知要先喜歡自己才會瘦,悲劇了。但在本書豐富知識翼護下,我們可以有勇氣承認討厭自己,然後不計成敗地喜歡自己。——盧郁佳(作家)
「要吃還不吃,其實是個大問題。本書以科學研究為基礎,一路帶著讀者揭開「你為何而吃?」背後的謎團,從腦、激素到情緒,從正常、失常到異常,一起來探索關於「吃」——這門既實用又食用的學問吧!——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非虛構類書籍或指南,而是具有絕佳基礎的有趣閱讀。」——? 《今日營養雜誌 》( Ernahrung heute Magazin )
「如果你想更了解和改變你的飲食習慣,本書是一個好的開始!」——Funklust(部落客)
「有趣的指南!」—zauberblume
▎《問就對了》本書簡介
如果有人問起「你好嗎?」,這本書將讓你從此有了不一樣的回答。
也許不只該找人聊聊,
找到勇氣是開口最大的力量!
是時候啟動念頭、接納不足了。化為行動之前,你需要這本書!
從個人發展到組織困境,本書宛如梳理各種實際方法的解困全書。
•本書入圍2021年商業書獎決選(SHORTLISTED FOR THE BUSINESS BOOK AWARDS 2021.)
•《金融時報》稱為「歐洲領先的商業網絡戰略家之一」,
•《獨立報》和《富比士》網站稱為「真正的人際網絡大師」
安迪•洛帕塔最新作品
一本探索為何無法開口求助的書, 可用於自助與助人,
解開各種文化迷思與各行各業中,那條難以鬆脫的韁繩!
作者因受生活事件啟發,決定著述探討不敢開口的原因,與走出困境的解方。他不只分析各種個人發展困境,也擴及組織發展難題,讓本書成為陪伴自己與他人,並能成為勇於求助者的實用寶典。
改變想法,並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解法,世界才能繼續運轉!
「這種想體面示人的渴望,常常會成為我們與他人吐露心聲的阻礙。我們希望人們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但這份渴望也可能令人無視於得到支持或意見的機會,或錯過改變現況的時機。」
在書中作者探討應如何改變思維模式,以擁抱來自我們人際網絡的支持,從中取得力量。他探討公開透明不論對團體或個人領域的成就都至關重要,透過獨家訪談的案例研究,也說明這點如何影響各行各業的人們。
社群媒體使我們習於展現較好的一面,卻也容易讓人忽略示弱或尋求支持的重要,
如何以對的方式向對的人更透明、舒坦地分享脆弱,
不僅可以增加幸福感,還可增強心理韌性及實現目標的可能性。
「我們的優點或許會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連結,卻是由我們的弱點銜起。」 ──美國生命教會創辦人暨牧師 克雷格.葛洛契爾(Craig Groeschel)
本書特色
•?? ?簡要實用,專業提出建言。
•?? ?要點清晰,改變思維盲點。
•?? ?案例豐富,多層面探討,深入不同處境者內心。
好評推薦
誠摯推薦
瓦基(閱讀前哨站)、洪仲清(臨床心理師)、洪震宇(《精準提問》作者) 、
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
專文推薦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
各界好評推薦
「我們往往高估了一個人的能耐,卻低估了一群人合作所激發的能量。是該好好學習如何開口、與人連結,發揮出更驚人力量,而此書是最好教材之一!」──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求助並不是示弱,而是勇氣的展現。這本書內含了紮實的案例和實用的技巧,教你如何把提問變成自己的超能力。」——瓦基� 閱讀前哨站
「你曾向他人尋求協助嗎?又或者,你在看到這句話,心中開始有畫面時,就不自覺皺眉呢?本書帶你重新認識「開口求援」,並且將之變成你未來創造深度人際連結的最佳黏著劑。」——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一本力量強大又啟發人心的好書,它講述了當代企業和個人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書中集結客觀公正的個案研究、專家見解和實用技巧,每個需要更勇於開口求助的人,都必須一讀。」──朵莉•克拉克(Dorie Clark),《脫穎而出》(Stand Out)作者,美國杜克大學福夸商學院管理教育教師
「全英國的公司甚至是世界各地的會議室,在會前都應該要求與會者閱讀這本書。它既發人深省,又充滿驚喜。」──蕾蒂•范•科比特(Lady Val Corbett),職業婦女行動網、科比特論壇和羅賓科比特獎創辦人
讀者五顆星推薦
「你書架上最重要的書之一!
多年來,我閱讀了許多自助/勵志/商業書籍。有些確實引起了共鳴,有些則沒有。安迪·洛帕塔的這本書確實引起共鳴。很明顯他的心和靈魂已經融入了這本書。每一章都無縫過渡到脆弱性和透明度對於在這個現代世界中生存至關重要的方式。它發人深省,引人入勝且極具教育意義。
我必須推薦人們購買而不是相互傳閱,因為我的筆記太多了!」
目
錄
▎《飢餓信號》目次
推薦序
揭開飲食與情感的神秘連結?? 楊馥如
難瘦是因為未發現自己想哭
卻以為是餓??????????????????????????????? 盧郁佳
與情感共餐
尋找飢餓信號
? 鮮為人知的關於飢餓感的知識
肚子裡的氣球
思維錯誤的終結
信號樂團
飲食行為的兩張臉
尋找控制的結構
飲食行為的大腦
超越平衡
飲食的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
飲食情感及其控制功能
擇食問題
對鹽的渴望
讚嘆反感
我們是如何學會喜歡披薩、巧克力與蔬菜湯
他人的影響
飲食情感的創造
情緒一族
什麼是情緒?
為何我們會感受到情緒?
情感有哪些?
為何我們會感到噁心?
心情與體驗色調
情感通向飲食的途徑
強烈的情感如何改變食慾
節食如何會失敗
情感改變飲食行為的五種方式
關於情緒的處理
陌生的自身情感
飲食的舒緩作用
巧克力之謎
巧克力會像藥物一樣作用嗎?
飲食之樂如何驅除煩憂
記憶的力量
藉助熱量的撫慰
糖與自我控制
情感飲食之謎
兩個臨床實例
基因與荷爾蒙讓我們成了情感飲食者嗎?
童年的經歷
我們能否相信自己的飢餓感?
情感飲食的形成
肥胖問題
創傷、貪婪與成癮
失調飲食行為的情緒
禁食與暴食的循環
飢餓病
苗條的理想
厭食症與暴食症如何形成?
進食障礙的情感世界
克服有問題的飲食模式
給飲食一點秩序
飲食行為的自我控制
給壓力飲食者與沮喪飲食者的訓練
享受的秘訣
剖析享受經驗
熱愛美食的法官
為何我們在享受時也得思考?
享受是可以學習的
結語:處理飲食情感的簡易指南
謝詞
註釋
▎《問就對了》目次
各界好評推薦?? ?
推薦序?????????????????? 陳志恆
序言?? ?
關於這本書?? ?
淬釀《問就對了》的歷程??
?
第一部??? 找到勇氣?? ?
1.?? ?整頓情緒?? ?
2.?? ?卸除偽裝?? ?
3.?? ?柔弱勝剛強?? ?
4.?? ?你不孤單?? ?
5.?? ?怎樣信賴他人,並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
6.?? ?自我關懷和心存感恩,這點如何影響我們開口求援的能力??? ?
第二部??? 擬定策略?? ?
7.?? ?你的目的是什麼??? ?
8.?? ?讓其他人與你並肩作戰?? ?
9.?? ?開口求援前,請先回答這六道問題?? ?
10.?? ?社群媒體或許是不錯的交流管道,但面對面談話給你更強大的力量?? ?
第三部???? 展開行動?? ?
11.?? ?對自己負責?? ?
12.?? ?與智囊團共處的十大原則?? ?
13.?? ?找個願意當你軍師的導師
第四部??? 營造能讓人安心示弱的氛圍?? ?
14.?? ?身為朋友,你可以……?? ?
15.?? ?身為領導者,你可以……?? ?
16.?? ?身為組織,你可以……?? ?
17.?? ?有好的成員才有好的團隊?? ?
18.?? ?組織和領導者能怎樣鼓勵成員分享難處?? ?
19.?? ?我們能接受政治人物也會出錯的事實嗎??? ?
第五部???? 我們之間有何不同??? ?
20.?? ?就性別來看,男女求助的意願有什麼不同??? ?
21.?? ?就個性來看,內向者會比較難開口求援嗎??? ?
22.?? ?就世代來看,當代的生活模式是否改變了年輕一代的分享方式??? ?
23.?? ?就文化來看,文化差異是否會影響我們說心裡話和開口求助的意願?
第六部???? 穩步向前?? ?
24.?? ?阻礙分享的原因有哪些,對此又能做些什麼??? ?
25.?? ?我們分享和表達真實自我的風氣或需求,將如何受科技影響??? ?
26.?? ?開口求援的原則?? ?
你還可以做些什麼??? ?
致謝?? ?
參考資料?? ?
My Black Dog基金會???
序
《飢餓信號》推薦序
難瘦是因為未發現自己想哭,卻以為是餓
盧郁佳(作家)
為什麼有人肚子餓容易發脾氣?因為葡萄糖使人自制,遇享樂誘惑也能控制;低血糖飢餓就易怒且有攻擊性。然而令人安心的不只是糖。
在巴黎走進凡爾賽宮御用巧克力店,嘗一顆巧克力,先甜,後苦,接著是水果奶油餡的酸涼,歡樂令人陶醉。嬰兒打針時大哭,若在嬰兒舌頭上滴糖水,瞬間就能安撫嬰兒,因為糖刺激了大腦分泌止痛。實驗室受試者悲傷時,吃巧克力也能瞬間平復--但那塊巧克力若不好吃,就無效。美味舒緩情緒,一吃解千愁又令我們為減肥發愁。
《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從農業、藥學、人類學解釋節食易發胖,《飢餓信號:一次解開身心之謎的飲食心理學》則是德國心理治療師、烏茲堡大學心理學教授米歇爾.馬赫特,從心理學剖析飲食模式習自各種被情緒薰染色彩的經驗,滿載驚人發現。如果孕婦吃胡蘿蔔,新生兒也會喜歡牛奶帶有胡蘿蔔味。二到五歲的受試兒童,如果吃和桌對面成人一樣的食物,就會吃更快、更久、更多,從社會模仿中養成一生的偏好,而我們不自知。失衡的飲食,可能來自早期的認知失調。
嬰兒哭鬧,有時餓了,有時尿布濕了,有時是要人抱哄。如果父母用食物安撫小孩,取代擁抱、撫摸、關愛,那麼小孩就胖。而父母會用食物來安撫小孩,往往是因為父母用飲食安撫自己。嬰兒得學習區分肚餓和情緒不舒服,但如果不餓就被餵食,干擾了學習,造成嬰兒認知缺陷。成年後也誤把情緒不舒服當成餓,直覺把食物往嘴裡猛塞。飲食習慣是秘密的個人史,讀這本書則是自我考掘的驚奇之旅。
他從卡夫卡《絕食的藝術家》看出,自願挨餓出於自我不滿。厭食症、暴食症,往往是因為受虐,被施暴、被疏忽、酗酒、父母早逝、過度保護、高成就壓力等。有些是幼兒餵食障礙(體重身高發展正常,但因早產、心臟或呼吸道問題、營養、口腔肌肉或心理問題,抗拒餵食)、腸胃問題、家人吃飯吵架、感覺混亂。有百分之六到十六的成年受訪者表示幼年曾遭性虐待,導致飲食失控。有人在戒斷時雙手發抖,感覺發熱或畏寒,有人半夜被想吃巧克力的衝動驚醒,破窗闖入幾戶人家翻搜。遇過一次性虐待者,罹患進食障礙的風險升高二.五倍。多次遭性虐待者,罹患進食障礙的風險升高五倍。亦即歧視肥胖等於落井下石,胖不是嘴饞、懶得運動、比別人沒意志力。相反地,是受苦的表徵。
《發條鳥年代記》中,笠原May說假髮是條不歸路,微禿戴假髮,不透氣就會全禿,一輩子脫不下來。節食是加劇飲食成癮的不歸路,越想減肥就壓力越大,越想吃。越成功挨餓,就越止不住暴食,新手的好運只讓人離不開賭場。鄭多燕健身舞、阿金博士低醣飲食法、防彈咖啡、生酮飲食、一六八斷食,都能短期見效,停止後復胖。關鍵在用吃解壓,使你抗壓耐操配合度高,效率過人,獨自承擔問題不麻煩別人,受委屈也不用跟人起衝突,飲食失調者可說是極端環境的高功能適應者。作者為胖除罪,透視個案以節食應付高成就壓力下的自我懷疑。也帶領復健,教人在動手取食前暫停,覺察棘手的負面情緒,給自己選擇權。可惜這不是速效萬靈丹,仍是鍛鍊項目。
胖子決定要瘦下來才喜歡自己,獲知要先喜歡自己才會瘦,悲劇了。但在本書豐富知識翼護下,我們可以有勇氣承認討厭自己,然後不計成敗地喜歡自己。
《問就對了》推薦序
接納、承認不足,是最強大的力量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身為一個心理助人者,我總是鼓勵人們要主動求助。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尋求協助這檔事。
之前處理過一件青少年自我傷害的案子。有個高中女孩,在手腕上留下一道道割痕,好一段時間沒有人知道。直到有一天,被同班好朋友發現了,女孩謊稱是不小心受傷的,但好友不信,又察覺這一陣子,女孩似乎鬱鬱寡歡,和過去不太一樣,直覺應是女孩遇到困境,偷偷向老師反映,師長才有機會介入處理。
原來女孩在補習班與一位擔任課輔老師的大學生交往。後來,男友提出分手,女孩傷心欲絕,一直走不出失戀低潮,更就此陷入情緒低谷中。
每當夜深人靜時,女孩本來要繼續溫習功課,但卻一股強烈的鬱悶湧上心頭,那痛苦快把她給淹沒,近乎窒息。她拿起抽屜裡的美工刀,無意識地往手腕上劃下去,看到皮肉綻開,鮮血流了出來,內心的痛苦似乎得到了釋放。又或者,手腕上的痛,讓她感受到自己還存在著。
就這樣,每天、每晚,一道又一道的傷痕。
白天,女孩的作息依舊,總是在人前保持著甜甜的笑容。當事情曝光時,不論是老師或家長,簡直無法置信,這個乖巧的孩子,竟然已經持續自我傷害一陣子了。
大人們除了問:「為什麼要割腕?」還會問:「妳怎麼不趕快告訴我們?」
「你為什麼不早點說?」這句話,多麼沉重!
大家都說她傻,告訴她,有困難就要說出來。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有時候,求助就是這麼難!比起向別人說出口,獨自吞忍秘密,會要來得安全得多。
對兒童或青少年而言,不願意求助的主因,常是擔心被罵,或者不想造成大人的負擔。然而,也有許多成人即使遇到困境也不願意開口求援,為什麼呢?
就我的觀察,擔心給人造成負擔,大概也是主要原因。他們常認為自己的困境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沒必要給別人添麻煩。但他們沒想過的是,當他們願意說出自己的困境,給親友伸出援手的機會,別人是會很開心的!
另一個不能求救的原因,常是擔心被拒絕。
許多人在考慮著是否請人幫忙時,常會在心中上演一番小劇場:「他們會不會不答應?」「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很煩?」「如果被拒絕怎麼辦?」最終,還是擔心自己在他人心中留下負面的印象,害怕就此被討厭,或被貼上麻煩人物的標籤。
所以,是否能求助,常與自我價值有關。自我價值越是低落的人,越是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越是難以向外求援。
然而,我們所處的社會文化也得負起一些責任。
當整個文明社會都標榜「獨當一面」「獨立自主」「不依賴別人」等特質才是美德時,無形中就削減了人們開口求助的意願,否則可能會被當成是抗壓性不足的「草莓族」。
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問就對了》這本書要告訴你,向外求助才是真正勇敢的表現。求助,意味著需要向外人展現自己脆弱與不足的一面,這是多麼需要勇氣的事情,也多麼需要被肯定呀!
相反地,死命苦撐著,看似堅強,實則內心軟弱。
雖然現今社會對他人的苦難不聞不問者多,但我所遇到的人,有許多都是樂於助人。例如,當我在網路上透露一些我遇到的困境時,就會有許多網友前來留言,紛紛獻上他們的點子或經驗分享。雖然有時候,我純粹只是想抱怨,並沒有要人告訴我該怎麼做,但仍有許多人會「忍不住」過度熱心。
為什麼會如此呢?
因為當你發現自己能提供他人協助,你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價值的。我們常常需要透過對他人做出貢獻,來證明自己在群體中的重要性。
如果,你是個愛面子,死也不願意向他人求助的人,你或許該學習適時地展露自己的弱點。如同前面說過,這一點都不簡單!《問就對了》正要教你,如何開口向他人求助,在心態上如何自我調整?以及,在策略上如何擬訂求助方針,增加求助成功的機率?
最後,這本書也同時告訴你,當你有機會成為一個助人者,為他人提供協助時,你該注意些什麼?我們需要審慎思考,如何給他人「恰到好處」的協助,不至於讓對方感到壓力,或因此嚇跑對方,同時也能令對方更願意敞開心房,感到被理解與被支持。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