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就黃作炎而言,是一種閱讀,一種生活態度。他從旅行中,來閱讀人、閱讀事物、閱讀不同的歷史和文化。COVID-19 肆虐全球三年多,沒有出團旅行,鎖在國內,他神遊曾經去過的地方,依舊寫著他的電影旅行。
曾經,在國中地理課本上,讀到「波羅的海三小國」立陶宛、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波蘭這些東歐共產國家,幾頁的敘述,直覺的印象是「蕞爾小國,依阻山水。」後來有機會到此一遊,而且一遊之後,才發現這些國家已不再是共產國家,而且最小的國家土地面積都比台灣還要大。
原來,國中學的地理已經變成歷史,要親自造訪才會理解的知識。沒想到之後,我竟然遊走數十趟。走訪東歐這些國家,不論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還是最南的波蘭,最讓我陶醉其中的,就是其古城風貌和林間小徑。
無論是愜意地漫步在愛沙尼亞塔林的古城中、拉脫維亞古城里加中世紀的古城堡,立陶宛維爾紐斯石板地,一路從翠綠、暗綠、淺黃到深紅、雪白的春夏秋冬,一如人生四季,春光、夏陽、秋葉、冬雪,明媚艷麗到白雪覆蓋的路上,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秋天,金黃、淡紅、深紅的落葉層次鮮明地佈滿林間,走在林中小徑,滿地飄零的紅葉,我特愛踩在落葉上,發出淺淺地碎裂聲,心理便飄出幾句詩詞:林間踩踏秋意,秋陽清脆亮麗。
白雪靄靄的冬天,來到蒼白的聖誕市集裡,雖然寒冷,但看著眼前白茫茫的一片,矗立著一棵巨大的聖誕樹,順手買了一杯熱紅酒,暖暖身子,逛逛歐洲的特色手工藝、毛織品,聞到柏樹香氣、火烤的氣味。買了幾張明信片,寫上幾句來自雪的的心情問候語,貼上郵票、投進郵筒,寄給台灣的親友。
春暖花開、夏豔明亮,秋霜落葉、冬雪靄靄。特別的是,生長在亞熱帶的台灣的他,在秋冬時節造訪,就深深著迷了。
落葉飄零的秋,有種蕭瑟的感覺。他曾在秋晨早起,隨著一抹陽光帶領下,獨自尾隨著幾位虔敬的老婦,推開哥德式教堂的大門,走進偌大的廳內,點起一盞蠟燭,靜靜地坐在木椅上祈禱,很坦然地再次推開教堂大門,迎著明亮的陽光前行。
品味伏特加、品味人生
在雪地的東歐裡,喝伏特加是一種常民生活飲料。早在19世紀的俄國科學家門得列夫,發現化學元素週期表之時,更以穀物蒸餾酒稀釋38%酒精,完美比例的伏特加。特別是在波蘭以蕭邦命名的伏特加,受到日本觀光客的喜愛。
在冰冷的冬日裡,喝上一口伏特加之後,有種從喉嚨暖到肚子的感覺。可能是曾受到蘇聯統治之故,這幾個國家在超市都可以見到透明的「生命之水」伏特加。
很多人對伏特加有「根本就是酒精」的印象,總以為進到醫院探病的氣味,然而,伏特加這種類似台灣陳年金門高粱的烈酒,代表北國粗獷的一種寒帶文化。在寒冬裡來上一兩杯Straight,可說是禦寒的秘密武器,夏天加2顆冰塊,暢快!
此時此刻,他喝下一杯加冰塊的伏特加,感覺清涼、沉沉澱地,沉靜幾許。想著蕭邦《波蘭舞曲》、導演奇士勞斯基的《藍色情挑》、《白色情迷》、《紅色情深》、羅曼波蘭斯基的《唐人街》、《黛絲姑娘》、《戰地琴人》,辛波絲卡的詩作〈一見鍾情〉......
然後不知不覺,想起他在波羅的海的曾經,和當地的人交朋友,互拍彼此的合照。原本看似冷酷的東歐人,一杯下肚之後,竟能成為無話不說的朋友,相約下次到他家Long St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