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諮商理論與實務:從後現代與家族系統的觀點著手

諮商理論與實務:從後現代與家族系統的觀點著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178461
駱芳美,郭國禎
心理
2023年4月03日
283.00  元
HK$ 268.85  






ISBN:9786267178461
  • 叢書系列:輔導諮商
  • 規格:平裝 / 704頁 / 17 x 23 x 3.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輔導諮商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教育類 > 教育 > 教育心理











      人生是個改變的過程,你想改變嗎?請看本書十二派學者提供給你的解套之道

      薩提爾家族諮商理論

      「人們具有需要克服困難和成長的內在資源。『希望』是改變的重要元素」

      ”We all have the internal resources we need to cope successfully and to grow.

      Hope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r ingredient for change.”



      鮑恩家族系統理論

      「當你改變自己的同時也就改變了對方」

      "Changing oneself ultimately leads to substantive changes in others as well.”



      海利策略家族諮商

      「必須要有行動,改變才會跟著發生」

      ”Action must be taken if change is to happen.”



      米努欽的結構家族諮商理論

      「光談論問題不會讓改變發生,只有透過面對處理,改變才會發生」

      ”Change is expected to occur as a result of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s, rather than talking about them.”



      焦點解決諮商理論

      「改變之道是要去打破那一直想解決問題的循環裡」

      ”To change it then attempts to break up the escalating cycle of the attempted solution.”



      敘事諮商理論

      「每個人都是依照其所說的故事在過人生」「透過改變訴說這些故事的方式不僅會改變講述者,也會讓榮幸聽到這些故事的諮商師有所改變」

      “Persons live their lives by stories” “The stories will not only change the teller in the telling but will also change the counselor as a privileged audience of the tale.”



      動機性晤談諮商理論

      「當你猶豫不決並充滿矛盾時,你已經離改變又靠近一步了」

      " If you are ambivalent, you’ re one step closer to changing. "



      合作取向諮商

      「改變是通過對話或交流中達成的」

      ”Change takes place through conversation or communicative exchange."



      卡巴金的正念諮商理論與實務

      「深入與不判斷地接受自己,改變和治癒的可能性就自然增加了」

      “A deep and non-judging acceptance of ourselv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our own transformative and healing possibilities.”



      接受和承諾諮商理論

      「接受自己的痛苦是邁向擺脫苦難的第一步」

      “Accepting your pain is a step toward yourself ridding yourself of suffering.”



      寬恕諮商

      「寬恕是打開心靈自由之門的金鑰匙」

      ”Forgiveness is one of the keys to unlocking the door.”



      希望理論

      史奈德相信「如果每個人都願意在自己的小角落灌輸『希望』,就可以帶出很大的改變」

      "I think it can make a difference if we just try to instill hope in our own small corners of the world.”


     





    1 從家族諮商的觀點著手:以家庭系統為主軸

    第一章 薩提爾的家族諮商學派(Satir? Family Therapy)

    第一節 薩提爾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 薩提爾家族諮商的理論

    第三節 薩提爾家族諮商的策略

    第四節 薩提爾家族諮商的案例分析與摘要

    第五節 薩提爾家族諮商的自我測驗

    第二章 鮑恩的家族系統理論諮商學派(Bowen Family Systems Theory)

    第一節 鮑恩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 鮑恩家族系統的理論

    第三節 鮑恩家族諮商的策略

    第四節 鮑恩理論的案例分析與摘要

    第五節 鮑恩理論的自我測驗



    2 從家族諮商的觀點著手:以策略與結構為主軸

    第三章 海利的策略家族諮商學派(Haley? Strategic Family Therapy)

    第一節 海利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 策略家族諮商的理論

    第三節 策略家族諮商的策略

    第四節 策略家族諮商的案例分析與摘要

    第五節 策略家族諮商的自我測驗

    第四章 米努欽的結構家族諮商學派(Minuchin? 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

    第一節 米努欽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 結構家族諮商的理論

    第三節 結構家族諮商的策略

    第四節 結構家族諮商的案例分析與摘要

    第五節 結構家族諮商的自我測驗



    3 從家族�後現代諮商的觀點著手:以語言為主軸

    第五章 德•沙澤和伯格的焦點解決諮商學派(de Shazer? and Berg?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第一節 德•沙澤和伯格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 焦點解決諮商的理論

    第三節 焦點解決諮商的策略

    第四節 焦點解決諮商的案例分析與摘要

    第五節 焦點解決諮商的自我測驗

    第六章 懷特和愛普斯頓的敘事諮商學派(White? and Epston? Narrative Therapy)

    第一節 懷特和愛普斯頓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 敘事諮商的理論

    第三節 敘事諮商的策略

    第四節 敘事諮商的案例分析與摘要

    第五節 敘事諮商的自我測驗



    4 從後現代諮商的觀點著手:以對話為主軸

    第七章 米勒和羅林克的動機性晤談諮商學派(Miller? and Rollnick?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第一節 米勒和羅林克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 動機性晤談諮商的理論

    第三節 動機性晤談諮商的策略

    第四節 動機性晤談諮商的案例分析與摘要

    第五節 動機性晤談諮商的自我測驗

    第八章 古里希和安德森的合作取向諮商學派(Goolishian? and Anderson? Collaborative Therapy)

    第一節 古里希和安德森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 合作取向諮商的理論

    第三節 合作取向諮商的策略

    第四節 合作取向諮商的案例分析與摘要

    第五節 合作取向諮商的自我測驗



    5 從後現代諮商的觀點著手:以正念為主軸

    第九章 卡巴金的正念諮商學派(Kabat-Zinn? Mindfulness in Counseling Practice)

    第一節 卡巴金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 正念諮商的理論

    第三節 正念諮商的策略

    第四節 正念諮商的案例分析與摘要

    第五節 正念諮商的自我測驗

    第十章 海斯的接受與承諾諮商學派(Hayes?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

    第一節 海斯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 接受與承諾諮商的理論

    第三節 接受與承諾諮商的策略

    第四節 接受與承諾諮商的案例分析與摘要

    第五節 接受與承諾諮商的自我測驗



    6 從後現代諮商的觀點著手:以正向心理學為主軸

    第十一章 恩瑞特的寬恕諮商學派(Enright? Forgiveness Therapy)

    第一節 恩瑞特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 寬恕諮商的理論

    第三節 寬恕諮商的策略

    第四節 寬恕諮商的案例分析與摘要

    第五節 寬恕諮商的自我測驗

    第十二章 史奈德的希望理論諮商學派(Snyder? Hope Theory)

    第一節 史奈德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 希望諮商的理論

    第三節 希望諮商的策略

    第四節 希望理論諮商的案例分析與摘要

    第五節 希望理論諮商的自我測驗

    後記





    序言



      1950年代的精神與心理諮商界採病理診斷和心理分析的治療模式,然而當學者無法從實務和科學驗證其效果時,便起心動念去尋找助人的新方法,於是有了家族與後現代諮商學派的崛起,吸引了很多助人專業的學子想要去一窺究竟。2018年我們出版了《諮商理論與實務:從諮商學者的人生看他們的理論》一書,因為篇幅有限,重點擺在較普及的諮商理論。在得到迴響和鼓勵之餘,聽到讀者們想學習新理論的渴望,而有了要再寫諮商理論續集的決心。2019年向出版社提出構想,獲得林總編的應允。



      為了寫書,我們大量閱讀家族與後現代諮商學派創始人的專書和參加相關的訓練。經過消化吸收後,決定將家族諮商的四位開路先鋒——薩提爾、鮑恩、海利和米努欽的理論放入前四章作前導,帶領讀者瞭解家族諮商建構與發展之路。之後再介紹因薩提爾創設的心理研究機構,提出看重「改變」多於症狀和語言在心理治療的角色,所興起的後現代諮商學派的理念。從這八個後現代諮商理論去品味這些反病態,視案主為其人生專家、強調發掘其特長、進而幫助其改變的諮商實務。



      入櫃的專書算算90餘本,如果每個創始人寫一本書要花三年的時光,我們這本書等於是集結了學者們270年的心血和人生智慧的結晶。從中擷取到深富哲理的智慧之言更是不計其數,便決定放在介紹理論和策略的起頭做個提味。並將每個學派間相似的論點合體放在「後記」,作為本書的結語與大家共勉。有意思的是,撰寫時發現每一個理論對「改變」一事都有詮釋和解套之道。有興趣者請見封底,就可一目瞭然。



      「書本易買,照片難獲」,這是寫上一本書就學到的教訓。但為了給讀者們好的交代,這本書我們仍堅持要放入創始者的照片。除了少數有公共版權可從Google找到外,更感謝許多創始者或相關人員親自授權(照片來源與授權聲明詳列於各章的末頁)與對本書的祝福。因這些照片僅授權本書使用,提醒讀者們尊重版權。



      為了尊重諮商的倫理,本書的案例皆來自志願者。謝謝他們願意讓我們將諮商理論加入其人生故事裡,在陪伴走過人生一小段路中有機會看到諮商對生命改變的魔力。那股理論果真驗證實務的滿足感,讓我們在標下每章的句點時多出了一分自信。



      然而本書得以出版,心理出版社從發行人洪有義教授、總編輯林敬堯、高碧嶸執行編輯和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在編審和出版過程以及外審的專家學者的費心與協助,更是功不可沒。從《走出憂鬱》、《從希望著手》、《諮商理論與實務:從諮商學者的人生看他們的理論》,到這第四本書《諮商理論與實務:從後現代與家族系統的觀點著手》的誕生,感謝他們用專業的魔手幫我們把文字打造成賞心悅目的專業書籍。付梓後,行銷經理李嘉浚的推廣行銷,打開本書的能見度,讓我們銘感於心。



      這本書不僅有理論、有故事,還有許多發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值得細細品味。本書是為每個願意打開這本書的你所寫的,不管你是為了學習如何助人或為了教人如何助人而讀它,請你也一定要為自己而讀它。正如薩提爾所說:「當我們欣賞和愛自己時,我們的能量就會增強」(Satir, 1988, p. 30)。以此與你共勉!


    駱芳美、郭國禎 謹識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