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人類死亡史:從瘟疫到失智症

人類死亡史:從瘟疫到失智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536371
安德魯.鐸義格
李宛蓉
時報出版
2023年4月25日
207.00  元
HK$ 165.6  






ISBN:9786263536371
  • 叢書系列:科學人文
  • 規格:平裝 / 456頁 / 14.8 x 21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科學人文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世界歷史 >











    我們如何死去,正反映我們如何活著。



    《泰晤士報》(Times)、《觀察家報》(Observer)票選

    2022年最值得關注重點書

    《衛報》( Guardian)、《經濟學人》(Economist)、《展望》雜誌(Prospect)

    2022年度選書



      「安德魯•鐸義格(Andrew Doig)這本探討人類死亡的書,筆調出奇樂觀;他對人類如何死亡的研究,展現了人類的聰明才智。」──《經濟學人》



      在21 世紀,人類大多死於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或罹癌、車禍而往生,但在舊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因為游牧、打獵,而遭到野獸襲擊、被巨石砸死,或部族衝突而喪命。到了14 世紀,莊園小農因黑死病而亡,15 世紀皇家海軍可能死於壞血病,18 世紀巴黎市民則受天花侵害,而當今市井小民,雖剛剛承受冠狀病毒肆虐,卻已鮮少受大型傳染病威脅。我們都認為是因為科學革命、醫學進步大幅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古早病毒無法威脅我們,但僅此而已嗎?

    ?

      美國曼徹斯特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安德魯•鐸義格(Andrew Doig),從人生終點「死亡」出發,回溯自舊石器時代迄今人類死因的變遷。他認為,除了醫療知識、公衛建設等科技進展,國家治理技術、社會規範、生活型態、糧產效能等變革,也是促成人類壽命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

      但人類真正了解「死」這檔事,也不過一百多年。1850 年以前,人們認定無呼吸心跳就是死亡,導致活埋事件層出不窮,19 世紀倫敦「預防過早埋葬協會」甚至推廣「安全棺材」,以避免慘案。直到生命偵測儀器、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問世,人類才對死亡有更精準的生理判斷。



      在本書,作者以1900 年為分水嶺,對比今昔人類的歷「死」,在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科學革命與工業革命漸趨尾聲之時,更能清楚人類近代社會的劇變。



      武力衝突、謀殺、飢荒、瘟疫、霍亂,是20世紀前人類的主要死因,而且是人為所致。根據頭骨標本紀錄,近四分之一舊石器時代人類因遭重擊而死,暴力衝突頻繁;《漢摩拉比法典》頒布後,美索不達米亞的犯罪率和謀殺事件大幅減少,飢荒也隨農業革命趨緩,雖然傳染病因定居聚落而傳播,但瘟疫傳染因港口的隔離措施而阻絕,霍亂也止於下水道的興建。

    ?

      1900 年前後,全球人均壽命來到史上最長的 35 歲,倫敦市民預期壽命更增為 60 歲。本書作者指出,疾病絕跡與平均壽命增長並非全然受益於醫學和藥物發展,政府組織的完善,以及社會環境與生活方式的改變,才是減少危險因子的關鍵。

    ?

      然而,工業化之後朝九晚五的高壓生活,卻催生肺癌、心臟病、糖尿病等健康殺手,人類也開始需要現代醫學技術和設備才能與之抗衡。貧富差距和政權體制則帶來不同的死亡。疫苗、藥物、乾淨水源,在開發中國家和戰亂地區不易取得,導致死亡率飆升;極權政府,例如現在的北韓和當年的史達林政權,更造成現代飢荒。除了天災,「人禍」也是百年來的主要殺手。拉牛車的古人絕對無法想像,交通事故是現代十大死因之一。

    ?

      探討死亡,我們更能掌握未來人類歷史如何走下去。立基於研究失智症的學術背景,作者於末章討論未來基因醫學發展的可能,及其改變人類遺傳疾病的潛力。就如《經濟學人》所言:「鐸義格這本探討人類死亡的書,筆調卻出奇樂觀;他對人類如何死亡的研究,展現了人類的聰明才智。」本書兼具科學背景與人文洞見,在寫作中帶入醫療史視角,增添書寫力道與思維厚度。



    獲獎紀錄



      英國《泰晤士報》(Times)、《觀察家報》(Observer)2022年最值得關注重點書籍



      英國《衛報》( Guardian)、《經濟學人》(Economist)、《展望》雜誌(Prospect)2022年度選書

    ?


     





    導言 ?錫耶納四騎士

    ?

    第一部? 死因

    第一章? 死亡是什麼?

    第二章? 對《死亡率報表》的觀察

    第三章? 福壽康寧

    ?

    第二部? 傳染病

    第四章 ?黑死病

    第五章? 擠牛奶女郎的手

    第六章? 利物浦貧民區的斑疹傷寒與傷寒

    第七章 ?藍死病

    第八章 ?分娩

    第九章? 要命的動物

    第十章? 神奇子彈

    ?

    第三部? 人如其食

    第十一章? 糖果屋

    第十二章? 論壞血病

    第十三章? 維納斯身材

    ?

    第四部? 致命的遺傳

    第十四章? 蓋瑟瑞和委內瑞拉金髮天使

    第十五章? 國王的女兒

    第十六章? 奧格絲提的大腦

    第十七章? 胎死腹中

    ?

    第五部?? 不良行為

    第十八章? 不可殺人

    第十九章? 酒精和成癮

    第二十章? 又黑又臭的煙霧

    第二十一章? 任何速度都不安全

    ?

    結語? 更光明的未來?

    謝辭

    附錄? 生命表數據

    注釋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