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

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33436
邁克.福斯特
童貴珊
校園書房
2023年5月10日
150.00  元
HK$ 142.5  






ISBN:9786267233436
  • 叢書系列:Open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4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Open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神學/教義學

















    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教會如何實踐道成肉身的信仰?

    ————教會的身體在哪裡,教會的心也在那裡————



      如果我們是耶穌當時代鄰近地方上的人士,能不能認出耶穌是神的兒子呢?或許機率是很大的。因為我們有可能正是那位病了三十幾年的血漏婦人,擠在人群中伸手摸到耶穌衣服的布邊,被祂的能力穿過虛弱的病體,未曾說出的信心從此被祂肯認;也或許我們是那位需要為行蹤保密的尼哥德慕,考慮到自身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必須弄清楚耶穌到底是哪一號人物,就在徹夜晤談後終究逃不過耶穌穿透人心的眼神,因而對祂算是徹底折服了……。



      因著耶穌是一位活生生的人,行走在街道上,讓我們可以接近,見聞祂的一言一行,我們會在不知不覺想要下跪拜祂,認出祂是神的兒子。本書作者邁克.福斯特認為這是耶穌所示範惟 一的方法,讓人可以認識上帝的國度;祂完全順服成為肉身,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融入世人的生活;而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也要像祂一樣,有血有肉地在土地上扎根。



      因著道成肉身是如此重要,作者很著急地提醒,面對我們今日所置身的處境,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產生了越來越劇烈的脫節,連教會也同樣越來越疏離,我們陷溺在感覺良好的敬拜氣氛裡,嚴重時甚至製造信徒與非信徒的敵我對峙。健全的教會不能置身於社會之外,邁克.福斯特從多年的服事實戰經驗中提出,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當教會的身體在哪裡,教會的心也在那裡;讓我們盡力讓教會走入鄰舍的生活,讓作者透過本書重新打開我們的眼界,用更整全的角度看見教會所領受的呼召,盡心、盡性、盡力、盡意來跟隨耶穌成為肉身。



    名人推薦



      「這本書融合了敏銳的評論與明確的批判,碰觸的面向豐富而廣泛、深刻而有力。福斯特在這本書中不變的中心主旨:一方面沉重地慨歎我們與日俱增的脫離肉身的生活方式;另一反面則以堅定、充滿救贖的呼召來平衡,並呼籲我們重新發掘,奪回深具猶太與基督教傳統的產業,成為『有靈性的身體』。」

      菲莉絲.緹克(Phyllis Tickle),《靈魂的世代》(The Age of the Spirit)作者



      「對尋求跟隨耶穌、進而透過愛鄰舍來愛上帝的信仰群體而言,一定要讀本書。」

      懷特.腓力森(Dwight J. Friesen),西雅圖神學與心理學院,《新教區》(The New Parish)作者

    ?


     





    前言 人類經驗大解體 009



    第一章 無根、疏離與螢幕成癮 017

    第二章 思覺失調的自我意識 037

    第三章 漫無目標徘徊於道德險境 057

    第四章 這世代的道德模糊性 075

    第五章 宗教作為一種成為肉身的經驗 093

    第六章 向大師學習成為肉身 111

    第七章 欲望、偶像與門徒訓練 127

    第八章 我們是靈性的身體 143

    第九章 在脫離肉身的世代宣教 165

    第十章 拒絕「教會—世界」二元論 185

    第十一章 安置的人 207

    第十二章 採取道成肉身的姿態 225

    第十三章 站在終止絕望的首頁 247

    第十四章 達到目標 265



    後記 基督在我們裡面,我們在基督裡面 287

    附註 319



    ?





    前言



    人類經驗大解體




      在一本談論「成為肉身」(incarnation)的書中,竟引用它的反義詞—「脫離肉身」(excarnation)—作為開始,聽起來可能很怪。但稍安勿躁,且聽我說。為了明白今日的世界,對於「道成肉身」生活方式的需求,究竟有多迫切,我們必須先對當代生活「脫離肉身」的本質,進行一些了解。從字義上來講,「脫離肉身」意指從死者身上剝除肌肉與摘取器官、最後只剩下骨頭的一種古老行徑,也有人稱之為「除肉解體」(defleshing)。有些文化傳統,會用自然法則達成脫離肉身,譬如將死屍曝露於大地,讓動物來清理。其他傳統習俗甚至刻意讓人徒手將死去的屍體「除肉解體」,以致在屍骨上留下刮痕,這也成了考古學家研究解謎的重要證據。



      脫離肉身的除肉解體行徑,在英國新石器時代晚期,是極為普遍的傳統,一般由自然法則來完成。位於蘇格蘭奧克尼島(Orkney)的伊斯比斯特古墓(Isbister Tomb)中,埋了三百四十個人體骷髏。這些骷髏的關節脫落而不完整,骨頭顏色泛白,嚴重風化,種種跡象顯示這些骷髏在埋葬入土之前,極可能被放置於露天的停屍臺上,是各種動物與鳥類獵食的屍體。伊斯比斯特古墓也被稱為「鷹之古墓」,因為在發現人類骸骨之處,同時發現海鷹的爪子和骸骨。人類學家由此推測,這些海鷹極有可能被當時的人視為一種代表飛翔與旅行的圖騰,這個推測也大膽地認為海鷹和死後的旅程有關。



      另一方面,人為徒手除肉解體的傳統,在中世紀的歐洲也時有所聞,見怪不怪。尤其當時的君王與軍事將領在異地陣亡後,為了確保其屍體能乾淨地從遠處運回故土,他們都要被除肉解體,只剩骨頭。這樣的做法,最初從日耳曼地區開始實施,被稱為「條頓葬」(mos Teutonicus,就字面直譯,即「日耳曼人的習俗」),而傳入基督宗教之後,則變成敬奉國王與聖徒的零碎骸骨。



      再往前追溯,夏威夷原住民在早年還未接觸其他文化前,曾經遵循傳統習俗,把位高權重的貴族(al‘i)屍體,進行解體,先把骨頭裝進「聖骨匣」再埋葬,日後要冊封死者為聖人時,可以方便處理。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英國著名探險家庫克(Cook)船長。一七七九年,當庫克船長第三次探險航行於太平洋時,與夏威夷的原住民發生衝突,客死他鄉。這位英勇的船長死後,被夏威夷人率先封聖為「羅諾之神」(Lono)。



      我列舉這些歷史事蹟,並非只為了突顯古老的傳統習俗,而是要藉此指出:當去除屍體的肉身這種行為已不再流行,我們卻發現自己正置身於歷史時空中,見證另一場活生生的解體行徑—就存在狀態而言,我們一步步被這個世界說服,要去擁抱一種日益加劇「無肉身」的存在(disembodied presence)。這種肉身的脫離,根據的是「靈肉二元論」(body-spirit dualism),認為身體的價值與影響相對薄弱,靈魂的重要性則高於一切。我們對肉體的重視遠遠不如我們的靈魂;這樣的思想與主張充斥在西方社會,其中柏拉圖式的基督宗教更加劇了這樣的影響。



      從歷史的角度而言,脫離肉身是一種對死者表達敬意的途徑:塵歸塵、土歸土,人死後的屍首回歸大自然,由其他生物支解;或以合乎清潔的運送方式,將軍事將領的骸骨運回故鄉,進行妥善的哀悼;抑或對夏威夷皇親貴族的解體儀式,這些都是出於謹慎選擇的行為,也是一種具有聖禮意義的場合,從中帶出對死亡的意義與思索,並反映生活中的文化價值。相較於我們今天的處境下所觀察的「解體」現象—對肉身形體的忽視、對老化與死亡的否認,對虛擬戰役中的對手,設法要將對方「剝除肉身」。



      原來只是對死者表達敬意的種種途徑,曾幾何時,成了生活中一種無意識的習慣。對亡者施行解體,是一種賦予生命意義的行徑;但對生者施行解體,則是對生命進行毀滅、暴力相向,並且帶來死亡。



      厄普頓•辛克萊(Upton Sinclair)在一九○六年發表了一本極具爭議性的小說《魔鬼的叢林》(The Jungle),敘述芝加哥一處屠宰場肉類加工業者的寫實生活。辛克萊透露,這群肉類加工業者開創了第一條工業型流水作業線,比亨利•福特(Henry Ford)所引進的自動生產線還要更早。辛克萊小說中描述的流水作業線,更貼切地說,或許應該被稱為「拆解線」(disassembly line),從動物屠宰到肉類處理、出售等程序,這份任務要求至少八十項不同的工作才能完成。一群「屠殺幫」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包括「敲擊者」、「撕裂者」、「砍腿者」、「清理內臟者」等。



      那些動物的屍體被掛在吊鉤上,持續地往前移動,一直到這些完整的屍體被分解,製成鮮肉、燻肉、鹹肉、醃肉與罐頭肉。牠們的器官、骨頭、肥脂以及其他不堪用的碎肉,最終仍物盡其用,成為豬油、肥皂和肥料。辛克萊藉由書中屠宰工人的口,諷刺肉類加工廠與業主,說他們:「除了尖叫聲以外,動物身上的一切該用的都用了。」



      我們將從這本書的幾個不同面向,來探討現代社會如何對人類的經驗進行大解體,把人視為物品或概念,把人的血肉之軀抽離。一如辛克萊所描繪的拆解線上,現代生活把我們帶往更深更深的解體過程,環顧四周,看看電視辯論放送的無情與粗暴的觀念之爭,或者使用部落格、臉書、推特與其他社群媒介來攻擊對手,甚至進行更糟糕的圍剿。我們將進一步發掘道德上的「去肉身」狀態,其中包括色情文化的影響、線上遊戲、殭屍與吸血鬼電影等等。藉由這方面的探討,有助於我們檢視許多投入其中的人們,經常與其所置身之處產生強烈的疏離感,而這樣的結果,就像社會學家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形容的,導致靈性上的無家可歸。擁有這種特質的現代人,以四海為家,卻毫無歸屬。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