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南海周邊國家教育:發展脈絡與議題

南海周邊國家教育:發展脈絡與議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9850
高等教育
2023年5月24日
167.00  元
HK$ 141.95  






ISBN:9789575119850
  • 叢書系列:比較教育
  • 規格:平裝 / 360頁 / 17 x 23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比較教育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教育類 > 教育 > 比較教育











      本書邀集海內外學者專家共同撰寫南海周邊八個國家的教育議題,從巨觀的歷史、經濟、地緣關係、政治、種族與文化等社會脈絡深入探討各國的教育體制與現今面臨的重要議題。



      本書具有三個特點:首先,各章作者或為該國人、或曾因工作在該國停留過一段時期,或長期研究該國,均頗為嫻熟所撰述之國家,因而在資料呈現及分析論點上頗有獨到之處;其次,本書涵蓋南海周邊的八個國家,相關書籍較少涉獵,特別是汶萊、柬埔寨等國,希冀透過本書資訊能為從事教育的國人奠定未來學術研究或實務工作的基礎。第三,本書以全面性的觀點關注長期被「刻板印象化的東南亞國家」,期許在以歐美為中心的比較教育研究傾向下,開啟觀察世界國家的平衡視角。


     





    第01章 導論:東南亞國家的教育與發展脈絡�沈姍姍

    第02章 菲律賓:教育體制的歷史觀點�許家豪、李政翰

    第03章 馬來西亞:多元種族共榮共生之下的教育發展�胡依珊

    第04章 汶萊:政教一體下的教育發展�鍾宜興

    第05章 印尼:豐富自然資源下教育的貧窮發展�洪雯柔

    第06章 新加坡:缺乏自然資源下的教育強國之路�林子斌、王力億

    第07章 泰國:教育概況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吳亮亮、陳鵬妃

    第08章 柬埔寨:國際勢力介入下的教育發展與挑戰�鄭以萱

    第09章 越南:教育發展脈絡探尋及現況分析�林志忠





    理事長序



      根據Halls(1990)對於比較教育研究的區分,總共有四大類型,分別為比較研究(comparative studies)、外國教育(education abroad)、國際教育(international education)與發展教育(development education)。所謂比較研究,是針對一項議題進行兩國以上之對比,而外國教育則是對單一國家進行教育制度與主題之探索,至於國際教育則著重國際學校與跨文化素養之探索,發展教育則側重發展中國家如何結合教育來整體推動國家之轉變。隨著日益國際化與全球化的發展,地緣政治變遷、商貿的頻繁往來、跨國勞動力的遷移,以及移民異質文化的融合,在在都推動比較與國際教育的深化。



      臺灣擁有成熟的政治經濟環境,教育系統的普及與品質亦有目共睹。事實上,這樣的成果與系統化地參酌西方制度有密切關聯。正因為如此,臺灣的比較教育學界雖然也進行比較研究與探討,但是外國教育研究數量更是豐碩,而且大都集中在歐美、日本,以及澳洲與紐西蘭等國。換言之,臺灣的眼光大都投向已開發國家,希冀汲取、借用更佳的理念、制度與措施,藉以改善在地教育。然而,隨著臺灣近年來的持續發展,這樣的「視野」、「觀點」,可能需要有所調整了。



      首先,這樣「追趕」(catch up)式觀點容易仰望西方(包含日本)制度,而忽視其他國家崛起。隨著全球變遷格局,大國政治固然重要,但是新興區域與國家更需留意其發展與變遷。在比較教育的領域範疇下,近年來的東歐、東南亞、中東世界與拉丁美洲,其實都相當值得國人關心與探討。可惜礙於語言、文化、宗教與歷史傳統的迥異,這類人才的培養與訓練,難度頗高,揆諸國內教育領域對於這些區域相當陌生,缺乏深入的瞭解,這對於培養國人全面且健全的世界觀與國際素養,造成一定的障礙與挑戰。



      環顧臺灣四周除了中、日、韓之外,大概最重要的區域就是東南亞。這個區域對於教育學術有著至關重要的位置與角色。從全球視角言之,中國崛起與東南亞的結盟與實體化,催動著區域的地緣變遷;而從學術角度觀察,這個區域的多種族、宗教、文化傳統與語言亦是教育研究的核心變項。若以臺灣內部言之,政府多年來兩次推動「南向政策」,人口結構中新住民也大幅增加,近30年間,新住民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為最多(61.82%),其次為越南(19.55%)、印尼(5.45%)、港澳(3.47%)、菲律賓(1.84%)、泰國(1.66%)、柬埔寨(0.76%)。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新住民在臺灣組成家庭,帶來家鄉的文化、美食,也讓我們的社會有了更多元的風貌。



      另外,臺商的腳步遍布東南亞區域,轉移生產基地,進行跨國貿易,甚至是慢慢移居當地,成為外來主要人口之一。隨著臺灣人口在東南亞的穩定存在,我國教育部亦紛紛在東南亞(除了中國大陸之外)設置海外臺灣學校,包括印尼泗水臺灣學校、越南胡志明市臺灣學校、馬來西亞吉隆坡臺灣學校、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等四所,顯示我國在海外的僑民教育仍有基礎的需求性。可惜的是,國內大學校院的語言科系,東南亞國家語系仍較為缺乏,國人亦缺乏接觸相關語言與文化之機緣。展望未來,東南亞(南海國家)會是比較與國際教育領域之焦點範疇與重點,除了能校正臺灣全球視野之偏頗與迷思,更能讓發展教育有萌芽的契機,讓臺灣的新世代學子以嶄新的眼光,看待發展中國家,理解不同樣貌教育的獨特性與美麗。



      本書邀集海內外學者專家一同撰寫東南亞國家的教育議題,從巨觀的歷史(殖民)、政經變遷、文化傳統與宗教語言脈絡,深入探討各國的教育體制與現在面臨的重要議題,除提供讀者對於該國基本的理解之外,亦提供區域內各國之間彼此橫向發展的參酌與對比。本書尚有三點獨特之處:首先,撰稿者涵蓋多個世代學者,象徵著新舊傳承的意義;其次,作者幾乎是長期專研該國、就業或外派當地者,具有第一手觀察與體悟;第三,本書涵蓋南海周邊的國家,是本完整且嶄新的學術工具書籍,可奠定未來學術研究的基石。



      本書的出版,特別感謝我的恩師,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的沈姍姍教授,她擔任執行主編不辭辛勞。沈教授是國內首位獲得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現在的UCL IOE)博士學位者,專研比較教育與教育社會學兩個學術領域。沈教授過去多年耕耘不輟,出版過幾本與比較教育直接關相關的書籍,包括2000年的《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正中書局)與1996年的《比較教育》(臺北:心理出版社,與楊思偉教授合著),同時2010年也主編《國際組織與教育》(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亦接受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委託,協助主編《新比較教育學:理論與研究》一書,對於該領域之拓展與深化具有莫大貢獻。本書《南海周邊國家教育—發展脈絡與議題》的出版標誌著沈教授與時俱進,勇於投入嶄新主題,以及引領年輕世代的動力。再次表達對沈姍姍教授辛勞之謝意,更感謝作者群的智慧結晶,在此一併敬申謝忱。

    ?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理事長(38-39屆)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學務長

    詹盛如

    2023年4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