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氣論與宋明儒三系說新解

氣論與宋明儒三系說新解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724925
陳榮灼
清大出版社
2023年6月17日
217.00  元
HK$ 184.45  






ISBN:9786269724925
  • 規格:精裝 / 424頁 / 15 x 21 x 5.9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社科 > 哲學 > 中國/東方哲學 >











      本書代表中國哲學發展的新方向,同時標誌當代中國哲學正式進入「後牟宗三年代」。黑格爾嘗言:任何真正的「哲學體系」必具有雙重性格——「時代性」與「學術性」。從時代觀點而言,牟宗三的《現象與物自身》總結了二十世紀的中國哲學——此中康德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本書則下開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哲學——其中沿著現象學的進路而行。在學術層面上,告別承繼「心學」之傳統的「當代新儒家」路線,本書一反其只認可「形而下之氣」之立場,重新闡釋張載「一物兩體:一故神二故化」的哲學命題之涵義。在方法論上,本書從一比較哲學的進路,將之與萊布尼茲的「力之理論」相提並論;另一方面,立足於海德格的「存有」思想,本書釐清了胡五峰與劉蕺山的「性」之概念。整體而言,於開發新型的「宋明儒第三系」(特別是其氣論)之潛力上,本書從一「跨文化」的視野,展示了中國哲學如何能夠提升為哈伯瑪斯義「新軸心時代之世界哲學」的途徑。



    ?


     





    導論

    第一章 萊布尼茲與中國自然哲學

    第二章 氣與力:「唯氣論」新詮

    第三章 論唐君毅與牟宗三之「蕺山解」

    第四章 劉蕺山的「生命現象學」

    第五章 回歸「徹底內在性」——東西方「生命現象學」之比較研究

    第六章 蕺山性學與陽明心學的本質差異——一個佛教的觀點

    第七章 牟宗三與岡田武彥「蕺山解」的互補性

    第八章 海德格與劉蕺山

    第九章 黃宗羲氣論之重新定位

    第十章 黃宗羲之孟學解釋——從劉蕺山到王船山

    第十一章 《周易》重建與智測現象學

    第十二章 王船山的時間觀

    第十三章 牟宗三與海德格

    第十四章 圓善與圓教

    結論 回顧與展望

    附錄 純情自運,交感互通——《色•戒》之哲學涵義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









      在當代關於宋明儒學的研究領域中,「分系問題」是一重要的項目。學界傳統以來,順著著名的「朱陸異同」之分,於是也有「陸王心學與程朱理學」的二分。不過,當代新儒家奠基人之一的牟宗三 (1909-1995) 獨樹一幟地引入「第三系」的說法,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胡五峰 (1100-1155) 與劉蕺山 (1578-1645),而其特色在於主張「以心著性」和「歸顯於密」。此一「宋明儒三系說」於港臺及海外學界引起很大的迴響。另一方面,在大陸學術界則提倡以張載 (1020-1077) 與王船山 (1619-1692) 為代表的「宋明儒第三系」。此中特別標示其「氣論」立場作為特色。但是,大陸學者都將「唯氣論」誤解作「唯物論」。與此不同的是,在臺灣學術界,自牟宗三之後,雖然向來以作為「心學」之繼承者的「當代新儒家」蔚為主流,然而主張張載與王船山的氣論為「第三系」者亦日益增多。其中主要推動與研究者以楊儒賓與筆者最為引人注目。基本上,迄今國內「氣論」方面的研究已經經歷兩大階段:第一階段,研究主題集中於「氣」與「身體」之關係,成果方面以楊儒賓之著作最為具代表性,其《儒家身體觀》可以說是這方面的里程碑。而在第二階段,研究主題則是集中於「氣論」與「三系說」之關連。此中有兩種立場:一方面,楊儒賓主張以張載與王船山的「氣學」作為「第三系」,來推翻牟宗三以胡五峰與劉蕺山為代表的「第三系」;另一方面,筆者雖然亦同意以張、王的「氣學」作為「第三系」之主軸,但卻主張將之與胡、劉的「性學」合流。本書的主旨,便是展示此一擴充義的宋明儒「第三系」之特質所在,從而釐清「氣論」與「三系說」之關連。



      本書的內容範圍,包括了對於張載、胡五峰、劉蕺山、黃宗羲與王船山的「氣論」思想之釐清,乃至與其相應的西方哲學家或學派如畢達哥拉斯學派(Pythagoreanism)、萊布尼茲 (Leibniz, 1636-1716)、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華特• 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 1892-1940) 和米歇爾• 亨利 (Michel Henry, 1922- 2002) 等加以比對。於內容要旨方面,目的在於勾畫出擴充義的「第三系」之特質所在,以及釐清「氣論」與「宋明儒三系說」之關連。此中首先指出張載的「一物兩體,氣也」一論旨,作為擴充義的「第三系」之「公理」(Axiom) 的地位;而於釐清此一論旨的涵義上,首先將張載的「氣」與 萊布尼茲之「力」(force)相提並論。這有助於揭示張載首言「形上之氣」的劃時代意義,從而展示出其有進於「漢代元氣論」的革命性貢獻。其次,透過對於一些學者關於黃宗羲思想的誤解之批評,來重新為其「氣論」定位。這樣的作法,有類於分別立足於佛家「圓教」和「別教」的立場來凸顯劉蕺山的「性學」與王陽明 (1472-1529)「心學」的本質差異。而且,於這一分際上,還可對牟宗三的「圓教」概念作出批判性的修正。於此分際,將可見出:只有重詮的「第三系」方稱得上天台式「圓教」。此外,透過對比的進路,既立足於海德格早期的三種「超越性」(transcendence)(「差異性」(difference))來探索與極成牟宗三的「三系說」之起源與成立根據,又進而點出劉蕺山和亨利之「生命現象學」的異同。總括而言,本書旨在建立一種嶄新的「宋明儒三系說」,並且於釐清「氣論」的本質後,進一步究明兩者之關連。換言之,不但對於宋明理學中的屬於「第三系」之哲學家思想作出擴充義的、嶄新的詮釋,而且特別通過與西方哲學家對話的方式,從一「跨文化」的角度來開發此系的潛力。簡言之,本書首先通過海德格義「存有」 (Sein / Being) 釐清胡五峰與劉蕺山所言之「性」義,其次通過萊布尼茲義「力」(force) 來釐清張載與王船山所言之「氣」義。於此意義上,本書可以說是在前沿發展中國哲學。眾所周知,牟宗三的鉅著《心體與性體》乃是當代宋明儒學研究的里程碑。但是,本書無論於「氣論」還是「三系說」的區分標準之理解,均已異於牟著原有者。



      本書的組織架構是順著時間軸,即依照哲學家的年代先後,以其「氣論」之主張及其與「宋明儒三系說」之關連,雙軌並行開展,而其中多參以相應的西方哲學作對比照,從而彰顯其學說之本質特徵和重要性。特別地,對比於「當代新儒家」的困囿於「心學」傳統,「宋明儒第三系」應該叫做「性學」,而且這個「性」字是可以跟海德格義「Being」(Sein) 相提並論。由此也可以讀出此「第三系」跟程朱「理學」的本質差異。簡單而言,通過海德格所言的「存有論的差異」(ontological difference) 來看,無論「心學」也好、「理學」也好,還是落在「現實的向度」(ontic dimension),尚未達致「存有論的向度」(ontological dimension)。職是之故,一方面,「心學」與「理學」均無法逃過海德格對於「形而上學」之批判;另一方面,「性學」則可以跟海德格的「存有思想」並存。準此而觀,中國儒家的發展如果不以「第三系」為圭臬,那麼便前途堪虞了!

    ?




    其 他 著 作
    1. 上田唯識思想之研究:現象學的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