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重點:
精神分析師喬許.柯亨經由親身經歷及臨床案例,
深入直探我們羞於承認不想工作的這份衝動。
?
本書闡釋四種抗拒過度活動而生成的慣性性格:
過勞、懶散、做白日夢與遊手好閒
?
解讀四位文化大師對應這四種「不活動」的樣貌與藝術成就:
安迪.沃荷�奧森.威爾斯�艾蜜莉.狄金生�大衛.佛斯特.華萊士
?
「什麼都不做才是世上最難的事。」——奧斯卡.王爾德
?
我們活在一個比任何時代都厭惡發呆偷懶的文化中。這文化容許我們抱怨自己多忙多累,彷彿如此就可以向世界宣告我們明白自己要努力工作、要有所貢獻的道德與社會責任;但要承認自己不想工作、需要停手放下卻困難得多,因?這樣就意味著要承認自己意志軟弱、不堪重任。
?
永無休止的忙碌讓我們根本沒有安靜的一刻,「什麼都不做」這種技巧正在逐漸消失,怪不得會有那麼多過勞的人。
?
精神分析師喬許.柯亨以臨床案例,探討「不活動」所展現出的四種面貌:過勞的人、懶散的人、做白日夢的人、遊手好閒的人;他同時也列舉四位藝術史上的重要人物:安迪.沃荷、奧森.威爾斯、艾蜜莉.狄金生?大衛.佛斯特.華萊士,分別代表這些生活形態。
?
喬許.柯亨指出不活動既是慵懶冷漠的源頭,卻也是自由創意的根據。這四位大師即是將冷漠無感、怠惰放縱、退縮孤僻轉化?卓越的文化成就。
?
書中喬許.柯亨經由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他在諮商室中的個案故事,深入直探我們羞於承認不想工作的這份衝動,我們總以?要成就某些具體、客觀的有用目標才算?正活著?但如果這想法錯了呢?
?
「不工作」本身具備著種種可能創意。這本書告訴我們:「不工作」對於我們如何理解自我,這或許和「工作」本身同樣重要。
?
※原書名∣不工作:?什麼我們該停手?
?
?
好評推薦
?
柯亨這本書深入淺出,講出了我們人人都知道,卻不懂如何體認的事——工作並不適合大多數人,就算人會投入工作,也只是藉以逃避其他事物的辦法而已。這本好書談得清楚,來得及時!——亞當?菲利普斯(Adam Philips),《輸了》(Missing Out)作者
?
行文優美,處處驚奇,這本書讓我們清楚看見自己非得好好利用時間的強迫症狀,看見了自己內心真正害怕的是什麼。——威廉?戴維斯(William Davies),《緊張國度》(Nervous States)作者
做白日夢的人、藝術家、遊手好閒的人,都是我們人類全體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這本書為我們打開了通往悠閒想像、截然不同、創意十足的異想世界。——瑪麗亞?巴爾肖(Maria Balshaw),泰特美術館(Tate)館長
?
文筆有如行雲流水,是後巴舍勒學派對於呼籲停下腳步,傾聽寧靜心聲的錚錚諫言。——克洛伊?亞里迪斯(Chloe Aridjis),《碎裂》(Asunder)作者
?
滔滔雄辯掙脫工作枷鎖,遨遊俗世之外的絕妙好處。太精采了!——麗莎?阿皮南涅希(Lisa Appignanesi),《瘋女、壞女、哀女》(Mad, Bad and Sad)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