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喚醒心中的詩:表達性藝術的詩歌創作、療癒與復原力

喚醒心中的詩:表達性藝術的詩歌創作、療癒與復原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73067
瑪戈.法契斯.尼爾,莎莉.阿特金斯
丁凡
心靈工坊
2023年7月18日
153.00  元
HK$ 122.4  






ISBN:9789863573067
  • 叢書系列:Holistic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Holistic


  • 心理勵志 > 心理諮商/治療











      詩具有悠久和根深柢固的煉金術歷史,可在困難時刻帶來正面影響,成為安慰、引導的來源,有時甚至帶來超越。——雄恩.麥克尼夫(表達性藝術治療大師)——



      心理學在線性思考的限制下,文字的使用經常一成不變,連帶讓心靈療癒的工作失去了創造力與彈性。但從表達性藝術治療的觀點,跳脫線性框架,才能讓身心修復更進一步。



      本書的兩位作者──瑪戈.尼爾與莎莉.阿特金斯──同為表達性藝術治療的代表人物,他們承襲了感知互動取向創始人保羅.尼爾(Paolo J. Knill)的觀點,提倡以詩意創作來突破僵固思維,並在書中以自身詩歌創作為例,實證寫詩帶來的自我修復效果。



      這是第一本探討表達性藝術工作中詩歌創作的書,呈現如何用詩歌來強化復原力,並整合不同藝術形式來提升生活品質。閱讀本書,你會發現寫詩有「遠離中心」的特質,讓人在專注於創作的當下轉移注意力,感受平靜。書中也借鑑德國詩人朵敏創造的「儘管如此……」概念──儘管苦難當前,透過寫詩,我們仍能看到生命的其他出口。



      全書闡述了表達性藝術的理論、方式與步驟,對於使用表達性藝術於治療或教育輔導的專業工作者來說,是必備的引導指南。運用本書的實作方法,將喚醒、賦權並啟發每個人內心都有的、富創造性的詩意的能力,從此文字書寫不再是壓力,還帶來無盡的療癒力。



    本書特色



      ◤ 第一本探討表達性藝術工作中詩歌創作的書,全書呈現如何用詩歌來強化復原力,並整合不同的藝術形式來提升生活品質。



      ◤ 詳細說明表達性藝術的理論、方式與步驟,為使用表達性藝術於治療或教育輔導的專業工作者來說,是必備的引導指南!



      ◤ 跟著本書的實作方法,將喚醒、賦權並啟發每個人內心都有的、富創造性的詩意的能力,讓文字書寫不再是壓力,而能帶來自我療癒。



    好評推薦



      我們非常需要《喚醒心中的詩:表達性藝術的詩歌創作、療癒與復原力》這本書,以及書中聚焦在治療、教育、健康、研究中的藝術,及其中引人入勝和具藝術性的語言。本書也提供並注入了重要的藝術,有助於治癒專業與學術界充斥著的語言與思維的苦惱。——雄恩.麥考尼夫,本書前言作者



      在瑪戈帶領的工作坊中,我重新喜歡上詩,

      翻轉了原本抱持——「我不會寫詩」、「寫詩太難」——等的刻板印象。



      詩歌

      帶來新穎的意象,讓想像的翅膀輕盈飛翔,

      透過視角的轉換,在困頓中開啟重生力量,

      放慢呼吸、安靜傾聽、

      敏銳覺察、保持開放、

      遠離中心、享受驚喜、

      重新理解、學習成長……



      本書介紹詩歌與感知互動表達性藝術的力量,

      溫柔的邀請讀者,

      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不平凡,

      讓心中潛藏的詩句得以顯現,

      在藝術中擁抱,

      涵容喜悅悲傷,

      在愛中相互滋養。

      ——王麗雁,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王浩威|榮格分析師、作家

      王麗雁|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呂旭亞|榮格分析師、諮商心理師

      李宗芹|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兼任教授、《動勢圖卡》發想與作者

      莊雅婷|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

      ——詩意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


     





    審閱序|想像的治癒與表達性藝術詩歌書寫�文苑

    前 言|雄恩.麥克尼夫(Shaun McNiff)

    感謝

    緒論

    引言



    第1章|詩的方式

    詩的語言

    詩意的理解

    詩的邏輯

    詩作為門檻之地

    寫詩、讀詩是慈悲的行為

    詩與復原力

    詩作為冥想練習

    詩作為日常練習

    詩與哀悼

    詩歌與療癒

    詩作為輔導或治療

    結論



    第2章|感知互動表達性藝術工作裡的詩歌

    感知互動表達性藝術

    為何要感知互動表達性藝術

    表達性藝術的概念

    會談的結構

    以「詩的遠離中心化」作為學習的方式

    詩歌遠離中心化的未知

    詩歌遠離中心化的改變

    結論



    第3章|表達性藝術中的詩歌書寫、閱讀與分享

    表達性藝術專業人員

    詩歌如何進入會談

    以表達性藝術促進寫詩

    準備寫詩

    詩歌中的低技巧�高敏銳度方法

    玩聲音

    對文字變得敏銳

    找出文字

    玩文字

    形塑詩

    形塑詩的建議

    使用特定風格詩歌集體工作的訓練課

    寫作中的取捨(writing in takes)

    以美學分析形塑詩

    收穫

    在表達性藝術工作中分享詩

    體現詩

    課堂上的感知互動表達性藝術詩歌的例子

    結論



    第4章|「儘管如此……」概念:詩歌與復原力

    朵敏與復原力

    重建信任

    家就是我們可以死去的地方

    人生課題

    語言:終極庇護

    儘管如此……

    尋找悖論

    經由寫詩和解

    受到朵敏啟發的詩歌例子

    結論



    第5章|詩歌與學習的目的論

    遇見他者

    「成為」的存在

    詩與神祕

    詩與驚奇

    詩與美

    透過詩歌學習不同的思考方式

    詩歌,作為藝術本位的研究

    結論



    第6章|表達性藝術的詩歌作為具復原力的生活方式

    從文字到世界:豐富語言

    表達性藝術詩的前提

    詩歌的煉金術

    詩歌,培育愛的地方:儘管如此……

    結論



    附錄一|參考書目

    附錄二|我們在表達性藝術工作中使用的詩歌

    附錄三|作者的其他書籍





    ?





    審閱序



    想像的治癒與表達性藝術詩歌書寫

    文苑




      閱讀瑪戈.法契斯.尼爾(Margo F. Knill)和莎莉.阿特金斯(Sally Atkins)的《喚醒心中的詩:表達性藝術的詩歌創作、療癒與復原力》一書是個熟悉和享受的滋養;閱讀的歷程讓人很沉浸在艾洛斯和繆斯精神、感官認識論、目的論、現象學等的相互作用裡。本書的前半部她們提出詩歌的一般用法,進而到詩歌在感知互動表達性藝術治療運用;後半部則提出詩歌的療癒本質如何為我們提供希望、信心和復原力。整體說來整本書不只有作者們的詩歌所貫穿,也為表達性藝術治療的核心本質所貫穿,包括了愛、透過創作來理解、玩性的基礎、關注希望、身心靈的投入、資源本位、多元觀點、讓作品為自身說話等,這是本難得結合表達性藝術治療理論和實務,且以詩歌及詩學的藝術形態作為支持想像力的書。



      尼爾和阿特金斯在書裡寫道:「詩歌的書寫(藝術創作)不在於美,在於發自於內心的真實和確切的字眼」(2020, p.118)。榮格學者詹姆斯.希爾曼(James Hillman)則提過:「字句就像枕頭,如果放對位置,就能減輕痛苦」(引自 Tibaldi M 2014, p.148)。如作者所言,這是第一本專注在感知互動表達性藝術工作中詩歌書寫的書;詩歌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學科,由於與其他藝術學科一樣與想像有連結,所以可以喚起或找到以其他任何的想像型態來做進一步地表達,如:從文字型態到視覺圖像、節奏或動作等型態。在表達性藝術治療裡,這創意的行動如同遠離中心化,讓我們真實經驗的護持和對的字眼的獲得成為可能,然而這創意的發生需要在一個清楚的架構上,一個奠基在安全信任專業關係的護持的基礎上、發生於治療師、個案和藝術歷程和作品的三角互動關係上。這清楚的會談架構為作者們在第二章提出,包括(1)注入、(2)遠離中心和美學分析、(3)收穫。



      在書中作者們除了對表達性藝術治療基本概念和會談結構做出闡述外,也透過自身實務工作及教學經驗,為每一章節的主題具體提出實例。該書聚焦於以書寫詩歌的行動來進入想像的世界,再以朗讀、音樂或演出等藝術形態來深化擴展。表達性藝術治療根基於人類的想像力、是回歸古老療癒的起源。表達性藝術治療理論主要奠基者:保羅.尼爾(Paolo J. Knill 2004)提出,感知互動表達性藝術治療是整合想像型態的治療;想像能力的彰顯是透過感官的型態。尼爾將感官的能力和不同的藝術做了連結,並以藝術作為靈魂的自然良藥。為他來說,治療是靈魂的創造(soul-making),靈魂是居住在想像的領域。詹姆斯.希爾曼與索努.沙姆達薩尼(Sonu Shamdasani)在《死者哀歌》(於榮格《紅書》之後出版)的對話裡,提到:「心靈是個活生生的想像世界,任何人都可以下去到那個世界。那是你的真相,那是你的本質,那是你的靈魂。你在尋找靈魂,而你的靈魂就是想象力』(2013, p.114)。藝術是源於人類的想像能力,具有超越實際現實的功能,提供我們另類的視角:即我們可以藉由藝術進入藝術所提供的想像世界,以暫時離開日常世界裡因簡化、掩飾和抽象所帶來的限制,並沉浸在活生生的、流動的藝術歷程;此歷程也是一個可以反映我們個人及生態的生命歷程,藉此我們的經驗和理解的方式被擴展、玩性的範圍被擴大和回應困難的語言被豐厚,為新觀點的感知及內外在的資源的連結帶來更多的可能性。這本書為這樣的歷程——遠離中心化所帶來的治療效益:賦權效應、治癒的、和解的、問題解決和促進正向改變的,提供了清楚的論述和例證。



      本書對於表達性藝術治療專業工作者的專業發展,或使用表達性藝術於治療或教育輔導的專業工作者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引導指南。



      參考文獻

      Atkins, S., & Eberhart, H. (2014). Presence and process in expressive arts work: At the edge of wonder.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Hillman, J., & Shamdasani, S. (2013). Lament of the dead: Psychology after Jungs Red Book. WW Norton & Company.



      Knill, M. F., & Atkins, S. (2020). Poetry in expressive arts: Supporting resilience through poetic writing.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Knill, P. J., Barba, H. N., & Fuchs-Knill, M. (2004). Minstrels of soul: Termodal expressive therapy. Egs Press.



      Tibaldi, M. (2014).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James Hillman’s theory in a multicultural and changing world.’ Analytical Psychology in a Changing World: The search for self, identity and community, 147.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