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當代國際關係理論(3版)

當代國際關係理論(3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661974
倪世雄
五南
2023年6月10日
207.00  元
HK$ 196.65  






ISBN:9786263661974
  • 規格:平裝 / 528頁 / 17 x 23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3版
  • 出版地:台灣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外交 > 國際關係

















      本書以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史上三次大論戰為主線,全面系統地論述了國際關係理論的歷史淵源及其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前後時間跨度80年,內容涵蓋西方近十個學派及其代表人物和幾十種有影響的理論觀點。包括威爾遜的理想主義、摩根索的現實主義和沃爾茲的新現實主義等。



      作者在書中對各個學派、各主要理論的內容及研究方法作詳盡評述的同時,重點介紹分析了近20年來國際關係理論的最新發展和探索。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什麼是理論──研究基點

    第二節 什麼是國際關係理論──定義之辯

    第三節 「國際關係理論之父」──理論淵源

    第四節 「國際關係理論大師」──歷史沿革



    第二章 第一次論戰──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

    第一節 一場嚴肅但「吵鬧的論戰」

    第二節 從伍德羅.威爾遜到約翰.穆雷──理想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

    第三節 從韋伯、卡爾到摩根索、季辛吉──現實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

    第四節 對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評價



    第三章 第二次論戰──科學行為主義與傳統主義

    第一節 一場激烈但「虛假的戰爭」

    第二節 從杜意奇到阿爾克──科學行為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

    第三節 從懷特到霍夫曼──傳統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

    第四節 對科學行為主義與傳統主義的評價



    第四章 第三次論戰──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

    第一節 新現實主義的出現

    第二節 新現實主義與現實主義

    第三節 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

    第四節 新現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

    第五節 對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評價



    第五章 論戰仍在繼續──冷戰後國際關係理論的重建

    第一節 從「範式之間爭論」談起

    第二節 冷戰的結束與國際關係理論

    第三節 批判理論對實證主義的挑戰

    第四節 後現代主義與西方國際關係理論

    第五節 建構主義與西方國際關係理論

    第六節 英國學派與西方國際關係理論

    第七節 新進展和新趨勢



    第六章 國際關係基礎理論(I)

    第一節 國家利益論

    第二節 權力論

    第三節 衝突論

    第四節 均勢論

    第五節 體系論

    第六節 博弈論



    第七章 國際關係基礎理論(II)

    第一節 相互依存論

    第二節 國際政治經濟學

    第三節 霸權穩定論

    第四節 合作論

    第五節 國際機制論

    第六節 集體安全論



    第八章 冷戰後國際關係理論的新發展(I)

    第一節 軟權力論

    第二節 地緣經濟學

    第三節 兩枝世界政治論

    第四節 文明衝突論



    第九章 冷戰後國際關係理論的新發展(II)

    第一節 國際安全新論

    第二節 民主和平新論

    第三節 世界秩序新論

    第四節 全球化新論



    第十章 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在中國

    第一節 簡要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 建立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的若干問題

    第三節 幾點思考





    校訂者序



      國際關係研究近半個多世紀來有長足的進展,其間包含了早期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間的思辨,傳統主義與行為主義間的爭論以及後來針對現實主義的反思。這些爭辯涵括了理論的探討和方法的對立,而方法論的講求也帶動了理論的建構,使國際關係領域從偏重政策取向的研究進入理論取向的思考。



      當新自由主義崛起,並與新現實主義間展開激烈論戰以來,國際關係理論就逐漸邁入百家爭鳴的時代。由於現實主義被視為主流理論已久,故第三次論戰之後的發展也多半針對現實主義而來,對現實主義的觀點則提出多項批判。批評現實主義的理論包括制度主義、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及建構主義等。這些批判性之論述多在批評現實主義對文化、道義、倫理、規範及制度之忽視,也對古典現實主義和新現實主義過度重視權力因素頗有微詞。我們如果深層觀察這些批判理論的內容,不難發現一些理想主義的影子。換言之,雖然新興的批判理論並不等同於理想主義,但後者的若干觀點的確是以另一種替代方式在國際關係新一波的論戰中顯現出來。



      制度主義與批判理論的勃興,無疑地使國際關係理論趨於複雜,各種不同之理論名詞應運而生,使有志於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的莘莘學子不免有困擾迷惑之處。名詞與名詞間的相通之處,也增加了分辨上的困難。復旦大學倪世雄教授當初以三年的時光,完成了《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巨著,對釐清多年來各種國際關係理論之內涵,有相當大的幫助。倪教授在這本書中,仔細摘錄整理出各個理論的精髓,並加以系統化彙整,使研究國際關係的學人可以較清楚地分辨出不同理論間的異同。尤其難得的是倪教授在介紹各種理論時,亦羅列出這些理論的代表人物及其相關著作,故具有工具書的特質。



      倪教授在書中曾提及吾人在檢閱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之餘,應建構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的期許。近數十年來,美國國際政治學者中不乏以中國古代分治時期之國際關係歷史為素材,來檢證或補強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嘗試。此種努力固有其值得肯定之處,但也先天上有其不足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西方學者多只能以中國歷史作資料庫,再以西方研究方法之操作方式來加以分析,卻無法深入掌握領會中國政治行為的內在思維及其獨有特性。這也是中國學者研究中國國際關係的優勢之處,問題就在於有多少決心來投入這方面的研究。



      倪教授這本著作一方面對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做了很好的整理,一方面也為建構中國或東方國際關係理論奠定了一定程度的基礎。因為西方理論之內涵和思維,多少可作為中國學者創建自己理論時的參考,而西方之訓練方法也可以使中國國際關係理論之建構過程更趨嚴謹。若再配合對中國文化思想,特別是對中國政治文化與政治行為方面的掌握,則創建中國國際關係理論將是有相當願景的嘗試。



      在這本新版著作中,倪教授除了對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加以敘述外,並且作了進一步的分析和解釋,使理論詮釋更趨完整,讀者不僅可以更深入瞭解各類論述,也對理論間的異同和關聯有更多認識與體會,相當難得。



      總之,對國際關係理論有興趣者而言,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而中國大陸學人能開始以更客觀持平的眼光來研究西方國際關係理論,是令人可喜的現象。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學術上的價值,也是中國學術界未來的希望。

    ?
    包宗和

    2023年4月於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