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人生有病才完整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317549
張卉君,劉崇鳳
大塊文化
2023年8月29日
127.00 元
HK$ 101.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7317549
叢書系列:
Mark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Mark
分
類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同
類
書
推
薦
遇見有時(簡體書)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 3
茶館與短篇作品集
野火集(傳奇經典版)
重回舊地
內
容
簡
介
病痛原來是幽默的神旨,告訴一心祈求太平無事的人們,那些看不見的靈光與祕密。
親愛的身體,你要我對自己多誠實?
山海女子以文字拋接引動默契
以自剖為自癒,共筆書寫生命困境
看似有破綻的身體,其實是通往真確力量的入口。
容許疾病的位置,並與之共存,便是擁有真正的同在。
共感推薦
汪其楣�劇場工作者
柚子甜�心靈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張?仁�作家
楊采陵�雙作者FB紀念帳號代理人
謝無愁�《情緒食療》作者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依姓名筆畫排序)
外號張洪亮、予人開朗印象的海洋女子張卉君積極於自然生態倡議工作,這幾年卻受憂鬱症所苦,使她決意調整生活步調;一向流露著豁達自在氣質的山林女子劉崇鳳有嚴重的手汗症,常下意識地手爆汗,讓她總是無法自在與人牽手或握手。
生病對人來說,是不幸,還是禮物?身心有了不適,會羞於啟齒,還是大方袒露?人們如何透過身心顯露出來的症狀,理解自己的問題?理解之後,又該如何接納自己?
張卉君與劉崇鳳曾以《女子山海》獨特的女性視角與書信體,開創本土自然書寫範例。她們的對話仍持續著,這一次,她們將視角轉向自身,透過摰友間一來一回的文字往返,梳理個人身心症頭與人生歷程脈絡,並從中找回理解與認同自我的能量。
?
目
錄
寫在之前
序.藥罐子�張卉君
序.我沒有要跟妳比誰比較會生病的意思�劉崇鳳
上半場
過於敏感�張卉君
嗯哼,敏感是種超能力�劉崇鳳
巫蠱�張卉君
還我欲望正義�劉崇鳳
那個少女下巴掉下來�張卉君
什麼?你再說一次�劉崇鳳
張大膽沒有膽�張卉君
劉老牛不是牛�劉崇鳳
不要說再見�張卉君
一定會再見�劉崇鳳
我與世界格格不入�張卉君
我跟你很熟嗎?�劉崇鳳
丈量出的差異�張卉君
劉教官請退場�劉崇鳳
中場
手帕是一種優雅�劉崇鳳
深藍節奏�張卉君
下半場
生命力之潮�劉崇鳳
溫柔練習�張卉君
花開無懼�劉崇鳳
我的美麗與你無關�張卉君
白雪之毒�劉崇鳳
公主徹夜未眠�張卉君
打落民間和血吞�劉崇鳳
與其說念舊�張卉君
百變女郎養成記�劉崇鳳
憑什麼可以享受�張卉君
怦然心動的房間�劉崇鳳
溢出邊界的自由�張卉君
下坡是門大學問�劉崇鳳
我與馬桶的距離�張卉君
寫在之後
跋.做自己的女神�劉崇鳳
跋.有病才是完整的人�張卉君
?
序
寫在之前
「接下來要寫什麼呢?寫家、寫愛、寫病、還是寫旅行?」
「有沒有可能,透過述說那些身體和心理的創傷、直面存在黑暗深處獨自承受的痛苦,而得到紓解和釋懷?」在二?二?年底共同書寫《女子山海》之後,萌生了這樣的念頭。
這個主題,誠實、深沉,而且有點重量,會有人想看嗎?我們憂慮過。
《女子山海》出版後,我們在全臺巡迴講座過程中,發現多數讀者對於書中內心幽暗的自我探索更有共感,相較於大山大海的環境意識,那些性別產生的刻板印象和差異對待、身心疾病患者的身分和傷痛經驗,引發熱烈的討論,甚至迤邐出自我與他者之間更綿延深長、相互映照的生命風景,有深沉闃黑亦有翻越之後的重生與恣意。這些共同和相異讓我們有機會彼此理解、互為補充,在過程中得到抒發與療癒。
那麼,就不用設想那麼多了吧。重點是我們想寫,這幾年在對身體、對心理的探索與認識,有許多深刻的領會與收穫,即使我們的身心在成長過程中付出了這些代價,部分病症甚且不可逆,生命卻因此愈發成熟。如果不曾病過痛過受傷過,也許我們不會迸生出更泰然更圓融的,活著的姿態。
「好,那就寫病吧!」兩人在一次次與讀者共振的感受堆疊之後,決定潛入更幽深的內在之海、攀向更險峻的意識孤峰,以文字和拋接引動的默契,書寫最異色荒涼的生命困境,以拆解作為重組的手段,以自剖當作自癒的療法。
於卉君而言,在書寫中對於憂鬱症、自毀念頭的自我揭露,是非常大膽且艱難的嘗試,作為公共議題的倡議代表被社會大眾看見,長久以來她對外建置的人物設定形象是感性理性兼具、正向積極的生命樣態,彷彿陽光一般燦亮沒有陰影。她不擅長向大眾攤展自己,那些生命中的困境、挫折、疑惑、傷害和失重感,只存在自己的內心抽屜裡,不輕易說給別人知曉;更甚者,為了說服世界本是美好、值得繼續努力,而將傷痕與瘡疤給藏好收好,不要失去信心。
於崇鳳而言,藉由書寫一點一點把自己如洋蔥般撥開,直到看見核心內的真實,揭穿自以為是的謊言,是她創作最深的動力。能因此重新爬梳那些曾經受的傷、看見自己曾有多莽撞、又如何習得溫柔對待自身,是她書寫得痛苦時,至深的明白。她想把對自己誠實的快樂分享給大家,病痛原來是幽默的神旨,告訴一心祈求太平無事的人們,那些看不見的靈光與祕密。
崇鳳說:「經歷受創病痛,才懂做自己的女神。」
卉君說:「有病才是完整的人。」
隨後不久,公視影集《四樓的天堂》出現經典臺詞:「人必然有病,人因病而完整。」
若地獄如此殘暴枯絕,願我們是彼此的溫柔之力,走過大疫之後的共病時代。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