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媒體的界限:性與暴力的傳播學研究

媒體的界限:性與暴力的傳播學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2372504
梁麗娟
香港中文大學
2023年3月01日
205.00  元
HK$ 184.5  






ISBN:9789882372504
  • 叢書系列:通識教育
  • 規格:平裝 / 308頁 / 15.2 x 22.9 x 1.5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通識教育


  • 人文社科 > 傳播�媒體識讀 > 大眾傳播











      性與暴力議題總是挑動神經,充滿爭議又無可迴避。

      一起用傳播學的眼睛,超越情緒化的爭論,

      尋找深入問題的理性依據。



      性與暴力是當代社會的切身議題,但討論相關問題卻甚具挑戰性。人們對性觀念和暴力的看法經常受到媒體影響而轉變,容易情緒化,忽略理性思考。日益發達的媒體產業亦會因應自身商業利益,影響輿論及公共政策。



      媒體中的性與暴力問題,是否值得擔憂?社交媒體、虛擬遊戲以及影視文化如何塑造我們對性和暴力的認知?當傳媒如實呈現這些題材,會否影響年輕觀眾有樣學樣?它們到底是加深還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刻板成見?



      《媒體的界限》整合了傳播學過去大半世紀以來有關性及暴力的討論和分析,選取可應用於香港或華人社會的部分加以探討,並介紹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醫學等學科如何研究性與暴力的問題,幫助讀者在面對媒體世界的煽、色、腥現象時,能夠獲得深入反思的依據。



    名人推薦



      《媒體的界限》深度剖析在傳媒、電影及網絡世界所呈現的暴力與性相關的社會議題,作者以犀利的分析視角,做相關理論的探索,輔以實證研究,強調網絡時代大眾應該特別關注的社會與媒介議題。——劉幼琍,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系主任



      本書結合了作者多年的教學心得和持續不懈的媒體觀察,從大眾傳媒談到網絡遊戲,從物化女性談到#MeToo,再從媒體暴力的效應談到網絡欺凌,可以指引讀者思考和理解身邊相關的媒體現象。——李立?,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性與暴力從來都是帶有強烈情緒的議題,傳媒在觸及這些範疇的事時也會有同樣的情況,對社會的影響就大千百倍了。這本書對這個課題有又闊又深的探索,亦透過多個相關的研究,作更科學和堅實的剖析。——鄺保強,精神科專科醫生



      孩童面對被虐、道德開放以至性暴力、網絡欺凌等,是學校德育或訓輔老師近年經常要面對和處理的事情。要保護我們的下一代,我們又可以怎樣做?相信此書能幫助我們好好探討和反思,特別在培育下一代時,能更聰明和謹慎地處理。——鍾穎欣,元朗區小學校長會前主席


     





    「通識教育叢書」總序(沈祖堯) / xvii

    陳韜文序 / xix

    自序 / xxiii

    導言媒體中的性及暴力問題,是否值得憂慮? / 1

    0.1 媒體性與暴力的定義,有何特點? / 2

    0.2 媒體性與暴力的研究 / 8



    第一章傳播研究的兩個傳統:影響論與詮釋方法 / 13

    1.1 性與暴力題材的爭議性 / 13

    1.2 社會上的暴力事件是否愈來愈多? / 14

    1.3 一張圖片,兩種研究 / 17

    1.4 影響論的源頭及理據 / 20

    1.5 詮釋方法的源頭及理據 / 22

    1.6 比較影響論與詮釋方法 / 26

    1.7 問題討論 / 26



    【性慾與媒體】

    第二章媒體與性 / 31


    2.1 性的定義及其理論發展 / 32

    2.2 西方兩次性革命以及傳媒的角色 / 34

    ◇ 第一次性革命◇ 第二次性革命

    2.3 大眾傳媒在性解放的角色 / 39

    2.4 研究媒體性與性別的幾個主要路向 / 42

    ◇ 社教化過程�社會學習理論◇ 心理學研究

    ◇ 女性主義研究◇ 文化研究

    2.5 結論 / 52

    2.6 香港媒體的情況 / 55

    2.7 問題討論 / 56



    第三章互聯網普及下的性慾研究 / 57

    3.1 網絡上的情慾世界 / 57

    3.2 對青少年的影響 / 59

    3.3 虛擬性愛 / 61

    ◇ 網上約會程式◇ 情慾短訊◇ 性感自拍

    3.4 網絡遊戲與性愛 / 68

    ◇ 性作為遊戲的機制◇ 情慾角色的扮演

    ◇ 玩家單獨玩的性遊戲◇ 色情電玩

    3.5 對傳統社會價值及人際關係的衝擊 / 73

    3.6 結論 / 77

    3.7 問題討論 / 78



    第四章色情與情色 / 79

    4.1 兩者的異同 / 80

    ◇ 情色與藝術◇ 色情的市場價值

    4.2 色情物品分類 / 85

    ◇ 軟性色情:主流文化情慾化◇ 硬性色情:以言論自由之名

    4.3 色情的誘惑 / 92

    4.4 對色情討論的分歧 / 95

    4.5 色情影響的爭論 / 97

    4.6 問題討論 / 100



    第五章性暴力 / 103

    5.1 性暴力出現的原因 / 104

    5.2 被商品化及物化的女性 / 105

    ◇ 女性的自我物化◇ 女性自我物化與性暴力的關係

    5.3 強暴迷思 / 109

    ◇ 傳統媒體如何強化強暴迷思?◇ 各地有關強暴迷思的討論

    5.4 強暴文化 / 117

    ◇ 對抗強暴文化的行動◇ 席捲全球的#MeToo 運動

    5.5 男性對性暴力的回應 / 122

    ◇ 校園性暴力文化是否被誇大?◇ 男權運動�男性主義

    5.6 兩性未能逾越的認知鴻溝 / 127

    5.7 結論與反省 / 129

    5.8 問題討論 / 132



    【暴力與媒體】

    第六章媒體與暴力問題的經典研究與侷限 / 135


    6.1 早期研究 / 135

    6.2 重要研究及發現 / 137

    ◇ 社會學習理論◇ 淨化理論

    ◇ 涵化分析◇ 暴力行為的可預測性

    6.3 媒體暴力對受眾的影響 / 142

    6.4 研究方法的缺點與限制 / 144

    6.5 結論 / 148

    6.6 問題討論 / 150



    第七章暴力研究的轉向 / 151

    7.1 媒體影響有限的研究潮流 / 151

    7.2 道德恐慌 / 152

    7.3 學術議題政治化 / 154

    7.4 觀眾為什麼愛看暴力內容? / 156

    7.5 暴力、娛樂效果與媒體的關係 / 158

    7.6 暴力研究的新路向 / 160

    7.7 以文化及心理分析解釋暴力的理論 / 162

    7.8 結論:對暴力內容的不同規範 / 164

    7.9 問題討論 / 166



    第八章電影裡的暴力 / 167

    8.1 電影與暴力 / 167

    8.2 電影暴力美學的起源 / 170

    8.3 支持暴力美學的理據 / 172

    8.4 反對暴力美學的理據 / 174

    8.5 結論:詮釋作為研究�認知的方法 / 178

    8.6 問題討論 / 182



    第九章網絡上的暴力 / 183

    9.1 社交網絡對暴力題材的濫用 / 184

    9.2 網絡欺凌 / 188

    9.3 網絡�電玩暴力遊戲 / 193

    9.4 網絡暴力的其他關注點 / 201

    9.5 電玩遊戲會令青少年學到真實的槍擊技巧嗎? / 203

    9.6 問題討論 / 204



    第十章從性與暴力的呈現看香港社會的轉變 / 207

    10.1 流行文化與集體意識 / 207

    10.2 戰後階段 / 208

    ◇ 早期媒體對暴力的呈現 ◇ 早期媒體對性的呈現

    10.3 1970、1980 年代 / 215

    ◇ 媒體對暴力的呈現 ◇ 媒體對男女形象及情慾的呈現

    10.4 1990 年代 / 223

    ◇ 媒體對暴力的呈現 ◇ 媒體對性的呈現

    10.5 千禧網絡世代 / 230

    ◇ 網絡世代的暴力大爆發 ◇ 網絡世代對性的開放態度

    10.6 香港年輕人的性態度 / 239

    ◇ 調查結果? ◇ 年輕人從開放走向保守?

    10.7 結論與反省 / 242

    10.8 問題討論 / 245



    第十一章總結 / 247

    11.1 媒體為何慣性地使用性與暴力的內容? / 249

    11.2 媒體的性及暴力內容使用及影響 / 251

    11.3 媒體對性與暴力的影響,是否小題大做? / 254

    11.4 媒體性與暴力研究的不足之處 / 256

    11.5 如何減少媒體具爭議內容的影響? / 258



    附錄:書籍、影像媒體推介與討論 / 265

    參考資料 / 277

    「通識教育叢書」編者跋 / 307




    其 他 著 作
    1. 蘋果掉下來--香港報業蘋果化現象研究
    2. 看透玩透樂透-傳媒教育活動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