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50則會計主管非知不可的實務經驗傳承

50則會計主管非知不可的實務經驗傳承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663800
李雅筑,陳芬蓉
五南
2023年8月28日
140.00  元
HK$ 133  






ISBN:9786263663800
  • 叢書系列:博雅科普
  • 規格:平裝 / 360頁 / 17 x 20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博雅科普


  • 商業理財 > 會計/統計 > 會計學











      教科書中不會告訴您的會計職場工作實務!每件事情可能不只一種解決方法,學習前輩的經驗、拆解遇到的問題,本書精選50個在會計職場上的實用案例,帶給您不同面向的精彩觀點。



      課堂上可以學習到會計的專業知識,而會計前輩們在職場上的閱歷分享與指引,更會是最珍貴的寶藏!



      本書共50個在會計職場上的小故事,經由會計人員的對話,讓您身歷其境地了解當下發生什麼事、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想法,以及經由該案例學到的結論。有時不僅僅是專業的會計議題實務操作,因為實務上的會計問題不太可能脫離「人」的議題而單獨討論,故要解決會計問題,都要從人的角度進行著手。期待在這些小故事中,能讓讀者得到新的?發,在日常處事中,讓自己的視野更為開闊,思考角度也更為多元。



    專業推薦



      臺北大學會計系 林孝倫 教授


     





    推薦序 會計主管在職場的挑戰與應對經驗分享�林孝倫

    自序 對於會計職場人事物的參解與系統思維�李雅筑

    自序 財會主管在職場的成長與奮鬥�陳芬蓉



    第 一 講 穩捷公司收入衰退的應對

    第 二 講 倍捷公司收入認列時點有誤

    第 三 講 倍捷公司收入成本配合不對應

    第 四 講 穩捷公司呆滯庫存的應對

    第 五 講 穩捷公司呆滯庫存的去化及報廢

    第 六 講 穩捷公司落實存貨盤點的經驗

    第 七 講 倍捷公司人事費用居高不下

    第 八 講 倍捷公司客戶催款議題

    第 九 講 倍捷公司客戶收款政策調整

    第 十 講 穩捷公司信用狀及銀行保證函應用

    第十一講 穩捷公司匯率避險應用I

    第 十 二 講 穩捷公司匯率避險應用II

    第 十 三 講 時美公司海外進貨困境

    第 十 四 講 時美公司主管覆核機制I

    第 十 五 講 時美公司主管覆核機制II

    第 十 六 講 穩捷公司核決權限應用

    第 十 七 講 穩捷公司應收與存貨關聯

    第 十 八 講 穩捷公司應收管理模式更新

    第 十 九 講 時美公司現金舞弊

    第 二 十 講 時美公司庫存盤點舞弊

    第二十一講 倍捷公司人才留任激勵機制

    第二十二講 時美公司訂價調整

    第二十三講 穩捷公司投資教訓I

    第二十四講 穩捷公司投資教訓II

    第二十五講 穩捷公司委外生產討論

    第二十六講 穩捷公司生產成本下降討論謬誤

    第二十七講 穩捷公司閒置產能議題

    第二十八講 倍捷公司專案支出控管議題

    第二十九講 時美公司專案管理議題

    第 三 十 講 時美公司導入ERP 議題

    第三十一講 穩捷公司ERP 更換議題

    第三十二講 穩捷公司佣金控管議題

    第三十三講 時美公司節稅議題

    第三十四講 穩捷公司節稅議題

    第三十五講 倍捷公司老闆代墊款議題

    第三十六講 穩捷公司代收代付議題

    第三十七講 時美公司薪資低報議題

    第三十八講 穩捷公司管理報表議題

    第三十九講 穩捷公司受罰分攤機制

    第 四 十 講 穩捷公司KPI 連結獎金議題

    第四十一講 倍捷公司年度預算議題

    第四十二講 時美公司建廠金流議題

    第四十三講 時美公司專案損平點議題

    第四十四講 倍捷公司疫情開源節流議題

    第四十五講 時美公司欲向地下錢莊借款

    第四十六講 倍捷公司被併購之換股比率協議

    第四十七講 穩捷公司分配股利討論

    第四十八講 主管養成議題I

    第四十九講 主管養成議題II

    第 五 十 講 主管養成議題III





    自序



    對於會計職場人事物的參解與系統思維




      感謝每一個促成這本書誕生的好朋友,不管是題材提供、腦力激盪、校稿還是提供建議;感謝毓芬主編給會計人一個機會,讓會計實務有機會能夠入書傳承;感謝孝倫老師幫此書寫序,給會計實務和理論一個串聯機會,能融合實務和理論的會計主管,才更有價值。



      記得剛從會計師事務所離職進到公司工作時,以為會計實務就像書上讀的會計流程那樣,但遇到問題時才發現「書上沒有講到」,到處問友人後發現大家給的想法、作法和解法也不太一樣。對於凡事都要依法條、循規則才安心的會計理論人而言,常常處於緊張狀態,且不斷問自己:「我這樣做是對的嗎?」甚至有時候會害怕前進、害怕跨出舒適圈,畢竟會計職位動輒得咎,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會違法或產生罰鍰。



      在公司任何營運流程的最尾段都是由會計處理,如果會計人員只處理熟悉的業務,如憑證整理入帳,且其他部門來詢問問題時,都主張「不清楚」,確實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進而遠離風險,但是成長的速度便會薄弱,陷入「會計好無聊、要做好多雜事以及大家都不尊重會計」的困境迷思。



      如果會計人員願意不斷學習,面對實務挑戰仍然抱持著積極面對的態度,絕對會是該公司裡最了解公司全局的人。一旦能在遇挫時找到解法,就能建立自信心,逐漸能夠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成為老闆不得不依賴的策略幕僚。而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最大收穫的一定是自己,因為這樣的會計人才不只是錘鍊了會計專業,也提升了自己對於人事物的參解和擁有系統思維,才能夠做到承上啟下,以及能與營運流程前端的其他部門順利溝通。



      由於台灣經濟體的特性是多由中小企業構成,很多公司的會計主管其實沒有太多前輩教學。為了讓更多會計人員能夠有機會在面對挑戰前,就先學習前輩的經驗;或是在遇到挫折的當下,有機會能夠聽聽前輩的觀念,我們發心要寫下會計實務的經驗傳承,讓更多人受惠。在寫作過程中,彼此的腦力激盪和想法討論都讓我難忘,很喜歡芬蓉姐會說「有沒有可能有另一種想法」或是「這跟我遇過的狀況不同」的對話起手式,因為會計實務就是在不同的假設前提之下,便可能有不同的解法和結論,抽絲剝繭地深入分析和條條大路通羅馬的邏輯推演,都讓我學到不少。



      於是,我邀請芬蓉姐每週都來聊聊會計實務經驗,希望能藉由彼此不同的角度和思維激盪更多火花。因著得到越多,就想付出越多,從寫這本書開始,我們共同舉辦了兩個月一次的會計主管分享會,藉由分享會中的會計主管提問及分享,讓我們可以把一個議題再拆解得更細,也藉此聽到更多不同公司的面貌。於是,也很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會計主管們加入我們,讓會計人的學習不再只有理論,而是有更多的實務摸索,進而成就更美好的會計人生!


    李雅筑

    2023 年7 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