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看不見也沒關係

看不見也沒關係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746530
李芝賢
曹一竹
青林
2023年9月28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2746530
  • 叢書系列:親子成長系列
  • 規格:精裝 / 40頁 / 22.5 x 28.2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3歲~8歲
    親子成長系列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圖畫書 > 生活教育











    韓國讀者滿分推薦 破除對身障者的偏見

    用孩子純真溫暖的目光,看見視障者爸爸的獨特生活

    「看不見也沒關係,我的爸爸還是很厲害!」



      爸爸不會開車載我們去玩,也不會幫我們拍照。但他會跟我玩捉迷藏,也會講故事給我聽。爸爸說:「雖然眼睛看不見,但用耳朵聽東西移動的聲音,用鼻子聞聞味道,再用手摸摸看,就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喔。」看不見也沒關係,我要跟著指引爸爸認識世界的白手杖,一起並肩前行!



    本書特色



      ★溫暖的言語和文圖,細膩傳遞家人情感

      ★練習把愛說出口,主動對家人表達愛

      ★重視盲人權益,尊重不同個體需求

      ★正向思考擁抱不完美,每個人都有特別之處

      ★不因困難而受挫,運用感官體驗生命中的美好



    專家推薦



      陳櫻慧|童書作家暨親子共讀講師、 「思多力」親子品牌負責人

      黃筱茵|台大外文系兼任講師�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劉清彥|童書作家與兒童節目主持人

      蔡幸珍|資深閱讀推手



      當我們關上習慣的視覺感官,會感受到花香、蟲鳴,還有人和人之間的情感流動。故事裡的親子關係,並沒有因為父親的「看不見」而有所隔閤,反而因此看見正向的行為意義,體會愛的樣貌。──陳櫻慧(童書作家暨親子共讀講師、 「思多力」親子品牌負責人)



      平實的日常生活中交織著濃濃的情感,這部細膩的作品溫馨的呈現父女相伴相依的動人關係,在書寫親子幸福互動的同時,也道出明眼人讀者們平時未必能體察的視障者生命經驗,值得閉上眼睛,細細感受與思考。 ──黃筱茵(台大外文系兼任講師�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除了看不見,小女孩的爸爸與他人並無不同,反而有一雙更敏銳的耳朵,和一顆更細膩的心。他對女兒的照顧無微不至,也陪她盡情玩耍,還能帶她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探索和體驗世界。

      這位酷爸讓我們看見,並明白了海倫.凱勒所說的那句話:「我們不是用眼睛和耳朵來思考,我們的思考能力也不是用五官來衡量,而是我們的心。」 ──劉清彥(童書作家與兒童節目主持人)



      透過兒童的視角,描述視障家長與孩子相處間的點點滴滴,呈現溫暖歡樂的生活面貌,既顛覆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也傳達有愛無礙的正向價值觀。《看不見也沒關係》成功詮釋出──「停代表此路不通,但還有別條路可達」的人生哲理。 ──蔡幸珍(資深閱讀推手)



    國外書評



      「我有一個視障家庭成員,所以我很好奇繪本故事中如何表現視障人士。即使我給孩子講解視障者的知識,他也不是很理解;而我雖然認知上理解了視障者,但感覺自己缺乏情感上的理解,所以很期待閱讀這本繪本!讀完這本書後,我感到很溫暖。雖然爸爸因為殘疾而不能做很多事情,但他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最重要的是,他是孩子最好的父親。在這本繪本中,一家人一起去遊樂園,一起過著日常生活,雖然可能有不方便的部分,但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我和孩子一起讀了這本書,談論了有關視障者的話題。本來家裡就有一個視力障礙的孩子,所以比較小的孩子平時很害怕,也沒有主動親近過那個孩子,但藉由這個故事,他說感覺沒那麼害怕了!僅憑這一點,我就對這本書非常滿意。社會上有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身體有困難,我想這本書對於溫暖的看待那些人會有很大的幫助。」????�匿名評論



      「這是一個溫馨的家庭故事,像普通爸爸一樣,主角的爸爸有很多事做得到也有很多事做不到。在家裡的能力甚至超越許多一般的爸爸,只是能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不一樣而已。一般人對視障者的印象,通常只想到他們的不便,許多成年人都會產生同情的目光,可能某種程度上我也是,但藉由和孩子共讀這本書,感受到了不帶偏見的力量。世界上的眾多家庭中,有些家庭成員就有身障者,每個家庭具有多樣性,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生活的某方面和我們不同,才能真實的培養發自內心對他人的尊重。」???�???? ?



      「我認為我的生活周遭實際上沒有很多機會認識身障者,透過書本獲得這樣間接的體驗,對孩子而言比較友善、比較沒有抵抗力。這是一本很棒的書,讓我們不帶偏見的看待身障者!書名下方有盲文,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在生活中很多地方也都有盲文的存在,像是電梯裡,因此和孩子們解釋並不困難。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友善盲人的設施,藉由這本書可以自然的和孩子討論身障者的事情,就不會對身障者產生刻板印象。這本書特別展現爸爸在家中無所不能,除了看到視障者的能力外,也能感受到父母無論是否殘疾,一定會用愛去養育我們的孩子,而孩子們都能感受到這一點。真的是一本很溫暖的書!」???�??? ?



      「『你用眼睛看不到它,但用耳朵聽它移動、用鼻子聞它、用手觸摸它,你可以知道很多事情。』

      這是一本與其他繪本有些不同的圖畫書,但卻講述了孩子和父親的故事,一個拿著白色手杖、閉著眼睛的父親的畫面,充滿了深情和愛意,吸引了我的目光。這本繪本以一種非常有趣、幸福的方式描繪了孩子和爸爸在一起的一天,讓人感到幸福!和孩子共讀時,孩子們很快就發現爸爸是視力障礙者,其實他們身邊從來沒有見過視障者,通過一本繪本,孩子們對視障人士越來越好奇,他們在陌生的地方雖然需要幫助,但看到爸爸能夠做到在家裡的所有事情,讓人印象深刻。未來孩子們生活的世界將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我認為至少通過書籍,體驗和理解多元化的人事物,是重要的能力之一。尊重和願意理解他人的生活很重要,我相信這是一種創造一個更美好世界的方法!」????�匿名評論



      「不久前,一位母語為英語的老師向我說他的一位家人有視力障礙,我對他這麼自然的說出來感到有點意外。後來我感到很尷尬,因為發現自己對於身障者也帶有偏見。

      這本書一開始蝴蝶頁的背景,呈現了很多聲音,其實就是爸爸的世界。雖然爸爸不會開車,也不會拍照,但他有靈敏的感官,擅長尋找好的氣味。看著書中孩子滿足的表情,空氣中彷彿飄著玫瑰花的芳香。這是一個多麼親密的家庭!爸爸在家裡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也用自己的方式陪伴孩子玩捉迷藏,孩子強忍笑聲的表情真是太可愛了!而在黑暗中讀書是只有爸爸才能做到的超能力!很慶幸能夠讀到這麼溫暖的書。」YES24�cherry?



      「大概是孩子6歲左右?我曾經和他討論過關於身體有障礙的人,例如盲人、聽力障礙者以及因腿痛而必須使用輪椅的人,我記得當時孩子有點驚訝。至今為止他們在世界上所經歷的一切可能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我喜歡通過書籍展示不同的世界,甚至各種各樣的人。我想我可以通過這本書向孩子們展示一些新的東西,書中除了展現視障者在外的生活,也呈現視障者父親擅長打掃衛生、洗衣、做飯的能力。這表示視力有障礙也沒關係,一樣可以度過父女之間有趣而平凡的一天。

      我希望孩子長大後不會歧視與他不同的人。希望通過閱讀描繪生活各方面的繪本,我們可以向每個人敞開心扉,創造一個更加友善的世界!」YES24�emfk75?

    ?


     





    譯者導讀



    在「盲人」之前,先看見一位「父親」

    文◎曹一竹(本書譯者)




      《看不見也沒關係》是一本關於視障者題材的故事,與許多類似題材的作品不同的是,《看不見也沒關係》的故事軸線,並不是從一開始就直接切入「視障」的這件事,而是以一個女兒的視角,帶著讀者去看到一位身為「父親」的視障者。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同時擁有很多不同的身份,可能是同事、是視障者、是某人的兒子、丈夫,也可能是某人的父親。然而當「視障者」這個身份先被認識的時候,這個標籤背後所連結的刻板印象,往往會讓人忽略了他的其他身份,也讓我們失去了去真正認識「這個人」的機會。



      《看不見也沒關係》在故事設計上很巧妙的避免了這件事情,除了透由女兒的口吻來展開敘述之外,故事的前面幾段如果只聽文字敘述,會發現裡面完全沒有透露有關「爸爸是盲人」的訊息,作者只從字裡行間對爸爸的種種描述,給予讀者推敲的線索:爸爸不會幫女兒照相,但會叫她來聞花香;爸爸不曾讓女兒騎在他肩上,但卻喜歡和她一起騎旋轉木馬。從爸爸和女兒的互動中,可以感覺到爸爸是一位很溫柔的人,這些線索除了引起讀者的好奇,同時好像也在告訴我們說,對於女兒而言,一個好爸爸的關鍵不在於看不看得見,而在於願不願意花時間陪伴。



      本書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客觀呈現了視障者的「能」與「不能」。許多視障題材的作品,為了要扭轉對於視障族群的弱勢印象,往往用力過猛,過於強調盲人的「能」,而刻意不談盲人的「不能」。在這類的作品中,盲人成為萬能的存在,然而過於誇大的結果,會讓讀者對角色有種非現實的距離感,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產生共鳴。



      《看不見也沒關係》則選擇先將盲人爸爸的「不能」和「限制」寫出來,他的確因為視障而不能開車、不能幫孩子照相,也不能讓孩子騎在肩上,但他選擇用其他方式付出他的愛。在外面,有時他也會需要女兒的幫助,女兒會握緊爸爸的手,或讓他的手搭在自己肩上走路,也會充當爸爸的眼,描述眼前的事物給爸爸聽。但一回到家裡,爸爸「能」的一面就開始逐項展現,他會做各種家事、煎荷包蛋、幫小孩洗澡,是個躲貓貓的高手,甚至還能在黑暗中唸故事書給孩子聽。



      透過平衡的客觀敘述,作者讓我們了解到,其實所謂的平等看待,並不是不切實際的美化一個人,而是在了解對方的「能」與「不能」之後,進而互相體諒,互相幫助。也正是因為有這些限制和困難,為了孩子而一一克服的爸爸,才成為了孩子眼中「最帥氣的爸爸」吧!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