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童話世界【博客來獨家簽名版】

童話世界【博客來獨家簽名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29705
唐福睿
鏡文學
2023年9月28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6267229705
  • 叢書系列:鏡小說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5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鏡小說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法律可以修改一百萬遍。

      但是被害人只有一次程序,一次人生,一次復原的可能。



      我喜歡看她們寫我的名字。

      一次、兩次、三次,像訂正考卷一樣。

      沒寫好,就不准穿上衣服……



      二十年前,初出社會的律師張正煦,首次承辦的案件便是震驚社會的補教名師性侵案。被告湯師承以童話寓言誘騙女學生,更假借交往名義與她們發生關係。涉世未深的張正煦為求表現,想盡辦法要替湯師承奪下官司勝利,卻沒發現自己心儀的女高中生嚴新竟成為湯師承的獵物,兩人雙雙落入湯師承所設下的圈套之中。



      二十年後,事件重演,一樣的童話、一樣是女學生,被告也一樣是湯師承。張正煦已然成為老練世故的律師,不願多管,但社工妻子的一再請求與受害少女的茫然無助,卻讓他塵封已久的罪惡感襲上心頭,也迫他直視當年不堪的記憶。這一次,他決心要站在權勢者的對立面,討一個二十年前的公道,也讓二十年前的他與她,都能在回憶裡安然微笑。



    一律推薦



      P律師|粉專「P律師:漫畫法律人生」經營者

      巴毛律師|權麒法律事務所所長

      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吳志光|輔仁大學法學院院長

      李依倩|作家、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陳孟秀|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陳明莉|世新大學性研所教授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研所教授

      馮喬蘭|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劉珞亦|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總監

      羅珮嘉|臺灣女性影像學會秘書長





    ?


     





    第一章 陳年往事

    第二章 長大成人

    第三章 黑暗覺醒

    第四章 早逝青春

    終 章 空白人生

    後記



    ?





    後記



      我在二○一七年夏天開始構思《童話世界》的故事。當時是在美國加州藝術學院(CalArts)電影導演研究所的最後一年。初次挑戰電影長片劇本,為的是在畢業時能有一部完整作品。即使無法預期能夠立刻投入製作,至少可以對業界介紹自己:這是我想講的故事,這是我的風格云云。



      不諱言地說,故事的選題與精神受到該年四月臺灣發生的女作家自殺事件,以及年底美國爆發的#MeToo運動啟發。基於自己律師執業的見聞,有感於許多公眾討論未能釐清,關於權勢性交,乃至於性侵事件在司法程序中的侷限,故決定以律師角度出發,設計故事與人物。



      電影劇本於二○一八年底獲得拍臺北劇本銀獎後,竟順利獲得投資人青睞,由我出任導演親自操刀。拍攝歷時一個月左右,於二○一九年底殺青,隨即全球COVID-19疫情爆發,等待足足三年才終於在院線上映。對於初執導筒的我,票房與?項成績雖不理想,依舊是一段收穫豐富的旅程。



      將電影改編為小說《童話世界》有很多原因。旁人看來應該有些愚笨。因為這個故事大概沒有影視化再利用的可能,版稅也不若撰寫新劇本來得有經濟效益。尤其小說又是一項耗費心力時間的苦差事……但是我自己明白,電影能承載的資訊太少,並非我心中故事全貌。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我無法放下這些人物。張正煦和嚴新,還有杜子甄與湯師承,他們日夜糾纏我,想要被訴說、被理解,還有被記憶。於是我在二○二二年初翻出多年前的劇本筆記,著手構思小說大綱,決心給他們一個交代。



      創作小說之初我曾反思,這麼多年過去了,故事是否還迫切?會有這樣的懷疑,多半來自於我在留學時所受的創作訓練。師長們總是不停地要求我們思考,為什麼講這個故事?為什麼是我講?為什麼是現在講?為什麼?



      回顧二○一七年至今,關於權勢性交的爭議,比較知名的有新莊五甘心物理治療所的廖泰翔案、臺南新市國小張博勝案、勝利國小尚志剛案以及臺中居仁國中黃紀生案。二○二三年臺灣爆發的#MeToo運動,範圍除了校園機構外,更廣及政治、藝文與演藝等等各界,也帶出另一件高雄數學補教名師性侵案,其過程與小說極其相似,受害者年紀竟更小。



      為什麼?我自問。

      因為還沒有結束。



      這又讓我想起一件拍攝電影《童話世界》時的小插曲。因為題材關係,電影製作過程中遇到很多阻礙,尤其很難借到補習班或學校場地。這件事不難理解,也無從苛責。唯一讓我耿耿於懷的,是某知名女子高中發函,禁止劇組設定女主角為該校學生、穿著該校制服,也不准我們在假日於學校周邊道路拍攝。對,就連圍牆都不能入鏡。絲毫不給對話餘地,甚至揚言不惜走上法律途徑。



      而這間學校唯一這樣做的理由,是幾百字的電影簡介。



      我猜測他們深信自己的學生絕對不談師生戀,沒有性侵問題(或許也不會去補習班),所以一部虛構的電影會輕易地抹殺校譽、學生形象,以及他們在教育上的努力。



      問題出在哪裡?



      回顧過去知名的影劇作品,該校學生可以換很多男朋友,也可以因課業壓力自殺。



      但不能被性侵。



      這就是我們的教育掌權者。



      當時我讓步了。整部電影沒有任何一位學生穿著該校綠衣黑裙配色的制服。



      因為電影必須繼續拍。



      因為,創作者能做的只有為社會留下記憶。



      《童話世界》的電影與小說能夠完成,得力於社工師周雅芬與李培瑜,以及新北地院法官張景翔。他們在公忙之餘,提供我豐富的實務經驗,補足我對性侵事件與法律程序不同面向的觀察。我也必須向我的妻子呂詩婷致上最深謝意,若沒有她的包容與犧牲,我不可能如此程度地瘋狂做自己。



      電影上映宣傳時,我意外接觸到許多倖存者。他們看完電影後,分享了自己的經驗。我沉浸在許多悲傷故事之中,同時覺得自己沒能做得更多,心情鬱悶又激憤,似乎有了替代性創傷。加上居仁國中事件正好爆發。斯時湧入的許多資訊,還有各種感受與情緒,後來都成為小說的生命。我想或許是老天安排。早或晚一點寫這個小說,都不可能如此充分。



      這段六年多的旅程,經歷創作劇本、執導拍攝、宣傳電影,然後完成小說,我唯一確認的事情是,我們對性侵被害者的了解還是太少。所以這個故事目的不在指責特定感情觀或性癖好,也不應該著重於正邪對抗。因為批判是一件太過容易的事情,致使我們停止思考本質。



      法律懲罰慾望的合理性在哪?得以介入保護的邊界為何?我們必須不斷探問,才能正確辨認權勢,並對偏見保持警覺。法律也才能擺脫個人好惡,真正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



      如果不能持續挑戰那最幽微的界線,我們總有一天會忘記自己在反抗什麼。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