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悲痛:關於生命逝去的哲思

悲痛:關於生命逝去的哲思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720651
邁克爾•喬比
柯清心
知田出版
2023年10月17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6269720651
  • 叢書系列:US
  • 規格:平裝 / 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US


  • 心理勵志 > 生死醫病











    ★亞馬遜4.7星讀者好評★

    ?

    與其在似是而非的陳腔濫調中尋求撫慰,

    不如瞭解悲痛的真貌

    ──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能活在真實裡。

    ?

      好的哲學能給人帶來勇氣,且相當實用,但長久以來規避悲痛的哲學,則兩者皆失:因擔心對人的境況提出尷尬的問題,而逃避悲痛議題,並非勇敢之舉;而對我們面臨的、最關乎人性與影響人生的事件之一,故意視而不見,也不務實。

    ?

    《悲痛:關於生命逝去的哲思》從哲學的角度出發,在辯證中抵達悲痛的範疇與本質:悲痛活動的真正對象,是與我們珍視之物相關的人物去世後,必然引發的關係喪失與轉變。

    ?

      ▍悲痛是什麼?

    ?

      當親友去世時,必然會引發我們心中的悲痛。為所愛之人的離去悲痛難抑,可謂是人之常情。

      然而政治領袖、社會名人、宗教人物等等與我們並沒有直接、親密的關係,他們的死亡仍往往激發許多人發自內心的悲痛。

      更有甚者,我們還會為我們所失望,甚至是所痛恨的人悲痛。

      這樣難解的情況,讓人疑惑:「悲痛」到底是什麼?

    ?

      作者同時配合文學、醫學、心理學等各種資源,深入發掘悲痛的各種性質,並嘗試回答,經歷悲痛時可能會遭遇的種種疑問——

      ? 悲痛時會經歷什麼?

      ? 悲痛對我們有好處嗎?

      ? 我們悲痛是合理的嗎?

      ? 一定要為別人悲痛嗎?

      ? 悲痛是種精神疾病嗎?

    ?

      ▍悲痛是人性

    ?

      人的漫漫一生裡,誰也避不開經歷失去他人的傷痛。不過,盡可能地預先熟悉悲痛,或許能讓我們擁有更充分的準備,來應對他人逝世所帶來的哀傷、痛苦和恐懼。

    ?

      悲痛的過程中或許會包含痛楚和絕望,但也因此凸顯我們真正的內在,是我們人性的展現。悲痛是讓我們更加認識自己的絕佳機會,值得我們樂觀、正向地看待;少了這份傷痛,等於少了一份機會,除了原地踏步,我們並不會過得更好。

    ?

      本書既不「療癒」,也不能讓人「解脫」,卻用哲學為我們做好面對未來的心理準備。希望本書的內容,能給你面對悲痛的信心和勇氣。

    ?

    本書特色

    ?

      ★針對因為他人死亡而觸發的悲痛,作者使用平易近人的語言,為讀者提供了哲學上的看法。

      ★利用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情境進行說明,使讀者對悲痛時會遭遇的種種能夠感同身受。

      ★既有嚴肅的探討,也有感人的案例,讓一般讀者與專業人士都能在更瞭解悲痛的同時,獲得閱讀的樂趣。

    ?

    誠摯推薦

    ?

      林遠澤�政治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

      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厭世哲學家�《厭世講堂》作者、同名粉絲專頁經營者

      冀劍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兼佛教學院院長

       蘇絢慧�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依首字筆畫排列)

       

    各方讚譽

    ?

      「聰穎通透的感人之作,《悲痛》為人人都需要深入瞭解學習、無可避免的人生階段,注入了重要而縝密的立論。邁克爾•喬比以新的哲學角度,邀請讀者用通俗易懂,但嚴肅的方式去思索——畢竟,我們大家都是哲學家。」——茱麗葉?羅森菲爾Juliet Rosenfeld�心理治療師、《The State of Disbelief》作者

    ?

      「蘇格拉底認為,所有哲學都是在為死亡做訓練,但哲學家們對失去親友和悲痛卻出奇地沉默。幸好現在我們有了邁克爾•喬比的著作引導我們探討有關悲痛的關鍵哲學問題。作者以悲痛的悖論——悲痛既痛苦,又可貴——為核心,清晰而明智地描述這種基本的人類現象。我向所有對悲痛議題感興趣的人推薦本書:相信哲學家、人文主義者和普通讀者,皆能從中受益。」——斯文?布林曼Svend Brinkmann�心理學教授、《Grief: The Price of Love》作者

    ?

      「這部詳實、博學、貼合人性的傑作,探討了悲傷的範疇、性質、價值與合理性,以『有條件的樂觀態度』來看待悲痛,一反以往視悲痛為懦弱、羞恥,對人性造成威脅的觀點。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哲學、心理學、精神病學、文學和醫學方面的資源,協助我們理解悲痛。本書將使所有這些領域的工作者,以及任何想深入理解悲痛這項飽受哲學忽略的人類經驗核心要素的人感到興趣。」——邁克爾?布雷迪Michael S. Brady�哲學家、《Suffering and Virtue》作者

    ?

      「《悲痛》對死亡哲學做出了引人入勝且富有啟發性的貢獻,它對悲痛是什麼以及使悲痛合乎理性、有價值,甚至可能具強制性的原因,提出了新穎而令人驚訝的解釋。《悲痛》是一本深具人性、深思熟慮且富有洞見的書,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師來說是無價之寶,而普通讀者也能體會它的淺顯易懂和引人入勝。」——派崔克?史托斯Patrick Stokes�哲學家、《Digital Souls: A Philosophy of Online Death》作者



     





    謝辭



    導言

    第一章:我們為誰悲痛

    第二章:悲痛時會經歷什麼

    第三章:在悲痛中尋找自我

    第四章:從痛苦中獲益

    第五章:悲痛時的理性

    第六章:悲痛的義務

    第七章:瘋狂與醫療

    結論:悲痛是人性



    註釋

    索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