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國文是「無感�無用」的學科?
傳統國文課所引起的質疑大抵是於己身「無感」、於社會「無用」;根據我們近年來在新生入學之初在課堂所進行的調查,相關回饋如:「不實用、出社會用不到」、「背了一些感覺沒什麼用的東西」、「學習好像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學習的都是別人主觀認定的解釋」、「文言文太複雜難懂,不知道為什麼還要背它」、「老師一味地講述無法與我的生命呼應」??諸如此類的意見此起彼落。然若究論此些問題之主要癥結,其實並不在古今文學本身的糾結,乃在於教材之編法、授課之方式無法在文本與學生生命�生活之間建立強而有力的連結。因此, 無論教改的呼籲如何吹響,無論要帶領學生通往何方,又是否陳義高遠, 我們認為最重要的須是先面對問題的基源與本質。
二、素養教學趨勢下國文學科之定位
自1 0 8 課綱推行之後, 素養導向的教學模式又為教學現場拓展了新的面貌,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的定義, 素養(Competencies)可區分為認知(Knowledge)、技能(Skills)、態度與價值(Attitude&Values)三大面向,並透過行動來整合學習。相較於傳統的學習,「素養」是一種「能夠成功回應個人或社會的生活需求」的能力、「關照學習者可整合運用於生活情境,強調其在生活中能夠實踐的特質」,簡言之,「素養」是個體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下,可以用出來的能力,特別強調學習必須連貫真實的生活情境,是「靈活運用知識」、「將知識變成力量」的能力,而表現在自我學習、解決問題、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等行動中。(核心素養發展手冊;國家教育研究院;104.07)
教學必須以學生作為主體,已是翻轉教學、教育改革浪潮下的實踐原則,故需從「老師要教什麼」的立場轉移至「學生該學什麼」的角度重新審視思考,此自不待言;此中,為解除學生對國文課的認知持續停留在「高四國文」的印象,而在「應付考試」之外,即欠缺學習動力的窘境,我們一方面堅持以「自我生命」為樞紐,讓學習能回扣於個體的生命內容與進展,另方面則呼應素養教學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則以文本為媒介,透過有意識的閱讀,培養學生敏銳的「問題意識」,並叩問自身,淬鍊其面對生活所需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以此回應語文教育「無感」、「無用」之刻板論調。
以是,本教材之編纂以文學之「體」、「用」為架構:
「體」:以自我「生命」之探索、盤點為核心,引發「文學有感」之連結。
「用」:則以文學之轉化為樞紐,串接現實生活之運用,建立「文學有用」之認知,圖示如下:
《文學如是說:素養與體用的迴旋舞》
體
自我生命之探索、盤點
一、自我意識
二、生活感悟
三、生命反思
四、以家為名
五、情為何物
六、文化批判
古�今
用
文學轉化、串接生活運用
七、地域書寫
八、鑑往知來
九、社會關懷
十、故事改編
十一、藝術精神
十二、跨界展演
古�今
是為誌。
洪然升
2023夏月,臺中